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叶黄杞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许睿;郑作文;韦松

关键词:毛叶黄杞, 总黄酮, 降血糖, 四氧嘧啶
摘要:毛叶黄杞(Engelhardtia Colobrookiana Lindl.ex Wall)是胡桃科黄杞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云南一带[1].其叶民间常外用治疗脚癣;根和茎皮用作治疗痢疾、腹泻、脱肛、外伤出血.尚未见有关该植物药理学方面的任何报道.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吸附性能的研究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抗病毒、降压、增高白细胞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1-7],是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重要原料.

    作者:刘军海;裘爱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选用Varian CP-Sil 24 CB毛细管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结果:建立了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固定产地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较为简便,建立的固定产地荆芥穗药材指纹图谱,特征明显,相似度评价科学客观,有助于柴荆注射液中荆芥穗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旗;王丽霞;王欣月;牟稷征;郭雪清;王英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丸(汤)药效研究新进展

    六味地黄丸(汤)是中医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该方出自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传统应用于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手足心热等症.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测定新癀片中吲哚关辛的含量

    新癀片是国家基本药物,也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之一.新癀片的主要成分为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牛角浓缩粉、红曲和吲哚美辛等.

    作者:徐新元;严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RP-HPLC检测治疗消渴症制剂中的多种磺酰脲类化学成分

    目的:建立治疗消渴症制剂中非法添加的多种磺酰脲类化学药品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以Zorbax extend-C18(5μm,250 mm ×4.6 m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0.01 moL/L NaH2P04[磷酸(1→3)调节pH值至3.5]-甲醇(37: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本色谱条件下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多种磺酰脲类化学成分,可作为治疗消渴症制剂中非法添加的磺酰脲类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晓琦;田永庆;孙会昌;韩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五苓散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减轻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蛋白尿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ADR肾病大鼠模型,常规灌胃给予五苓散,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五苓散对模型动物肾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A,ETAR)蛋白表达的影响;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对ETA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动物肾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TAR)蛋白及ETAR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五苓散组动物肾组织ETAR蛋白及ETAR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五苓散可抑制ADR肾病大鼠肾组织ETAR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ADR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何岚;蔡宇;陈朝晖;胡海燕;王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金复康对二甲肼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结直肠癌每年新增和致死病例数一直处于所有癌种的第三位[1].饮食结构如高脂低纤维等与结直肠癌的高发密切相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寻找具有结直肠癌治疗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作者:董立;战光绪;吴大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采集地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16~1.6μg(r=0.999 8)、0.168~1.68 μg(r=0.999 8)、0.172~1.72 μg(r=0.999 9)、0.16~1.6 μg(r=0.999 6)范围内线性良好,水解前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8%)、99.7%(RSD=2.O%)、99.3%(RSD=1.1%)、99.4%(RSD=1.8%),水解后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RSD=1.9%)、99.87%(RSD=2.2%)、99.03%(RSD=1.1%)、98.9%(RSD=2.1%).结论:本法可用于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严寒静;傅军;梁从庆;梁基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生姜超临界提取物中6-姜酚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生姜超临界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O mL/mL,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25℃.结果:精密度实验RSD%为2.2,4;稳定性实验RSD%为1.57;重现性实验RSD%为1.13;6-姜酚线性范围1.10~14.3μgr为0.999 97;平均加样回收率97.89%,RSD%=1.2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生姜超临界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收入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冯堃;阎东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忍冬叶活性成分分离工艺的研究

    忍冬叶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叶,该资源较为丰富.忍冬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及黄酮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炎等症[1-3].忍冬叶除了传统应用外,还可以作为医药原料.

    作者:胡润淮;万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铁苋菜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成分

    目的:筛选铁苋菜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成分.方法:利用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以大鼠发生腹泻与便血的个数、大鼠结肠形态学改变,组织MPO酶、SOD、NO的水平作为指标,对铁觅菜各极性部位的药效进行考察,选择佳药效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化合物并进行化学结构的分析鉴定.结果:铁苋菜醋酸乙酯部位的药效较其它极性部位显著,将该部位上硅胶柱层析进行梯度洗脱得到三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香草酸和原儿茶酸.结论:铁苋菜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物质集中在醋酸乙酯极性部位,可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邓莉;李风前;邹豪;陈建明;胡晋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妇月康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妇月康胶囊是由当归,川芎,甘草,益母草,红花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产妇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适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等症.

    作者:裴香萍;张淑蓉;裴妙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治疗烧伤的药效学研究

    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是沈阳军区总医院药理基地研制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由虎杖、蜂房和冰片3味中药组成,主治Ⅱ度及小面积Ⅲ度烧烫伤.

    作者:文金辉;郭涛;赵庆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转运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对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的靛氰绿(ICG)肝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龙胆泻肝丸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用结扎胆总管法制作0J模型,测定下列变化:1、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和直接胆红素(D-BIL);2、肝脏形态学的改变;3、肝血流量和靛氰绿肝清除率的改变;观察龙胆泻肝丸对OJ大鼠的影响.结果:龙胆泻肝丸能明显抑制OJ所致大鼠血清中ALT、AsT及D-BIL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对抗0J所致肝血流量和肝清除率下降(P《0.05).结论:提示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可保护肝脏,对抗OJ所致肝清除率和肝血流量下降,改善肝脏血流动力学.

    作者:张建平;周琰;王林;孟岩;曹玉庆;楚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连翘叶中苷类成分的分离与HPLC鉴定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其果实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1].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连翘苷作为控制连翘质量的重要指标,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连翘苷不得低于0.15%[2].

    作者:杨建雄;柴渭莉;邱娟;姚艳萍;代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心肌恢复血供蛤,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血管网会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被称为心肌再灌注损伤,该变化常使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

    作者:刘全中;杨月花;黄少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测定小柴胡汤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小柴胡汤丸由柴胡、黄芩、党参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之功效.原标准未规定含量限度[1],无法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方中黄芩所含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石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青黛胶囊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修订提高复方青黛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青黛胶囊中靛玉红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中的5味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靛玉红在0.035μg~0.122 5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RSD=1.06%;薄层色谱可明显鉴别复方中的紫草、青黛、白芷、丹参、土茯苓.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地控制该复方的质量.

    作者:代云桃;郭小青;张丽增;秦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集安红参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红参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为红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反相HPLC法分析红参75%(V/V)乙醇提取物,采用Century SIL C18 AQ柱(25cm x4.6 mm,5μm),流动相为0.1 mol/L NaH2PO4水溶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0.15)℃,进样量20μL.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定性相似度SF和定量相似度P%等数字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以腺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30个共有峰,充分揭示了红参HPL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专属性强,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适于红参质量控制.

    作者:孙国祥;杨宏涛;刘唯芬;毕开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为观察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血竭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81例,并与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81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24.69%,总有效率67.90%.对照组中9例因不良反应未完成疗程,完全缓解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竭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相近,但前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杨勇军;何德才;王争理;杜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