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宽心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李津明;孙爱霞;李鑫

关键词:缓释制剂, 滴丸, 丹参素
摘要:目的:优化宽心缓释滴丸工艺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优处方和优滴制条件制备的滴丸平均粒径为(3.916±0.015)mm,相对标准偏差为0.38%;圆整度为(0.989 8±0.005)d/d,相对标准偏差为0.51%;平均丸重为(41.69±0.486)mg,相对标准偏差1.17%;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2.56%;T50为(6.62±0.218)h,相对标准偏差为3.29%;Td为8.49±0.154 h,相对标准偏差为1.81%.结论:制备的宽心缓释滴丸各指标重现性良好,基本达到制剂的设计目的与要求.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那如三味丸各药味对草乌药效组分影响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目的:以那如三味丸为研究对象,考察荜茇、诃子对草乌药效组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那如三味丸,草乌加诃子、荜茇共煎液进行系统考察.结果:乌头碱加诃子共煎液中乌头碱含量高;草乌加诃子共煎液中乌头碱含量较低;荜茇对草乌生物碱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诃子对制草乌起减毒作用,其减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了制草乌中乌头碱的溶出.

    作者:图雅;张贵君;王淑敏;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65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卡马西平.B组口服六神丸,C组口服卡马西平和六神丸.结果:A、B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六神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HN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冯培民;陈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紫丹活血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

    目的: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紫丹活血片(三七总皂苷、紫丹参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方法: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mm×250mm,5 μm);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0~20 min(20:80),20~21min(40~20:60~80),21~30 min(20:80).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2.6μg(r=0.999 9)、2.106~10.53μg(r=0.999 6)、2.946~14.73μg(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为1.1%)、100.0%(RSD为0.5%)、99.7%(RSD为0.9%).结论:本方法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紫丹活血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

    作者:程静;梅群;何继祥;郭洪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龙荟胶囊中龙胆苦苷和栀子苷同时测定研究

    目的:对龙荟胶囊(龙胆、芦荟、栀子等)中龙胆苦苷和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17:83)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龙胆苦苷进样量在60.72~454.4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栀子苷进样量在96.32~722.4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龙胆苦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57%(n=9),RSD为1.27%.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0%(n=9),脚为2.3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燕;许红辉;张彦芬;赵韶华;韩桂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苷类化合物新进展

    1 前言高速逆流色谱(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简称HSCCC)是美国国立卫生院Ito博士发明的一种不用固态载体的新的液液分配色潜技术,采用的是单向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在内径约1.6mm的细管绕成的螺旋管内,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在重力场作用下形成分段状态.恒流泵输送载着样品的流动相穿过固定相,在螺旋管的高速转动下,两相就会沿螺旋管纵向分开,由于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分配系数,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同,从而使样品得到分离[1].

    作者:贵晓霞;童胜强;黄娟;颜继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密闭系统中微波辅助浸提黄芩中总黄酮的研究

    1 引言黄芩是唇形科(labiate)植物草黄芩(Scutellaria b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在黄芩中含量较高,约占黄芩中总黄酮的76.49%,黄芩苷含量高.药理研究证明,黄芩苷和黄芩素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保肝等功能;同时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2]和抗肿瘤等作用[3].此外,黄芩苷和黄芩素还能吸收紫外线,抑制皮肤黑色素的生成.黄芩苷和黄芩素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4].

    作者:梁英;何雯娟;杨宏志;徐坤;韩鲁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益脉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益脉康胶囊为<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收载益脉康片的改剂型产品,有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出血后遗瘫痪,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冠心病,血管炎性皮肤病,风湿病等.本品是以灯盏细辛为主要药材的单方制剂,野黄芩苷(scutellarin)又名灯盏乙素,为灯盏细辛的主要活性成分.

    作者:戴航;侯小涛;谢植轰;谭文明;黄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泻心汤有效组分不同配比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

    内毒素性疾病是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严重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由于内毒素发病机制复杂,一些已上市药物由于作用环节单一,临床收效甚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内毒素被认为是中医热毒之邪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前期工作中我们以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作用的名方泻心汤为代表,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作用,并初步明确了其抗内毒素作用的物质基础,为了进一步寻找抗内毒素作用的佳配比,我们将黄芩总黄酮与大黄总游离蒽醌、黄芩总黄酮与大黄总结合蒽醌各设计了3种配比,并以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作实验比较以期选出抗内毒素作用的佳配比.

    作者:杨娜;孟宪丽;魏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刺五加根和茎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

    目的:了解刺五加不同部位提取条件的差异.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不同因素对提取刺五加根和茎中总黄酮的影响程度.结果:提取刺五加根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20;而提取刺五加茎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20.结论:提取刺五加根和茎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是不同的,这与刺五加药材不同部位的生物结构不同有关.

    作者:洪升祥;陈鸿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粉体流动性的研究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粉体是由很多单个固体粒子组成的集合体,是固体的特殊形态,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例如粉体的流动性、吸湿性、充填性、凝聚性、带电性、巨大的比表面和很小的松密度等.测定粉体的流动性并进一步改善它的流动性,对粉体的生产工艺、传输、储存、装填以及巾药制剂中的不同成分的混合、颗粒剂、片剂、散剂、胶囊剂等等的成型及装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章波;冯怡;徐德生;刘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金连降糖胶囊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危害.金连降糖胶囊由人参、黄连、麦冬、茯苓、山茱萸、知母、何首乌、荔枝核组成的医院制剂,经临床使用疗效显著,为此,我们对其降糖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以便为研究其作用机理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海芳;朱毅忠;叶青;迪丽努尔·沙比托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丹参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探讨这些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ODS C18柱(150 mm×4.6 mm,10μm)为分析柱,甲醇-1%四氢呋喃的1%甲酸水溶液(3:97)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86nm为测定波长,进行丹参活性成分的HPLC分析,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按照上述方法,建立了丹参药材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其中的8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以spss 13.0统计软件对活性成分之间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产地来源的的丹参药材之间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并首次发现.丹参药材中水溶性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脂溶性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及隐丹参酮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和脂溶性活性成分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曾令杰;林文雄;梁晖;陈婷;熊君;孙小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乌灵菌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乌灵参(xylaria)(又名乌灵菌)是一种腐生菌,生长在地下深处土柄白蚁废弃的蚁巢上.其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肾、健脾除湿、镇静安神之功效,主治脾虚少食、产后及术后失血过多、产后乳少、胃下垂、疝气、心悸失眠、小儿惊风及跌打损伤等.被世界药用真菌研究、应用领域均视为珍稀、名贵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作者:陈飞燕;徐敏;陈建;朱晓平;王平;苏为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连-吴茱萸药对组分溶出规律的研究

    目的:考察黄连-吴茱萸药对中主要成分随黄连-吴茱萸配比变化的溶出规律.方法:黄连-吴茱萸(1:0,1:1,1:2,1:6,6:1.2:1.0:1)的半仿生提取液在优化好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吸收指纹图谱能够反映化学成分全貌的优点引入相对定量,同时对小檗碱等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将相时定量和绝对定量结合起来分析色谱数据,以研究药对成分的溶出规律.结果:考察了药对的17个组分与黄连-吴茱萸配伍之间的关系.来自吴茱萸药材的8个成分随着配伍黄连比例的增大溶出增加,但与黄连的比例不成线性关系;来自黄连药材的峰7、9、10随着配伍吴茱萸比例的增大溶出增加,与吴茱萸的比例不成线性关系;来自黄连药材的小檗碱型化合物随着配伍吴茱萸比例的增大溶出减少,且与吴茱萸的比例有线性趋势.结论:黄连-吴茱萸药对的不同比例配伍对各主要组分溶出的影响不同.

    作者:邓雅婷;廖琼峰;毕开顺;姚美村;姜晓飞;谢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珍珠散中冰片含量

    珍珠散,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1],是由冰片、人工麝香、珍珠、石决明(煅)等7味中药制成的外用散剂,具祛腐生肌、收湿敛疮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痈疡溃烂,流脓溢水,新肉不生,久不收口等症.而作为珍珠散主成分的冰片则具有治疗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的功效[2].珍珠散现行质量标准缺少对冰片含量的有效控制,难以全面评价珍珠散的内在质量.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冰片的含量,为进一步完善珍珠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宋二颖;崔志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漂浮型萸连缓释片的初步研究

    胃漂浮片是一种新型给药体系,它定位于胃内,在胃内能迅速吸水膨胀,形成凝胶而使比重减轻,漂浮于胃内中上部,可延长药物在胃中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萸连缓释片(以下简称YL片)是左金丸的改进剂型,左金丸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的中成药制剂.原方由吴茱萸一两(或半两,用盐水泡)和黄连六两(用姜汁炒)组成,共为末,做成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服下.

    作者:刘文;黄何松;宋信莉;林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前摄宁颗粒对SD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前摄宁颗粒(黄芩、黄柏、黄芪、党参、牡丹皮、丹参等)对大鼠前列腺炎的抗炎作用.方法:(1)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摄宁颗粒大剂量组(6g/kg)、中剂量组(3g/kg)、小剂量组(1.5g/kg)和前列通阳性对照组(2.0 g/kg),连续灌胃给药,第7天给药后1小时,1%角叉菜胶造模,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前列腺重量指数.(2)采用大肠杆菌致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同角叉菜胶模型,于给药第4天造模,第7天给药后,测定外周血和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和前列腺湿重,摘取前列腺,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1)在急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对前列腺湿重的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明显抑制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的升高,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黏连.(2)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摄宁颗粒明显降低前列腺湿重,前列腺肿胀度抑制率达到48%~73%;明显升高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数;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间质增生.结论:前摄宁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沈先荣;李水军;蒋定文;贾福星;周菊珍;储智勇;祝晓辉;郑高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藏药二十味肉豆蔻片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干燥是除去湿物料中的水分,喷雾干燥是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较好方法.但藏药制剂二十味肉豆蔻片采用此方法干燥所得的产品,一般是体积缩小、质地变硬,有些物质发生了氧化,一些易挥发的成分大部分会损失掉,有些热敏性的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会发生变性.

    作者:肖剑琴;张雪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生产的变革——从提取物投料开始

    中药标准化是提高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中药质量的稳定可控性的必由之路.中成药生产的投料管理问题是制约中药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瓶颈问题之一,作者认为从提高中成药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考虑,有必要创新中药复方制剂(中成药)的原料药概念,将目前的以药材投料控制改为中药复方标准提取物投料控制,并阐述了包括实施药材和原料药的标准化、工艺标准化以及制剂处方的标准化相配套的中药企业标准化战略.

    作者:陈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黄连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血糖增高和糖尿为特点,进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综合症.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代谢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β细胞功能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丽琴;刘圣;陈礼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