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表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李东梅;刘晔;姜文彬;孙永光;张雪燕

关键词:跌倒坠床, 风险因素评估表, 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表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6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3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跌倒坠床评分表评估并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以MORSE评分为基础,增加相关肌力、瘫痪类型、药物、有无陪护等多维度因素的新型跌倒坠床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并应用HIS系统自动对应护理措施进行患者宣教及防护,对比两组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的发生情况及后果.结果:研究组如厕跌倒和活动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血肿、局部破溃及扭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行新型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能有效防范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健康行为、疗效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总有效率及FEV1、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肺功能.

    作者:程春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某校大学新生慢性病相关危险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慢性病相关危险行为的现状,为高校有效地开展慢性病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取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1970名新生,进行慢性病相关危险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慢性病关注极低,严重缺乏慢性病防控知识,危险行为包括不合理饮食、身体活动锻炼不足、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精神压力大,且男女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意统计意义(P<0.01,P<0.05).结论:高校应对大学新生进行慢性病知识普及及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开展慢性病早期防控及干预,培养其健康生活行为的建立,从而促进大学新生健康成长.

    作者:于彩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风险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2月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行风险危机管理;同时择取2015年1~12月期间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合本院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对应的风险评估表,针对临床护理的相关工作项目展开风险评估,结合风险类型制定出管理措施并保证实施落实.结果:观察组发生意外风险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诊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隐患实施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直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医患纠纷概率.

    作者:庞思卓;王慧;赵伟;李苹;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入院当日患者床位等候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入院当日患者床位等候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品管圈手段,对住院患者采取分段安排住院,合理排班,优化床位分配方法等措施,比较改善前后当日入院患者的床位等候时间(总时间以及等接诊时间和等空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各方面能力.结果:入院当日患者床位等候总时间由原来的43 min降至9.9 min,等接诊时间和等空床时间较改善前明显下降(P<0.01,P<0.05);患者满意度较改善前大幅提升(P<0.01);护士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素质修养、了协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积极性、对品管圈掌握程度等方面较改善前明显进步(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明显缩短入院当日患者床位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多方面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燕;国仁秀;许晨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家长集中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长集中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家长给予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家长给予集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手足口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头痛呕吐消失康复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集中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家长手足口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加速病情康复.

    作者:侯华娟;张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出血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随访观察,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干预3个月睡眠质量评分(PSQI)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出院患者睡眠质量与神经功能.

    作者:梁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反思日志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反思日志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实践教学,实验组在传统实践教学基础上采用情景教学结合反思日志的方法,比较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满意度及技能水平.结果: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4个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教学方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毕业生素质的整体提升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徐志芳;莫耀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力资源调配在缓解急诊科拥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力资源调配在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调查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某院急诊患者就诊资料,按就诊时间段、数量统计分析,分别对人力资源调整前后急诊患者、医生、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急诊高峰时段是10:00~12:00、18:00~22:00,实施人力资源调配后,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总体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总体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急诊高峰时段的值班人员力量即急诊加强班,修改急诊拥挤应急预案,根据急诊患者就诊分布情况,调整急诊科医护人员排班,能明显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

    作者:王群;孙四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袖带在踝部静脉加压输注尿激酶中的应用

    #

    作者:姚贤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饮食运动指导对GDM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42例GDM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根据门诊医生的建议在家进行自我调节,观察组住院治疗,实施运动疗法及饮食干预,干预持续至分娩时,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的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分娩前1d观察组空腹血、餐前、餐后及夜间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的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窒息、早产及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与运动指导能明显改善GDM产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瑞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朱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正念减压训练对结核科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结核科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名结核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两组均进行常规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1次共8周的减压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测评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念减压训练能有效降低结核科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对结核科病房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作者:吴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建议

    #

    作者:王辉;高玉芳;谢华晓;张蒙;张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例煤气泄漏转移治疗体会

    #

    作者:徐彭杰;何敏;廖登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春节期间患者流量对急诊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春节期间急诊患者流量对急诊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2所医院的50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包括2016年1月、3月的急诊护士心理弹性.2次调查间隔1个月,应用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春节前后急诊护士心理弹性的变化.结果:急诊护士心理弹性总分,1月(58.90±10.38)分,3月(52.14±11.55),1月明显低于3月(P<0.05);适应性得分1月(20.42±4.06)分,3月(17.18±4.73)分,两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实现得分,1月(11.26±1.87)分,3月(10.02±1.8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春节期间患者流量增加可降低急诊护士的心理弹性,患者流量是急诊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尹祥广;季学丽;张丽;顾则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运动管理干预对首次心肌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管理干预对首次心肌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未进行运动干预;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3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运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管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首次心梗患者术后抑郁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英梅;刘蕾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综合素质测评得分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综合素质测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能力成绩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UGIB患者中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高医护沟通的有效性,增进医护之间协作,提升护士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规避护理风险和隐患,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马敏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防足下垂及足部压疮支架的制作及应用

    #

    作者:袁芳;刘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综合评估对再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入院1 h后进行1次CGA评估、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入院后1 d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等,对服药依从性尚可和不好患者进行统计,查找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干预后,患者出院前再次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CGA评估可以更加有效地全面了解,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减少因用药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及非计划住院,减少患者的住院花费,同时也为社会节约了医疗资源.

    作者:安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拓展式宣教法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拓展式宣教法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拓展式健康宣教法干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遵医率、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以拓展式健康宣教法,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遵医率,实现较为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并获得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楚媛;向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