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地黄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许红;宋长春;张一昕;赵静珊;苗卉;魏翠萍;周桦

关键词:生地黄, 血瘀模型, 内皮素(ET)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生地黄对慢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加肾上腺素复制慢性血瘀大鼠模型,以中药丹参为对照药,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对照组和生地黄高、低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血浆ET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生地黄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T的释放而发挥抗血瘀作用.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31例临床观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 往往反复急性发作,尤其是老年患者.晚期常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为提高急性加重期的疗效,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2003年至2007年笔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兰菊;魏一萍;梁瑞芳;程爱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肉桂的平喘作用及对哮喘模型豚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肉桂对哮喘模型豚鼠的平喘作用及对豚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氨茶碱组、肉桂高、中、低剂量组,以卵白蛋白及氢化可的松造哮喘复合肾阳虚模型,检测肉桂对引喘潜伏期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肉桂能明显延长致喘潜伏期,改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肉桂单味药具有明确的平喘疗效.

    作者:侯仙明;贾运乔;杨洪霞;姜秀娟;曹华;贾云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岩舒注射液治疗肿瘤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

    笔者在肿瘤科工作十余年,应用岩舒注射液(又称复方苦参注射液)外敷及静脉点滴治疗肿瘤并发带状疱疹,不仅能够加快疱疹创面早日愈合,而且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平;张惠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药配合电脑妇科治疗仪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98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中药配合妇科电脑治疗仪治疗输卵管炎性不通性不孕9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杨丽红;连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介入疗法配合健脾益肾方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

    介入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因介入治疗本身对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克服该缺陷,我科自2006年以来采用介入疗法配合健脾益肾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青;刘冲;肖根柱;苑静波;黄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目的:考察分析前列安颗粒一步制粒法的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前列安处方中部分浸膏粉末作为一步制粒的种子粉,浸膏直接喷雾混合制粒干燥,观察并总结工艺特点.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添加辅料少、药物有效成分损失小、工艺简单、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下降、影响因素可控等优点.结论:喷雾干燥一步制粒法优点突出,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作者:郭进;郝吉雪;陈奇斌;刘灵改;胡玉录;戎成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60例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进展性的关节软骨退化并伴有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病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松波;胡贺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退热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退热效果.方法:将21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用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对照组104例,单纯采用液体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后24、48、72 h患儿体温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体温分布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24 h,分布出现了差异(P<0.05),48 h后,差异进一步明显(P<0.01).治疗72 h后两组患儿体温都恢复正常.结论: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退热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液体疗法.

    作者:李蔷华;李素君;潘瑞芳;于乐;朱南方;何婉儿;梁文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伤科接骨片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

    伤科接骨片是一种三七、海星和鸡骨为主药,与乳香、没药、土鳖虫、红花、马钱子等12味中药配伍制成,常用于创伤和骨科的中成药.对骨折和软组织挫裂伤的消肿止痛、促进愈合作用明显.但对其效果的客观量化研究、作用机制,尤其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尚未有专门研究.

    作者:郝吉雪;郭进;陈奇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烧伤散对烫伤大鼠血浆NPY与DAO的影响

    笔者通过观察烧伤散对烫伤大鼠血浆NPY(神经肽Y)与DAO(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推断烧伤散能否对烫伤大鼠肠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武继军;杨惠玲;高永刚;靳慧涛;王怀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

    笔者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锋;赵中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生地黄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生地黄对慢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加肾上腺素复制慢性血瘀大鼠模型,以中药丹参为对照药,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对照组和生地黄高、低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血浆ET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生地黄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T的释放而发挥抗血瘀作用.

    作者:许红;宋长春;张一昕;赵静珊;苗卉;魏翠萍;周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医药混沌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体会

    湿热疫毒蕴伏肝脏血分是慢性乙肝的初始条件和启动因素,是慢性乙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临界点.湿热疫毒蕴伏肝脏血分,继困于脾,终伤及心肾,形成湿、热、毒、痰、瘀、虚相互错杂的病机规律,符合随机性中蕴涵着确定性机制的混沌特点.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治疗慢性乙肝的中医药混沌疗法.

    作者:李学超;张再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小儿急性腹泻126例临床观察

    经皮给药有着其他给药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经皮给药的理论与技术在药物的应用中已相当成熟[1].我科在常规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基础上,佐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及配套中药贴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珍;李凤学;郝艳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痴呆综合征.目前VD的防治尚无理想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建立一种脑缺血所致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及对于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甚至早期预防都有重要的意义.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田军彪;刘学飞;陈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属于中医学消渴继发水肿、尿浊等病证的范畴,是消渴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防治其进一步向慢性肾衰转化.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现将中医药研究进展加以综合论述.

    作者:尹智炜;杨阳;齐红朝;陈志强;王恒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繁木泻土临床应用

    痰证在现今患病率呈逐年递增之势.痰生于脾胃,痰又为邪,邪盛则实,故痰为土家之实.[1]土实当制之以木,我们用繁木泻土法治疗此类病证,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韩红伟;张德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梅尼埃病36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用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梅尼埃病3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郭大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艾迪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的对比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艾迪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观察组用艾迪注射液加基础治疗,对照组用华蟾素注射液加基础治疗,分别观察临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积分、Karnofsky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的变化,观察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Karnofsky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方面,艾迪组优于华蟾素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艾迪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都有较好疗效.由于艾迪注射液是多种成分的复方制剂,其治疗效果优于华蟾素注射液.

    作者:李迎莉;尚宁;顾晓燕;蒋德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笔者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并配合精神、饮食起居调护及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春梅;齐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