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勒子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

孙莲;付继红;阿不都许库尔;米吉提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罗勒子, 萃取物, GC-MS分析
摘要: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罗勒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并确定其组成.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罗勒子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 GC-MS分析萃取物得到63个峰,鉴定出其中的58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99.23%.为丰富的为:亚油酸(68.70%);三十酸甲酯(5.22%);棕榈酸(3.69%);穿贝海绵甾醇(3.45%);E-角鲨烯(2.55%).此外,还检测出许多萜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约1%.结论 罗勒子富含多种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降血压等的活性成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群体指纹图谱信息量和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大黄和鱼腥草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中药材群体指纹图谱信息量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运用信息熵及遗传统计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以大黄醇提物及鱼腥草挥发油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了中药群体指纹图谱信息量及制剂稳态质量控制的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大黄醇提物采用HPLC测定,在4.189μg进样量时指纹图谱的绝对和相对信息量较大,指纹图谱绝对信息量为1.535×109 μV·s,RSD为37.23%,相对信息量为5.360×108 μV·8·μg-1,RSD为19.42%;稳态质量控制一次投料量共需80 836 g.鱼腥草挥发油采用GC测定,指纹图谱的绝对信息量为2.472×107 mV·s,RSD 为90.46%,相对信息量为5.353×106 mV·s·μg-1,RSD为80.96%;稳态质量控制一次投料量共需43600g(合9 544株).结论 中药的质量受中药遗传多态性影响,体现Hardy-weiberg群体平衡质量.大黄、鱼腥草平衡质量(一次投料量)远大于中国药典规定,其斗谱给药不能反映其遗传多态性要求.

    作者:贺福元;邓凯文;黄胜;刘文龙;石继连;周宏灏;罗杰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龙方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双龙方及其组分人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对缺氧复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活性成分.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给药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采用HPLCMS联用对双龙方进入细胞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仅为8.26%,双龙方有效增加细胞存活率,为70.41%,且在各实验组中效果好;液质鉴定其活性成分主要是:Re、Rg1、Rf、Rb1和Rd.结论 双龙方对缺氧复氧引发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超载有关.

    作者:范雪梅;梁琼麟;李雪;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川芎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阿魏酸测定研究

    目的 建立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阿魏酸.方法 川芎的甲醇提取物采用RP-HPLC 法,以Kromasil C18(4.6 mm×150 mm,5μm)柱为分析柱,甲醇-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以阿魏酸为参照峰,确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建立了10批川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样品间的相似度进行了计算,并定量测定了样品中阿魏酸.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有助于川芎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刘小丽;石丽;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荷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荷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RP-HPLC技术,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0.01%磷酸-三乙胺)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0℃.结果 以荷叶碱为对照,通过对13批荷叶药材样品的测定,确定了12个共有峰,建立了荷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 该法可用于荷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福刚;刘斌;曹娟;高允生;齐永秀;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钱子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

    目的 制备马钱子缓释片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乳糖为致孔剂制备马钱子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释放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 优化的马钱子缓释片处方为HPMC占辅料量20%,乳糖占辅料量10%,MCC占辅料量3%,所制得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缓释效果明显.

    作者:于蓓蓓;闫雪生;高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临界CO2萃取白花蛇舌草中三萜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花蛇舌草中三萜类成分的可行性.方法 以齐墩果酸量、总三萜量及固形物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花蛇舌草三萜类成分的工艺条件.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提取工艺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花蛇舌草三萜类成分的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40℃,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2.0 mL/g,萃取时间1.5h.超临界萃取物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结论 超临界C02流体可有效萃取白花蛇舌草中三萜类成分.

    作者:陆慧;贾晓斌;施峰;陈彦;谭晓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及其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以肿瘤类型分类,对其作用于肝肿瘤、胃肿瘤、乳腺癌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并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丹参酮ⅡA注射用乳剂、胶束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等制剂的研究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制备粒径小,具有两亲性和良好靶向性的新剂型,可进一步充分发挥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并对丹参酮ⅡA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雪鸥;王小云;开国银;王建新;张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泻康贴膜中丁香酚与桂皮醛体外透过特性研究

    目的 研究儿泻康贴膜中丁香酚和桂皮醛的体外透过特性.方法 以丁香酚、桂皮醛的透过量、透过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选择Franz扩散池离体皮肤法对儿泻康贴膜的丁香酚、桂皮醛透过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28 h内,儿泻康贴膜中丁香酚累积透过量为35.9042 mg,透过率为75.540 7%;桂皮醛累积透过量为2.457 7mg,透过率为79.955 7%.结论 儿泻康贴中丁香酚、桂皮醛的累积透过率较高.

    作者:尹兴斌;倪健;沈小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醇提龙葵总皂苷工艺及定量测定研究

    目的 建立醇提龙葵总皂苷量测定方法,优化其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香草醛-高氯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以总皂苷量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 在538 nm的检测波长下,薯蓣皂苷元在1~3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7.7%(n=5),RSD为0.83%.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65%乙醇,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为1∶10.结论 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丁霞;朱浩;张战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子菜提取物对SHR大鼠靶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评价白子菜水提物对高血压诱导的组织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基础血压将40只SHR大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25 mg/kg)、白子菜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2 g生药/kg、1g生药/kg、0.5 g生药/kg),每天灌胃给药,持续7周,每周称重并记录心率1次,第7周末,通过肉眼和显微观察各鼠心、脑、肾和脾脏的外观或病理变化并予以分级评分.结果 经过7周实验,与空白组比较,白子菜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和肾小球(管)萎缩或代偿性肥大(P<0.01).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脾脏中央动脉硬化变性现象(P<0.05),降低左室壁厚/右室壁厚,增加肾皮质厚/肾髓质厚(P<0.05).而低剂量仅对肾脏病理改变有显著保护作用(P<0.05).结论 白子菜提取物对高血压引起的主要器官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春晖;郝永靖;黄开珍;冼寒梅;杨柯;韦乃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药物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制造大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和记录给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后第7天和第14天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的各剂量组与模型组及给药前比较,血压和心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左旋硝基精氨酸引起的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拮抗心率及体质量下降的作用.

    作者:李家洲;卢海啸;陈海娟;黎建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生津润燥颗粒对家兔唾液及泪液分泌的影响

    目的 考察生津润燥颗粒对家兔唾液及泪液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以质量差异法评价灌胃给予生津润燥颗粒后,家兔及阿托品干预后家兔唾液与泪液分泌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予生津润燥颗粒后,家兔唾液与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增加,对于阿托品干预的家兔唾液与泪液分泌量减少存在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生津润燥颗粒能增加家兔的唾液分泌量及泪液量,并拮抗阿托品对唾液及泪液分泌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启春;卞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附子与其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

    目的 通过测定附子及熟附片(干片蒸制)、黑顺片、熟附片(鲜片蒸制)、盐附子、炮附片中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的量,揭示炮制减毒的科学内涵.方法 样品采用10%氨水浸润,乙醚超声提取的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浓氨水调节pH为7.29)(28∶72);检测波长235 nm;结果与生附子相比,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在清水黑顺片、盐附子等炮制品中的量大大降低;结论本实验从化学的角度阐释了附子炮制减毒的科学依据.

    作者:朱日然;李启艳;朱宗敏;黄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豨莶草中豨莶苷和奇壬醇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豨莶草中豨莶苷和奇壬醇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05 mol/L KH2P04(24∶6∶7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结果 豨莶苷在0.168 ~1.68 μg(r =0.999 8)范围内、奇壬醇在0.266 ~2.66 μg(r =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豨莶苷和奇壬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4%、100.58%,RSD分别为2.27%、2.42%.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及其制剂原料中豨莶苷和奇壬醇的同时测定.

    作者:许凤清;刘金旗;王举涛;黄金萍;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气滞胃痛颗粒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

    目的 考察气滞胃痛颗粒(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延胡索)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大鼠的离体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加入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通过给予多巴胺制作胃肠运动抑制模型,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测定正常及胃肠功能抑制小鼠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结果 在20 ~160 mg/mL浓度范围内气滞胃痛颗粒显著促进大鼠肠平滑肌条的运动.气滞胃痛颗粒(3.90 g/kg)可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975、1.95、3.90 g/kg)可以改善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以及小肠推进抑制作用.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促进作用,气滞胃痛颗粒具有促进小鼠胃肠动力作用.

    作者:刁云鹏;韩凌;李坤;黄珊珊;周琴;张厚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榅桲提取物对抗血栓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榲桲的抗血栓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小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LT),建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考察榅桲提取物的抗血栓作用;通过测定TT、PT、APTT评估榲桲提取物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维药榲桲(COM)提取物显著缩短小鼠ELT(P <0.01),能明显减轻动-静脉旁路血栓湿重(P<0.05),明显延长TT、PT、APTT(P<0.05).结论 维药榅桲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作者:乌兰巴依尔;杨永新;王雪飞;周文婷;阿布来提·阿布力孜;依巴代提·吐乎提;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万通炎康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 研制万通炎康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万通炎康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 以5%微晶纤维素( MCC)、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以及5%交联聚维酮(PVPP)为混合崩解剂;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为溶胀剂;37.75%硫酸钙为填充剂;0.25%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制得的分散片在3min内完全崩解,符合分散片要求.结论 确立了万通炎康分散片的佳处方及制备工艺,为其进一步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诸佳珍;王斌艳;陈苹苹;冯健;魏颖慧;李范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四味抗痨丸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四味抗痨丸的急慢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24h灌胃2次,间隔6h,测定药物的大耐受剂量(MTD).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实验组,按1.0、2.0、3.0g/(kg·d)连续给药26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进食量和进水量,同时于给药13周、26周及停药后2周处死部分动物,取血做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测定,取主要脏器称质量进行解剖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大耐受量(MTD)为24.0 g/kg,是临床日用量的1403.5倍.长期毒性实验四味抗痨丸各剂量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四味抗痨丸拟定剂量、途径及疗程在临床应用上是安全的.

    作者:王霞;熊元君;孙玉华;朱国强;邱远金;贾晓光;陈书强;李忠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高脂乳剂加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廑虫丸组、大黄廑虫丸+黄芪组.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及免疫指标水平.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外观状态、体质量变化,解剖分离各脏器称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H50)水平下降、补体C3、C4水平升高.心、肝、肺增重,胸腺质量减轻,体质量下降.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补体CH50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下降,纠正增加的肺脏质量,但不能纠正脾脏及胸腺免疫器官质的减轻.结论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杨耀芳;沈晓英;钱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紫檀芪对应激负荷具有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檀芪对应激负荷具有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应激负荷+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将28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紫檀芪组,检测各组小鼠血脂水平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紫檀芪组小鼠血清TC、TG、LDL-C量降低;脾脏CD3+、CD4+、CD8+、CD4+/CD8+水平升高.与非诺贝特组比较,紫檀芪组小鼠血清TG、LDL-C量降低,脾脏CD3+、CD4+、CD8+、CD4+/CD8+水平升高.结论 紫檀芪对应激负荷+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胡向阳;舒晓春;马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