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醇提龙葵总皂苷工艺及定量测定研究

丁霞;朱浩;张战运

关键词:龙葵总皂苷,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香草醛-高氯酸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建立醇提龙葵总皂苷量测定方法,优化其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香草醛-高氯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以总皂苷量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 在538 nm的检测波长下,薯蓣皂苷元在1~3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7.7%(n=5),RSD为0.83%.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65%乙醇,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为1∶10.结论 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药物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制造大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和记录给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后第7天和第14天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的各剂量组与模型组及给药前比较,血压和心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左旋硝基精氨酸引起的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拮抗心率及体质量下降的作用.

    作者:李家洲;卢海啸;陈海娟;黎建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紫檀芪对应激负荷具有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檀芪对应激负荷具有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应激负荷+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将28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紫檀芪组,检测各组小鼠血脂水平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紫檀芪组小鼠血清TC、TG、LDL-C量降低;脾脏CD3+、CD4+、CD8+、CD4+/CD8+水平升高.与非诺贝特组比较,紫檀芪组小鼠血清TG、LDL-C量降低,脾脏CD3+、CD4+、CD8+、CD4+/CD8+水平升高.结论 紫檀芪对应激负荷+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胡向阳;舒晓春;马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酶法提取平菇多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酶法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木瓜蛋白酶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分数0.5%,酶解温度50℃,pH6,酶解反应1h;纤维素酶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分数0.5%,酶解温度55℃,pH7,酶解反应1h.结论 在此条件下,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提取平菇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8.67%和18.52%.

    作者:朱彩平;惠乐乐;柳小林;袁雅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工艺制备茵陈蒿汤化学成分的比较

    目的 考察茵陈蒿汤合煎颗粒剂、分煎颗粒剂与传统汤剂浓缩剂化学成分的差异,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为合煎颗粒剂、分煎颗粒剂与传统汤剂浓缩剂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仪,以Hypersil BDS-C18为分析柱,对3种剂型的茵陈蒿汤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对10批样品的考察,发现合煎颗粒剂和分煎颗粒剂与传统汤剂浓缩剂相似度均达到0.9以上,相似度较好,且合煎颗粒剂的相似度比分煎颗粒剂相似度更高.结论 合煎颗粒剂、分煎颗粒剂均可用于临床,且合煎颗粒剂的临床作用可能更与传统汤剂浓缩剂相符.

    作者:梁会;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四味抗痨丸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四味抗痨丸的急慢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24h灌胃2次,间隔6h,测定药物的大耐受剂量(MTD).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实验组,按1.0、2.0、3.0g/(kg·d)连续给药26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进食量和进水量,同时于给药13周、26周及停药后2周处死部分动物,取血做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测定,取主要脏器称质量进行解剖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大耐受量(MTD)为24.0 g/kg,是临床日用量的1403.5倍.长期毒性实验四味抗痨丸各剂量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四味抗痨丸拟定剂量、途径及疗程在临床应用上是安全的.

    作者:王霞;熊元君;孙玉华;朱国强;邱远金;贾晓光;陈书强;李忠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煎煮方式对葛根芩连汤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家犬体内药动学影响

    目的 探讨煎煮方式对葛根芩连汤煎剂(T)、黄芩单煎剂(S1)和黄连单煎剂(S2)中黄芩苷( Baicalin,Ba)、小檗碱( Berberine,Be)在家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测定家犬血清中黄芩苷、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不同时刻家犬体内黄芩苷、小檗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家犬灌服T、S1、S2后黄芩苷、小檗碱在家犬体内的Cmax 分别为(7.588±0.797) ng/mL(T,Ba)、(7.204±1.368) ng/mL( S1,Ba);(0.323±0.036) ng/mL(T,Be)、(2.044±0.653) ng/mL(S2,Be);tmax分别为(8.333±1.506) h(T,Ba)、(8.066±0.860) h(S1,Ba);(1.750±0.274) h(T,Be)、(2.932±0.532)h(S2,Be);AUC0-∞分别为(268.7±55.97)ng/(h·mL) (T,Ba)、(218.2±77.3) ng/(h·mL) (S1,Ba);(2.098±0.532) ng/(h·mL) (T,Be)和(15.232±8.36) ng/(h·mL) (S2,Be).结论 煎煮方式对黄芩苷、小檗碱家犬体内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立;赵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藏药铁屑炮制前后和复方制剂对动物贫血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铁屑生品、炮制品和复方制剂七味铁屑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贫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100 mg/kg的剂量,以0.2 mL/10 g腹腔注射5d建立贫血小鼠模型,分别以生品、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不同浓度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生品组小鼠体质量持续下降,并有死亡现象;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组,小鼠体重呈上升趋势,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恢复趋势,七味铁屑丸组比炮制品组恢复情况好;与模型组比较,炮制品剂量为0.11 g/kg和0.15 g/kg时,血小板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七味铁屑丸的剂量为0.50 g/kg和0.70 g/kg时,红细胞和血小板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与生铁屑相比,铁屑炮制品能明显增强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促进贫血模型的恢复;而七味铁屑丸的作用比铁屑炮制品单独使用时的作用明显.

    作者:杨红霞;杜玉枝;魏立新;李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万通炎康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 研制万通炎康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万通炎康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 以5%微晶纤维素( MCC)、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以及5%交联聚维酮(PVPP)为混合崩解剂;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为溶胀剂;37.75%硫酸钙为填充剂;0.25%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制得的分散片在3min内完全崩解,符合分散片要求.结论 确立了万通炎康分散片的佳处方及制备工艺,为其进一步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诸佳珍;王斌艳;陈苹苹;冯健;魏颖慧;李范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附子与其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

    目的 通过测定附子及熟附片(干片蒸制)、黑顺片、熟附片(鲜片蒸制)、盐附子、炮附片中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的量,揭示炮制减毒的科学内涵.方法 样品采用10%氨水浸润,乙醚超声提取的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浓氨水调节pH为7.29)(28∶72);检测波长235 nm;结果与生附子相比,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在清水黑顺片、盐附子等炮制品中的量大大降低;结论本实验从化学的角度阐释了附子炮制减毒的科学依据.

    作者:朱日然;李启艳;朱宗敏;黄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豨莶草中豨莶苷和奇壬醇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豨莶草中豨莶苷和奇壬醇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05 mol/L KH2P04(24∶6∶7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结果 豨莶苷在0.168 ~1.68 μg(r =0.999 8)范围内、奇壬醇在0.266 ~2.66 μg(r =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豨莶苷和奇壬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4%、100.58%,RSD分别为2.27%、2.42%.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及其制剂原料中豨莶苷和奇壬醇的同时测定.

    作者:许凤清;刘金旗;王举涛;黄金萍;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扬子毛茛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扬子毛茛中尿囊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 XB-NH2-2色谱柱(5μm,4.6 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磷酸二氢钠(85∶15),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 尿囊素在0.043 2 ~0.604 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59.27X -10.687,相关系数为r=0.999 9(n=7).尿囊素回收率为93.80%~98.80%(n=6).结论 本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扬子毛茛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贾清艳;沈祥春;吴春高;肖海涛;陶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鹰嘴豆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鹰嘴豆总皂苷( TSCA)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45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二醇灌胃,灌胃容积1mL/100 g)和2个鹰嘴豆总皂苷治疗组分别给100 mg/kg、300 mg/kg(以丙二醇为助溶剂灌胃给药,灌胃容积1 mL/100g)及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100 mg/kg灌胃),另选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丙二醇灌胃,灌胃容积1 mL/100 g),给药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值(FPC)、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游离脂肪酸量、白介素-6(IL-6)、肝糖原(HG)、肌糖原(MG)量及糖代谢中关键酶己糖激酶(HK)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鹰嘴豆总皂苷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P<0.01),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血清白介素-6、游离脂肪酸量并增加骨骼肌中己糖激酶活性及肌、肝糖原的量.结论 鹰嘴豆总皂苷各剂量组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魏媛媛;李潇;闫冬;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帕尔哈提·克热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川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及其包合物的评价

    目的 优化川芎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包合物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β-CD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川芎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对川芎挥发油包合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GC分析与光、热、湿稳定性考察.结果 挥发油:β-CD=1∶7(v/w)、β-CD∶水=1∶10(w/v)、在60℃下包合1h,川芎挥发油的包合率及其与包合物得率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90.66%与86.74%.包合前后川芎挥发油的GC图谱相似度为0.96,包合物挥发油中的藁本内酯量较包合前降低50%;川芎挥发油包合物的光和湿稳定性比热稳定性高.结论 本实验所得包合工艺条件可获得理想、稳定的川芎挥发油包合效果,包合物可在室温、避光、并且干燥的环境下暂存(少于3d).与物理混合物相比,包合物在高湿的环境下更为稳定.

    作者:张立国;王飞霞;张超;杨宇杰;王春民;倪力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高脂乳剂加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廑虫丸组、大黄廑虫丸+黄芪组.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及免疫指标水平.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外观状态、体质量变化,解剖分离各脏器称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H50)水平下降、补体C3、C4水平升高.心、肝、肺增重,胸腺质量减轻,体质量下降.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补体CH50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下降,纠正增加的肺脏质量,但不能纠正脾脏及胸腺免疫器官质的减轻.结论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杨耀芳;沈晓英;钱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龙方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双龙方及其组分人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对缺氧复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活性成分.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给药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采用HPLCMS联用对双龙方进入细胞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仅为8.26%,双龙方有效增加细胞存活率,为70.41%,且在各实验组中效果好;液质鉴定其活性成分主要是:Re、Rg1、Rf、Rb1和Rd.结论 双龙方对缺氧复氧引发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超载有关.

    作者:范雪梅;梁琼麟;李雪;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复方灵通胶囊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变化

    目的 考察复方灵通胶囊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变化.方法 建立复方灵通胶囊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测定方法;分别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测定加速试验条件下0、1、2、3、6个月及长期稳定性条件下0、3、6、9、12个月取样点时样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量;比较长期稳定性条件下12个月样品与0个月样品的液相色谱图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峰面积的比例.结果 加速稳定性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下降幅度较大,而吴茱萸次碱较为稳定.12个月样品的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峰面积比值与0个月样品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对含有吴茱萸药材的制剂,特别是质量标准中有吴茱萸生物碱含量或指纹图谱项目的,需要注意相关测定中吴茱萸碱的含量下降而造成的对含量限度或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影响,应关注中药稳定性与药效相关性的评价问题.

    作者:史万忠;李世芳;刘瑾;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子菜提取物对SHR大鼠靶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评价白子菜水提物对高血压诱导的组织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基础血压将40只SHR大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25 mg/kg)、白子菜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2 g生药/kg、1g生药/kg、0.5 g生药/kg),每天灌胃给药,持续7周,每周称重并记录心率1次,第7周末,通过肉眼和显微观察各鼠心、脑、肾和脾脏的外观或病理变化并予以分级评分.结果 经过7周实验,与空白组比较,白子菜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和肾小球(管)萎缩或代偿性肥大(P<0.01).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脾脏中央动脉硬化变性现象(P<0.05),降低左室壁厚/右室壁厚,增加肾皮质厚/肾髓质厚(P<0.05).而低剂量仅对肾脏病理改变有显著保护作用(P<0.05).结论 白子菜提取物对高血压引起的主要器官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春晖;郝永靖;黄开珍;冼寒梅;杨柯;韦乃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罗勒子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罗勒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并确定其组成.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罗勒子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 GC-MS分析萃取物得到63个峰,鉴定出其中的58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99.23%.为丰富的为:亚油酸(68.70%);三十酸甲酯(5.22%);棕榈酸(3.69%);穿贝海绵甾醇(3.45%);E-角鲨烯(2.55%).此外,还检测出许多萜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约1%.结论 罗勒子富含多种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降血压等的活性成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孙莲;付继红;阿不都许库尔;米吉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傣药肾茶中的迷迭香酸

    目的 建立傣药肾茶中迷迭香酸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肾茶中的迷迭香酸.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 (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5∶7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图谱采集时间为20 min.结果 迷迭香酸在0.16~1.6 μg(r=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49%,RSD=1.15% (n =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傣药肾茶中迷迭香酸的测定及肾茶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丽丽;敬应春;彭崇胜;吴红兵;邱明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钱子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

    目的 制备马钱子缓释片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乳糖为致孔剂制备马钱子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释放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 优化的马钱子缓释片处方为HPMC占辅料量20%,乳糖占辅料量10%,MCC占辅料量3%,所制得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缓释效果明显.

    作者:于蓓蓓;闫雪生;高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