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参桂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严楚顺;张雪静;尤晓燕

关键词:复方参桂胶囊, TLC, 甘草酸铵, 丹参酮ⅡA, HPLC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参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复方参桂胶囊中甘草、三七、丹参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甘草酸铵和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甘草、三七、丹参和川芎;甘草酸铵在0.5~4μg和丹参酮ⅡA在0.04~0.3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系数r分别为0.999 8和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7.8%.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参桂胶囊质量控制.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双灵固本散中多糖肽的峰位分子量

    双灵固本散由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和孢子制成的散剂.它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1].多糖肽是灵芝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常用多糖的定量分析方法多因试剂不稳定等原因,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

    作者:王赛贞;林树钱;林志彬;陈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鼻咽灵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制定鼻咽灵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山豆根、麦冬、玄参、党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98.6%,RSD=0.80%(n=6).苦参碱在6.18μg/mL.~14.42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发成;毛志英;秦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葛根素缓释固体分散体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评价

    目的:制备葛根素缓释固体分散体,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并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葛根素缓释胶囊,并对辅料种类和用量对葛根素体外溶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乙基纤维素的种类影响缓释效果;随着辅料与药物比例增大,药物的释放逐渐变慢,当辅料用量较大时,药物基本呈零级释放.释放调节剂羟丙甲纤维素的加入能改善缓释效果.结论: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葛根素缓释胶囊缓释效果明显.

    作者:王曙宾;黄兰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银黄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银黄制剂由黄芩与金银花两味中药的有效部位组成,具有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的功效.对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喉核肿大、口渴、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作者:程岚;李月;袁子民;赵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粗品与纯品的体外抗氧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粗品(DCPP)和纯品(DCPP3c-1)的体外抗氧活性.方法:利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AP-TEMED法、硫代巴比妥酸法(TBA)及分光光度法分析原球茎多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和DCPP3c-1能显著地清除·OH和O2-,对·OH清除作用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抑制率达50%的浓度(IC50)分别为0.982 mg/mL和0.930mg/mL;DCPP清除O2-的IC50为0.619 mg/mL;而DCPP3c-1在浓度为0.615mg/mL时,有较强的清除效果,而后随着浓度的增大,清除率呈下降趋势.DCPP和DCPP3c-1能抑制小鼠肝组织自发性氧化和Fe2+、H2O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其中DCPP的抑制作用强;2种多糖可抑制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MDA的产生以及减轻肝线粒体肿胀度.结论: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粗品和纯品具有抗氧化活性.

    作者:何铁光;杨丽涛;李杨瑞;王灿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补肾益气颗粒水提工艺的优选

    补肾益气颗粒由补骨脂、黄芪、党参等组成,由汤剂改变剂型而来,具有益气、补肾、健脾的功效.为确定合理的制备工艺,更好的发挥药效,我们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水提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

    作者:张壮丽;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白芷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使用及质量控制

    白芷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驱风散寒,燥湿排脓,止痛等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症.临床应用广泛,如都梁丸、元胡止痛片、安阳精制膏等.白芷含香豆素类成分,主要为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等,含量可达1%左右.

    作者:邹文莉;马逾英;郭丁丁;高颖;吕强;王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桔梗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桔梗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了25个不同桔梗样品.色谱条件: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H3PO4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桔梗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共找到17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桔梗药材的鉴定与评价,为控制桔梗药材的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喜凤;刘素梅;李振国;许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黄连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黄连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1].超微饮片是我院研制的一种新型中药饮片,本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了10批不同地区黄连所制成的超微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并建立了指纹图谱.

    作者:刘春海;杨永华;蔡光先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降糖孜亚比提片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因素,在美国,40%的ESRD是由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1].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开始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改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展[2].

    作者:李勇猛;牟新利;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测定元和正胃胶囊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本品处方来源于元和正胃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药品标准,标准号为WS-10993(ZD-0993)-2002),经改变剂型研制而成的新药.主要由碳酸氢钠、大黄、龙胆、木香、延胡索、薄荷、甘草、丁香7味中西药组成.

    作者:钟伏生;钟小群;蔡庆顺;刘尘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麻黄的果、茎、根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野生木贼麻黄的果中15个峰,茎中3个峰,根中3个峰,鉴定出了新疆戈壁野性麻黄的果中12种成分、茎中2种成分、根中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871%.结论:为初步开发利用新疆戈壁野生麻黄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木尼热·阿布都克热木;木合塔尔·吐尔洪;王楠楠;唐玉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雅叫哈顿散药效学研究Ⅰ

    目的:研究雅叫哈顿散(蔓荆茎叶,藤苦参,小百部,羊耳菊根,苦冬瓜,箭根薯)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致热法、扭体反应法、足跖肿胀及耳肿胀法和碳粒廓清等方法,观察药物在解热镇痛、抗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结果:雅叫哈顿散可抑制由于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减少腹腔注射醋酸后小鼠扭体反应出现的次数;抑制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跖肿胀和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对胶体炭粒的清除速度.结论:雅叫哈顿散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作者:闻杰;田泽;刘秀萍;李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测定消肿止痛膏中大黄素的含量

    消肿止痛膏是外用复方制剂,处方源于临床经验方,由大黄等12味中药组成,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用于各种外伤所致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等病历变化,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受损等症.

    作者:王明荣;唐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头宁骨架型缓释贴片的处方筛选

    目的:对头宁骨架型缓释贴片的基质处方进行筛选,并对其透皮吸收行为进行研究.方法:先以贴片初黏性和胶层完整性为指标,以Eudragit E100为骨架材料对增塑剂、交联剂、溶剂的用量进行初步筛选;再以透皮速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结果:佳处方为:Eudragit E100用量为6 mg/cm2,癸二酸二丁酯用量为2 mg/cm2、交联剂琥珀酸用量为0.4 mg/cm2、主药量为4.0 mg/cm2.结论:处方合理、可行.

    作者:何宇新;谢秀琼;李玲;马力;李玉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分析

    刺玫果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Rosa davurica pall的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花、果、根均可入药.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作者:庄志军;钟方丽;杨英杰;刘立业;李战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丹参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大孔树脂柱上总酚酸的保留率作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总酚酸纯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水洗液体积及上样液中总酚酸质量对树脂柱上总酚酸的保留率具有显著影响.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丹参粗提物中总酚酸,树脂柱上总酚酸的保留率可达87.52%,纯化后样品中总酚酸含量达到77.74%,总酚酸含量比粗提物中总酚酸含量提高了3.6倍.结论: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丹参总酚酸的方法是可行的,可应用于丹参总酚酸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霄翔;邵胜男;周慧慧;姚日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甘草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它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中药饮片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和药理实验表明[1~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水煎剂具有基本相同的疗效和药理作用,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和保存,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4].

    作者:周斌;高文远;张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陈皮挥发油微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个能全面评价挥发油微囊质量的方法.方法:对陈皮挥发油微囊的外观形态、体外释药情况、可压性以及微囊游离膜物理性质进行考察.结果:对微囊游离膜的可压性、吸湿性、透氧性、抗张性建立了测定方法.结论:这些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评价挥发油微囊的质量.

    作者:冯怡;张瑛;杨胤;徐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单叶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

    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 Oliv.)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根或叶入药,又名雪里开、地雷、拐子药,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各省区,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行气止痛之功效.

    作者:刘韶;向大雄;颜苗;杜方麓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