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罐法临床应用举隅

刘蔚文;李瑞芝

关键词:推罐, 祛风通络, 除湿散寒, 舒筋活血, 急性腰背肌纤维织炎, 肩周炎, 感冒, 泄泻
摘要:推罐又称走罐,属拔罐法的一种,临床多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厚部位的治疗.临证应用,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及其转移患者微观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阐明肺癌及其转移与微观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检测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其中肺癌组(未转移者)50例,转移组27例和健康人对照组20例,并按中医辨证标准予以分型.结果:肺癌患者的多项指标较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肺癌转移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肺癌未转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肺癌转移起重要作用,并表明肺癌及其转移患者存在着微观血瘀证,为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及其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永惠;邓景元;杨晓峰;张玉五;梁国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不同治法,其中清热利湿法、活血化瘀法、清利活血并用法等10种治法比较常用.并随机选取组方较为固定的79首复方,统计共有药物119味.其中清利活血并用法25首,活血化瘀法14首,清热利湿法11首,补肾清瘀并用法7首,补益法5首,其它治法17首.使用频率高的前10味中药:黄柏、车前子、萆、丹参、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野菊花、桃仁、蒲公英、败酱草.而清利活血并用法、活血化瘀法、清热利湿法等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杨洪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抗氧自由基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续)

    2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川芎:川芎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中的MAO、LPO及脂褐素含量[1].川芎嗪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川芎嗪在抗缺血再灌注的组织保护方面研究很多,采用的方法包括心肌细胞培养[2]、大鼠视网膜压力缺血再灌注模型[3]、老龄大鼠全脑缺血模型[4]、家兔脑缺血-再灌流损伤[5]、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6]、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小鼠急性缺氧模型[8]、结扎冠状动脉再灌注损伤模型[9]、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0]均证实川芎嗪在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情况下,有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增加组织SOD及其他抗自由基酶的作用.

    作者:李宗信;李斌;黄小波;敖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归脾汤加减辨治不寐体会

    不寐有外感、过思、多事纷心、饮食忿怒、水气痰饮、心血虚而神乱、大病之后、惊恐、衰老等诸因,但经临床辨治,笔者发现不寐之人多为心脾两虚、肝气不舒而致.其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重日久,日久耗伤心脾,肝气不舒,肝木大耗,血瘀阳亢,上不能润心,下不能汲肾,致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心脾两伤,心神失养,则不寐心悸,神倦纳呆,舌暗淡,苔白或腻,脉弦细.

    作者:王庆利;李丽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低血压体会

    炙甘草汤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虚劳肺痿之方,由炙甘草、人参、生地黄、阿胶、桂枝、麦冬、麻仁、生姜、大枣组成.笔者近年来于临床经辨证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低血压10例均获良效.

    作者:李瑞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养阴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46例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第5死亡原因[1].笔者用养阴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彤;于慧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补肾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体会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

    作者:宋志敏;范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本草问答》编撰结构探析

    从树状编撰结构方式(包括由总到分的形式和由宏观到具体的形式)、网状编撰结构方式来探析<本草问答>结构体例.

    作者:李渡华;刘龙;于丽;李庆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温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包括现代医学多数传染性疾病和部分感染性疾病在内的中医温病学,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于明清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并至今有效的指导着中医临床.由于温病学对温病的分期方法与现代医学对传染病分期方法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且温病的一些临床症状亦可用现代医学病理学基础加以解释.多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均取得了优于单一疗法的治疗效果.因此笔者就新近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如何运用中医温病学相关理论和临床技能进行辨治,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靳红微;刘卫滨;戴桂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芪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为20%左右[1],故其防治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用黄芪口服液治疗RRI 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建路;周学愚;岳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吴茱萸汤验案四则

    吴茱萸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方由吴茱萸、党参、生姜、大枣所组成,治疗中焦虚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呕吐涎沫头痛等诸证,笔者根据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古训,师古方而不泥其方,灵活辨证运用于内伤杂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举数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社;赵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学》教学刍议

    <针灸治疗学>是研究如何将已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针法灸法学等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门学科,是针推专业的重点课程.为了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掌握好总论及各种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内容,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仅就笔者的感受,谈几点粗浅的体会和建议,敬请同道指正.

    作者:孙立虹;孙彦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吸附澄清剂在中药提取液中的应用

    近年来,中药口服液的研究与发展十分迅速.在制备过程中多采用水提醇沉工艺.该工艺具有澄清药液、减少服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耗用大量乙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研究表明,该工艺在澄清药液同时又将中药中的一些醇不溶性的大分子有效成分如蛋白质及部分多糖作为杂质除去,而这些成份特别是多糖通过药理学、免疫学及临床研究表明具有增强免疫作用和广泛的生理活性.由于该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迫使广大药学工作者寻找新的澄清分离技术.现将近年来吸附澄清剂在中药提取液澄清中应用及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程志;王波云;于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议和法在治疗慢性胃病中的运用

    慢性胃病包括现代医学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证及胃肠神经官能证等,属中医学胃痛、痞满范畴.脾胃居中乃气机之枢纽,脾胃相互表里,司升清降浊之职,据其生病理特点,治疗上当以调和为主,调其偏胜,扶其不足.补其不足,以益气升陷,纠其偏胜,使浊气下降,调和肝脾,以复气机顺畅,方可达治疗目的.

    作者:习拴成;蒋国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科研中应用免疫组化减少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精确性已作为常规项目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科研、研究生培养工作,但是由于在中医领域应用较晚,在方法和认识上还有一些局限,使初次应用者不能很好地区分和尽量减少非特异性染色,造成阳性和假阳性混淆不清,影响了诊断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操作中应尽量减少非特异染色的出现,现将实际操作中摸索出的体会和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雪静;李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快针治疗假性球麻痹20例

    笔者用快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仇新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推罐法临床应用举隅

    推罐又称走罐,属拔罐法的一种,临床多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厚部位的治疗.临证应用,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刘蔚文;李瑞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方应用二则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经方,收益非浅,现介绍验案两则.

    作者:魏文阁;张国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银杏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银杏,又名白果,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叶的有效成份主要有黄酮甙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甙主要有叫槲皮素甙、山奈酚甙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份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

    作者:冯敬坤;岳华;李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研究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刊行于民国24年,铅印活字版,余生印刷社印.沔阳刘震(均金)校订,孝感杨明济补注.

    作者:张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