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凤珍
目的探讨咳喘宁胶囊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腹腔注射酚红、耳滴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反应,观察咳喘宁胶囊的镇咳作用、促进气管排泌作用和对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环磷酰胺(Cy)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Cy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咳喘宁胶囊能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排泌量,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急性炎症反应,明显提高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指数K值、吞噬活性a值,对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和脾脏指数亦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均<0.05或P<0.01).结论咳喘宁胶囊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杨牧祥;方朝义;王鑫国;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外阴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因外阴红肿、瘙痒、阴道分泌物多等症状困扰妇女,更由于久治不愈而成为妇科的难缠病之一.1993-03~2000-03,我们对126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后经久不愈的外阴炎患者,采用三子汤水煎熏洗外阴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彩;王惠萍;王学民;刘西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64例采用心肌营养剂辅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口服,再加西药心肌营养剂.均治疗3~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等情况.结果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30%,6个月总有效率92%;对照组3个月总有效率17%,6个月总有效率34%.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恢复正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毅;伍彩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原则.对中风急性期的患者,在实施中医急症护理常规的同时,注意重视辨证施护,可提高医疗质量,又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何翠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5~2000年,笔者采用针刺环跳、委中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属现代难治病范畴.
作者:李金祥;单友琴;王鑫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特发性水肿属中医水肿范畴,临床常用健脾、宣肺、温肾利水等法治疗,疗效均不甚满意.1997~2001年,我们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振敏;周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9-01~2001-04,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4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英;洪尚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4-04~2000-12,我科应用自拟补肾生精胶囊治疗少精症18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海鸥;张宁;汤杰;闫素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9~2000年,我们采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银龙;黄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9例RA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应用三痹汤治疗,对照组应用雷公藤多甙片为主治疗,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止痛及消肿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6.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止痛及消肿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关节疼痛复发率治疗组也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黄能;黄常江;黄雪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Diadetes Mellitus DM)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对DM的病理生理学、遗传和治疗等方面大量观察资料的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志对DM的发生和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而中医在这方面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作者:肖玲;凌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应用补肾化瘀方,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30例口服川芎嗪片100mg,每日3次.2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愈显率为48.2%,对照组分别为66.7%、33.3%,2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化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
作者:于晓宁;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01~2001-06,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精液不液化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病因的2.51%~42.65%[1].临床研究中常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其主要病因.
作者:庞宏永;杨曦;刘学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证论>为清代蜀地名医唐容川为血证而厘之专本,综括170余种血证,遴录治方200有余,条分缕析,辨疑决惑,论证颇具慧识,用药尤多独到之处.其与血证,尤重脾胃,所列治血四术,法皆融贯治脾之旨.今据是编,述其涯略于次.
作者:侯岁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脏腑辨证首创于<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是如何对心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呢?综观<金匮要略>全书,书中论述心病证治的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篇,而有许多内容散见于其他各篇之中,兹探索、综述如下:
作者:吕志杰;李跃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蛇毒中药组方清心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防治效应.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静脉注射清心饮(0.5g/kg或1.0g/kg)和川芎嗪(10 mg/kg)对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的影响.结果清心饮对Pit所致缺血性T波和ST段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0.001),其防治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清心饮大剂量组对ST-T的改善作用优于川芎嗪(P<0.05).结论以寒凉性质抗蛇毒中药为主组成的清心饮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作者:李佃贵;李振彬;林慧芳;靳文龙;齐静;石建喜;蔡春江;扈国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乳腺增生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年妇女.1998-06~1999-06,笔者运用自拟消癖散治疗乳腺增生病6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9-03~2001-03,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九胜;于素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