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滞胃痛颗粒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

刁云鹏;韩凌;李坤;黄珊珊;周琴;张厚利

关键词:气滞胃痛颗粒, 胃肠平滑肌, 胃排空, 小肠推进
摘要:目的 考察气滞胃痛颗粒(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延胡索)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大鼠的离体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加入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通过给予多巴胺制作胃肠运动抑制模型,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测定正常及胃肠功能抑制小鼠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结果 在20 ~160 mg/mL浓度范围内气滞胃痛颗粒显著促进大鼠肠平滑肌条的运动.气滞胃痛颗粒(3.90 g/kg)可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975、1.95、3.90 g/kg)可以改善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以及小肠推进抑制作用.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促进作用,气滞胃痛颗粒具有促进小鼠胃肠动力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高脂乳剂加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廑虫丸组、大黄廑虫丸+黄芪组.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及免疫指标水平.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外观状态、体质量变化,解剖分离各脏器称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H50)水平下降、补体C3、C4水平升高.心、肝、肺增重,胸腺质量减轻,体质量下降.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补体CH50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下降,纠正增加的肺脏质量,但不能纠正脾脏及胸腺免疫器官质的减轻.结论 大黄廑虫丸与黄芪合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杨耀芳;沈晓英;钱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泻康贴膜中丁香酚与桂皮醛体外透过特性研究

    目的 研究儿泻康贴膜中丁香酚和桂皮醛的体外透过特性.方法 以丁香酚、桂皮醛的透过量、透过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选择Franz扩散池离体皮肤法对儿泻康贴膜的丁香酚、桂皮醛透过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28 h内,儿泻康贴膜中丁香酚累积透过量为35.9042 mg,透过率为75.540 7%;桂皮醛累积透过量为2.457 7mg,透过率为79.955 7%.结论 儿泻康贴中丁香酚、桂皮醛的累积透过率较高.

    作者:尹兴斌;倪健;沈小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野生与组培金线莲有效成分的比较及RAPD分析

    目的 研究人工栽培金线莲替代金线莲野生资源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金线莲药材中多糖、氨基酸及总黄酮的量,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金线莲组培苗及野生药材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多糖和总黄酮的比较表明,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品(台湾)的多糖和总酮量相近;总氨基酸比较表明,金线莲组培苗中总氨基酸达9.17%,高于野生品的总氨基酸量;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从中筛选出了能用于鉴别金线莲组培苗的特异性引物.结论 初步证明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的金线莲组培苗可以代替其野生品,它是解决金线莲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顾慧芬;庄意丽;梅其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藏药铁屑炮制前后和复方制剂对动物贫血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铁屑生品、炮制品和复方制剂七味铁屑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贫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100 mg/kg的剂量,以0.2 mL/10 g腹腔注射5d建立贫血小鼠模型,分别以生品、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不同浓度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生品组小鼠体质量持续下降,并有死亡现象;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组,小鼠体重呈上升趋势,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恢复趋势,七味铁屑丸组比炮制品组恢复情况好;与模型组比较,炮制品剂量为0.11 g/kg和0.15 g/kg时,血小板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七味铁屑丸的剂量为0.50 g/kg和0.70 g/kg时,红细胞和血小板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与生铁屑相比,铁屑炮制品能明显增强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促进贫血模型的恢复;而七味铁屑丸的作用比铁屑炮制品单独使用时的作用明显.

    作者:杨红霞;杜玉枝;魏立新;李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柿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柿叶总黄酮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高脂血症大鼠按照血清TC水平随机分成高脂模型组、柿叶总黄酮高剂量组、柿叶总黄酮中剂量组、柿叶总黄酮低剂量组和洛伐他汀组5组(10只/组),每组雌雄各半,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apoB、AI水平降低,apoA I、HDL-C、apoA Ⅰ/apoB水平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各给药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柿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丽;梁宇红;裴世成;韦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荆感胶囊中胡薄荷酮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 考察荆感胶囊中胡薄荷酮的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汉邦Megres3 C18柱(4.6mm× 150 mm,5μm);流动相CH3OH-H2O(90∶10);检测波长252 nm;体积流量1 mL/min;筛选出溶出度测定条件;计算并绘制胡薄荷酮的累积溶出曲线.结果 溶出度测定条件为采用浆法,转速100 r/min,以0.3% SDS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荆感胶囊中胡薄荷酮的溶出量45 min达到70%以上.结论 荆感胶囊中胡薄荷酮溶出度良好.

    作者:张丽;钱丽华;单鸣秋;江春;李萍;丁安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复方灵通胶囊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变化

    目的 考察复方灵通胶囊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变化.方法 建立复方灵通胶囊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测定方法;分别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测定加速试验条件下0、1、2、3、6个月及长期稳定性条件下0、3、6、9、12个月取样点时样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量;比较长期稳定性条件下12个月样品与0个月样品的液相色谱图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峰面积的比例.结果 加速稳定性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下降幅度较大,而吴茱萸次碱较为稳定.12个月样品的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峰面积比值与0个月样品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对含有吴茱萸药材的制剂,特别是质量标准中有吴茱萸生物碱含量或指纹图谱项目的,需要注意相关测定中吴茱萸碱的含量下降而造成的对含量限度或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影响,应关注中药稳定性与药效相关性的评价问题.

    作者:史万忠;李世芳;刘瑾;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气滞胃痛颗粒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

    目的 考察气滞胃痛颗粒(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延胡索)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大鼠的离体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加入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通过给予多巴胺制作胃肠运动抑制模型,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测定正常及胃肠功能抑制小鼠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结果 在20 ~160 mg/mL浓度范围内气滞胃痛颗粒显著促进大鼠肠平滑肌条的运动.气滞胃痛颗粒(3.90 g/kg)可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975、1.95、3.90 g/kg)可以改善多巴胺引起的小鼠胃排空障碍以及小肠推进抑制作用.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促进作用,气滞胃痛颗粒具有促进小鼠胃肠动力作用.

    作者:刁云鹏;韩凌;李坤;黄珊珊;周琴;张厚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煎煮方式对葛根芩连汤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家犬体内药动学影响

    目的 探讨煎煮方式对葛根芩连汤煎剂(T)、黄芩单煎剂(S1)和黄连单煎剂(S2)中黄芩苷( Baicalin,Ba)、小檗碱( Berberine,Be)在家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测定家犬血清中黄芩苷、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不同时刻家犬体内黄芩苷、小檗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家犬灌服T、S1、S2后黄芩苷、小檗碱在家犬体内的Cmax 分别为(7.588±0.797) ng/mL(T,Ba)、(7.204±1.368) ng/mL( S1,Ba);(0.323±0.036) ng/mL(T,Be)、(2.044±0.653) ng/mL(S2,Be);tmax分别为(8.333±1.506) h(T,Ba)、(8.066±0.860) h(S1,Ba);(1.750±0.274) h(T,Be)、(2.932±0.532)h(S2,Be);AUC0-∞分别为(268.7±55.97)ng/(h·mL) (T,Ba)、(218.2±77.3) ng/(h·mL) (S1,Ba);(2.098±0.532) ng/(h·mL) (T,Be)和(15.232±8.36) ng/(h·mL) (S2,Be).结论 煎煮方式对黄芩苷、小檗碱家犬体内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立;赵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百合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中药百合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收集产地湖南的百合11批,用80%乙醇水浴回流提取1h,高效液相法测定指纹图谱,试验以薯蓣皂苷为对照品.乙腈-0.5%H3PO4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05nm.采用相似度软件(2004药典版)对百合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 11批百合药材指纹图谱共确立了13个共有峰,批之间的相似度均在0.9 ~1.0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较全面的反映百合的化学成分,为百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秋平;高英;李卫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酶法提取平菇多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酶法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木瓜蛋白酶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分数0.5%,酶解温度50℃,pH6,酶解反应1h;纤维素酶提取平菇多糖的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分数0.5%,酶解温度55℃,pH7,酶解反应1h.结论 在此条件下,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提取平菇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8.67%和18.52%.

    作者:朱彩平;惠乐乐;柳小林;袁雅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柴胡、黄芩药对利胆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柴胡和黄芩配伍对胆汁分泌的影响,找到利胆作用的佳比例.方法 给予大鼠柴胡和黄芩不同配伍比例受试药物,连续给药10 d.手术形成瘘管引流胆汁,测定给药后3h的胆汁分泌总量,计算胆汁的体质量系数.并测定胆汁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量.结果 各药对配伍给药组对大鼠的胆汁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黄芩组和配伍1∶1组胆汁分泌量多,其次为1∶2组和2∶1组,单独柴胡组没出现明显的胆汁分泌量的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和胆固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总体考察不同配伍对3项指标的影响,黄芩量高的配伍增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胆固醇水平,而柴胡量高的配伍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降低,柴胡和黄芩1∶2配伍组胆固醇水平高于单纯黄芩组.结论 各给药组综合比较,适当的柴胡和黄芩配伍应用可以增加药物的利胆作用,佳配伍比例在黄芩和柴胡1∶2和1∶1之间优.

    作者:孙付军;陈慧慧;王春芳;张敏;虞慧娟;李贵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顶空气相色谱测定灯盏花素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

    目的 建立灯盏花素提取物中8种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53 mm ×1.0μm),柱温起始温度60℃,维持16 min,再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维持2 min;进样口温度240℃;FID检测器温度300℃.结果 在此条件下,待测物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二乙烯苯与内标物正丁醇获得了较好的分离.8种成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n=7),平均回收率为82.51%~94.92%,RSD为4.9%~6.5%,低检出限范围为0.02 -0.57 μ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灯盏花素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许勇;郏征伟;钱大公;王柯;季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穿心莲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穿心莲属(Andrographis)植物是爵床科(Acanthaceae)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其中穿心莲(A.paniculata)为常用中药,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有“中药抗生素”之称.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内酯类和黄酮类成分,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穿心莲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蒋珍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辣椒风湿巴布膏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风湿巴布膏(辣椒、薄荷脑、冰片)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方法 辣椒风湿巴布膏用甲醇萃取,萃取物的HPLC分析采用Hyperail C18分析柱(200 mm ×4.6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结果 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分别在2.443~24.43 μg/mL(r=0.999 6)和1.331~13.31μg/mL (r=0.999 8)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为1.1%)和101.1%(RSD为0.6%).结论 实验简便,可靠,对提高药品质量标准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作者:杨燕云;许亮;张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应用HPLC法建立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的指纹图谱.方法 以AlltimaTMC18(4.6 mm ×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0.4%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丹红注射液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以原儿茶醛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26个共有峰,10批丹红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0.结论 本方法可同时分离丹红注射液中的各成分,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靠,可作为丹红注射液的指纹图谱.

    作者:罗娟敏;肖雪;梁琼麟;罗国安;王义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钱子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

    目的 制备马钱子缓释片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乳糖为致孔剂制备马钱子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释放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 优化的马钱子缓释片处方为HPMC占辅料量20%,乳糖占辅料量10%,MCC占辅料量3%,所制得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缓释效果明显.

    作者:于蓓蓓;闫雪生;高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实验优化方法的比较研究:在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正交实验与box-behnken实验两种实验设计方法在制备薄荷油-p-环糊精包合物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两种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考察因素为B-环糊精/薄荷油比例(w/v)(X1)、包合时间(X2)与包合温度(X3),以包封率和收率为考察指标,在薄荷油-p-环糊精包合物实验设计中应用上述两种设计方法,优化制备薄荷油包合物佳条件,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正交实验结果为β-CD用量与挥发油比例为8∶1,包合时间为3h,包合温度为45℃;box-behnken实验结果为β-CD用量与挥发油比例为6∶1,包合时间为3.4h,包合温度为45℃.正交实验所需实验次数少,相对简单.结论 用两种方法来寻求薄荷油-B环糊精包合物佳制备工艺都是可行的,两者实验结果基本接近,正交实验所需实验次数少相对简单,但Box-behnken实验设计在进行非线性模式设计和研究中具有优势.

    作者:郝吉福;李菲;王建筑;郭丰广;孔志峰;彭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豆苷元、染料木素对葛根素小肠吸收影响

    目的 通过黄豆苷元、染料木素对葛根素小肠吸收影响,研究中药葛根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雄性SD大鼠小肠作为透析膜,采用扩散池法研究观察葛根素小肠吸收行为以及表观渗透系数.以及黄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存在时对吸收的影响.结果 黄豆苷元、染料木素均能促进葛根素吸收、抑制外排,随着黄豆苷元、染料木素浓度增加效果增强.结论 黄豆苷元、染料木素能够影响葛根素小肠吸收.

    作者:王睿锐;沈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龙方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双龙方及其组分人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对缺氧复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活性成分.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给药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采用HPLCMS联用对双龙方进入细胞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仅为8.26%,双龙方有效增加细胞存活率,为70.41%,且在各实验组中效果好;液质鉴定其活性成分主要是:Re、Rg1、Rf、Rb1和Rd.结论 双龙方对缺氧复氧引发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超载有关.

    作者:范雪梅;梁琼麟;李雪;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