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慢性咽炎46例

齐建文

关键词:针刺治疗, 慢性咽炎, 现报道如下, 针刺疗法, 资料, 运用, 年龄, 疗效
摘要:1994~2000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咽炎46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15例,女31例;年龄小19岁,大58岁;病程短6个月,长10年.均确诊为慢性咽炎.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偏瘫32例

    1998~200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偏瘫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发病1周内住院患者,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经CT扫描确诊.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51~70岁,平均63.5岁;病程13~65日,平均34.5日;临床检查:上肢肌力0~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2例,下肢肌力0~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7例,Ⅳ级6例.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头颅CT扫描可见不同程度低密度灶者29例,多发性梗死灶者3例.

    作者:彭邦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7例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是一种精神疾患,多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表现为情绪低落,易疲倦,厌食,睡眠障碍,重者甚至绝望,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祖国医学称之为郁证,是由于产后内分泌变化及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情志不舒、气机郁滞的一类病症.1996-09~2000-07,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产后抑郁症7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7例进行对比,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腹腔内用药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腹腔内用药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腹腔抽液后注入高聚金葡素、白细胞介素-2、地塞米松,同时口服中药;对照组单用腹腔内用药.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对照临床研究,考核2组腹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客观疗效指标、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客观疗效指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指标(CD3、CD4、CD8、NK),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腹腔内用药结合中药治疗晚期胃癌、大肠癌所致的腹水效果确切.

    作者:王维平;夏英;连强;张军;方震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刘怀栋教授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28例

    刘怀栋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庞赞襄教授学术继承人,临证治疗疑难眼病颇多,经验丰富.刘教授应用中药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2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庞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滋阴化瘀汤治疗顽固性肺结核午后发热9例

    发热是肺结核病人的常见中毒症状之一,一般在抗痨治疗1~2个月内逐渐消失,但临床上有少数病人屡试中西药仍迁延不愈.1995~2000年,笔者自拟滋阴化瘀汤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顽固性肺结核午后发热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炯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清瘟解热冲剂治疗外感高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瘟解热冲剂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方法治疗组106例用清瘟解热冲剂治疗,1次/6h,开水冲服.对照组53例用青霉素640万单位/d静脉点滴,病毒唑0.8g/d静脉点滴.2组均3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2%,对照组为77.36%,2组总有效率、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清瘟解热冲剂治疗外感高热疗效确切.

    作者:尹秋;陈启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9例

    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外发生率为5%~10%,国内为2.3%~12%,其死亡率为30%~50%[1].1981~2000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吻合口瘘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斌;周佐涛;蓝俊;陈志昌;蓝芳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34例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危险因子.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降低血脂仍是预防和治疗AS的主要措施.笔者运用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34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大73岁,小42例,平均49.2岁;发病时间1~3年9例,3~5年18例,5~7年5例,>7年2例.

    作者:顾维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方明目汤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30例

    1995~2000年,我们运用自拟复方明目汤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30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0岁,均有高血压病史.经眼底镜检查有眼底出血.

    作者:张双彦;于福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消渴与心火关系初探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探讨消渴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消渴与心火有着密切关系,心火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临床中凡消渴辨证属心火者采用泻心火治法,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庚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医食疗在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辨证为原则,通过四诊了解病因、病位、病性,再根据病因、病位、病性辨证选择对疾病有治疗作用的食物.1 中医食疗的特点1.1 预防为主中医的预防包括无病防病和有病防变双重意义,食疗也是如此.防病就是运用食物来防治疾病调养身体,如贫血可食桂圆、红枣等;防变就是人体在患病之后,需要注意营养卫生,以饮食作用调治,如水肿病人可食赤小豆煮鲤鱼等.

    作者:许晓羽;俞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白内障术后并发症980例

    任何白内障手术,均难免发生程度不同的角膜水肿、混浊及虹膜睫状体炎,通常这些问题轻微,在短时间内即可自行恢复,但是有些损害却是永久性的[1].1984-04~1999-12,笔者共做白内障摘除术980例,术后应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燕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护体会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结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按内伤发热进行辨证施护.1 辨证分型1.1 肝郁发热型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苔薄黄,脉弦数.

    作者:康哲峰;姚会艳;吕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室性早搏46例

    室性早搏(VPB)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西药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1997-12~1999-10,我们运用逍遥散治疗室性早搏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46例中,心肌炎后遗症8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病9例,肺心病8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0例;年龄13~78岁,平均49.8岁;男19例,女27例;病程1个月~7年;临床症状:心悸、惊悸45例,胸闷、心烦39例,善太息、胸胁胀痛39例,神疲乏力21例,脉结代46例.

    作者:李桂凤;张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益肠片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虚型56例

    1999~2000年,我们采用自制益肠片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虚型56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 56例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并见纳差,腹胀,腹痛喜按,肠鸣泄鸣,黏液血便,里急下坠,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脉虚等脾气虚或脾阳虚表现者.

    作者:龚苏;王兴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头痛塞鼻散治疗偏头痛25例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女性多于男性,多发于青春期,有家族史,每次疼痛发作历时数小时至数天.1996~2000年,笔者应用头痛塞鼻散治疗偏头痛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1995~2000年,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疗效观察

    1996~1999年,笔者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大59岁,小20岁;病程长6年,短6个月;20例为慢性复发型,15例为慢性持续型;病情程度:轻度19例,中度16例;病变范围:直肠炎5例,直乙结肠炎15例,左半结肠炎11例,右半结肠炎3例,全结肠炎1例;病态分期均属活动期.

    作者:王建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刺加腰部对抗性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65例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韧带、血管等软组织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仆、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引起的突然性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证候.1990~2000年,我们运用针刺加腰部对抗性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光;姜学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71例临床观察

    1997~1999年,笔者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7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71例,男31例,女40例;年龄大63岁,小23岁,其中<35岁17例,占24%,35~55岁38例,占53.5%,>55岁16岁,占22.5%;职业:工人29例,占40.9%,农民6例,占8.4%,干部30例,占42.3%,其他6例,占8.4%;临床表现:腹痛54例,其中左下腹痛37例,腹泻3~15次/d62例,便秘腹泻交替6例,便秘3例,黏液脓血便64例,里急后重41例,肛门坠胀37例;病程<6个月17例,占23.9%,>6个月34例,占47.9%,>5年20例,占28.2%;病变部位(全部病例均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全结肠21例,占29.6%,降结肠与乙状结肠17例,占23.9%,乙状结肠与直肠33例,占46.5%;合并症(指合并肛肠其他疾病):混合痔27例,占38.0%,内痔18例,占25.4%,肛裂1例,占1.4%,结肠、直肠息肉4例,占5.6%;中医辨证分型:湿热蕴结31例,占43.7%,脾肾阳虚7例,占9.9%,虚实夹杂(脾虚夹湿热、肝郁脾虚、阴虚血亏)33例,占46.5%.

    作者:萧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