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辨证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胡杨

关键词:经络辨证, 针刺疗法, 肩周炎
摘要:目的观察经络辨证,分经取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0例,常规体针治疗;治疗组190例,按疼痛部位,采用经络辨证,分经取穴的方法,分为手阳明经、手太阳经、手太阴经针刺;如疼痛范围在2条经脉或以上者可选择2经或更多经腧穴针刺治疗.2组均12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90.0%,总有效率97.4%,近期有效率88.0%,远期有效率92.0%.对照组痊愈显效率80.0%,总有效率91.8%,近期有效率80.0%,远期有效率77.6%.2组疗效比较,痊愈显效率、远期疗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和近期疗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络辨证,分经取穴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双麻散合酮替酚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麻散合酮替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双麻散合酮替酚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酮替酚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3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麻散合酮替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

    作者:黄洁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孙定隆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

    孙定隆老师系贵阳中医学院内科副教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年,学验俱丰,对内科疑难杂症,理论独到,疗效显著.

    作者:王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降纤I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降纤I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92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1例运用中药降纤Ⅰ号治疗,对照组91例运用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肝肾功能和治疗后的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2.9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显差异(P<0.01),说明2组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相似;治疗组治疗前后PT和APTT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延长(P<0.01);对照组的出血副作用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中药降纤Ⅰ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安全有效.

    作者:刘玉洁;苗树均;段红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尾蚴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尾蚴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脑囊尾蚴并发脑积水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2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西药降颅压及脑细胞活化剂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0%,总有效率60%.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尾蚴并发脑积水效果显著.

    作者:廉辰;佘俊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促骨愈胶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临床观察

    1993~2004年,我们运用促骨愈胶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36例,并与骨康灵胶囊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崔书国;国延军;牟成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香港大学首创中医及中药副学位课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导赤散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导赤散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笔者在儿科临床中运用导赤散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如下.

    作者:杨春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针刺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炎56例

    坐骨神经炎属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以受寒、感染引起神经间质性炎症,表现为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

    作者:杜其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作者:单昌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现代系统科学的空-时结构方法与古代五行学说的融合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2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集合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整体结构.

    作者:李成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型头痛48例

    2002~2004年,笔者应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型头痛4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27例;年龄大68岁,小19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

    作者:霍凤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蒙药研究取得成果--抗艾滋病化合物获国家专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疏肝安神汤治疗不寐50例

    不寐亦称失眠,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本证是一种原因较为复杂的常见病,治疗亦较困难,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作者:叶小雯;戴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开窍丸治疗急性中风60例疗效观察

    2002-10~2004-10,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自制开窍丸治疗急性中风60例,并与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芳;崔金海;于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梅尼埃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梅尼埃综合征是一种以阵发性眩晕伴耳鸣、耳聋及耳部胀闷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起病突然、反复发作为其特点.

    作者: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医外治外阴白色病变30例临床观察

    外阴白色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其可导致外阴奇痒,因此患者非常痛苦.

    作者:苏颖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浮针加铺灸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4例疗效观察

    1989~2004年,我们采用浮针加铺灸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4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晓山;周佐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部推拿的治疗作用理论探述

    腹部推拿是中医推拿治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学脏腑经络学为理论指导,以现代医学研究为手段,在继承古人按摩疗法的基础上,突出腹部特色,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主要施术部位在腹部.

    作者:刘彦岭;魏东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欧阳惠卿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

    欧阳惠卿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者:李坤寅;许丽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