徐保来
廖志峰主任是甘肃省著名名老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现任甘肃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是甘肃省第二、三期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尚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中医>编委.
作者:卢雨蓓;田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脉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脑脉通,对照组90例服用尼膜同.观察2组临床疗效、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及血液流变变化.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2组治疗后观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脉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显著.
作者:罗陆一;冯润芬;邱仁斌;罗玫;杨焕斌;陈鹏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辨证分型治疗,脾肾阳虚型应用十四味建中汤为主,肝肾阴虚型应用左归丸合西洋参治疗,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60例应用西药利血生及维生素B4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姚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2003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炎肝功能损伤6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中老年多发,以膝关节慢性渐进性疼痛、肿胀及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为其特点.2003-05~2004-03,笔者应用针刺加中药汽疗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58例,并与针刺加电针治疗57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福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小儿食积咳嗽是儿科常见病.2003-10~2004-08,我科应用小儿消积口服液治疗食积咳嗽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君平;张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腰扭伤好发于下腰部,以青壮年为多见,损伤后立即出现剧烈腰痛,腰肌紧张,活动受限.2004-04~2004-06,笔者运用手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2~2004年,我们应用通淋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信群;黄信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0-07~2003-07,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海;龙海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69例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受损,同时影响T细胞活化,影响T抑制细胞的激活过程.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老年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3-06~2004-06,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脑中风意识障碍、抽搐、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综合抢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安宫牛黄丸,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综合抢救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的情况.结果在改善神志和控制抽搐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体温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邢峰丽;李青;张伟;丁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减轻术前留置胃管患者的痛苦,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2003-01~2004-10,我科对43例术前留置胃管患者采用指压内关穴,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临床上无原发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的皮肤病.2002~2003年,笔者运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瘙痒症107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便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在我国中老人中40%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国外报道为45%~50%.1998~2003年,笔者应用自拟肠通茶治疗中老年人便秘130例,并与单纯口服麻仁丸治疗7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清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起,亦可见于某些感染、电解质紊乱或情绪激动、吸烟过度等,均可引起心律失常.本病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围.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程久延,正气愈虚,病势日深,甚则导致心气衰竭、心阳暴脱等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必须加以重视.2002~2003年,笔者运用中药复律汤治疗期前收缩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东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外感咳嗽是内科临床常见病.2001~2003-06,我们运用截断止咳的观点,自拟截断止嗽方治疗外感咳嗽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邦强;林斐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06~2004-09,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神经衰弱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因乌头反半夏,疑子母同性,故许多医书记载附子不宜配半夏.然而我们在临床上辨证应用附子配半夏,对寒痰凝聚病变疗效甚捷,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庞晓钟;宋炳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型糖尿病理想治疗目标是不但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内,而且使体内代谢达到正常水平.因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水平不呈正相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一旦启动,其发病过程虽然很缓慢,但是单纯的血糖水平的控制并不能阻止其病理进程的继续.目前西医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虽然能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但对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仍缺乏有效措施,口服降糖药物的继用性失效、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也是糖尿病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学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就其地位与发展对策浅述如下.
作者:赵剑峰;郑彩华;郭光业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