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昱澜;黄仁彬
熊胆丸主要由大黄、决明子、黄连、熊胆、冰片等17味中药组成的胶囊剂,系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标准收载的品种.具有清热散风,止痛退翳功效.用于风热或肝经湿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作者:魏尊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白花油是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冰片、桉油及薰衣草油配制而成的油类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止痒、理气止痛、消疲提神的功效,应用十分广泛,已被《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3册中(标准编号:WS3-B2503-97)所收载.
作者:张润容;项凌飞;叶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银黄胶囊的指纹图谱.方法:C18柱(4.6 mm×150 mm,5 μm,shim-pack,shimadzu),流动相:乙腈与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8 nm.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0批银黄胶囊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计算.结果:银黄胶囊指纹图谱共有11个共有峰;并对其中有效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0批样品相似度很好.结论:该方法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整体定性、指标成分定量的方法模式.
作者:刘永利;李冬梅;冯丽;刘铁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九味竺黄片由甘草、力嘎都(狭叶红景天)[1]、人工牛黄、红花、榜嘎(唐古特乌头)等9味药材组成,具有利肺、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流感引起的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1].该方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标准未收载鉴别项和含量测定项,不利于生产和使用的相关部门控制其药品质量.
作者:刘圆;刘超;彭镰心;孟庆艳;尚远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八正颗粒是八正合剂的改剂型品种,由瞿麦、车前子(炒)、萹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甘草、灯心草9味中药等量组成,现代临床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等属于下焦湿热者[1].
作者:李耿;温良明;侯少贞;蔡大可;黎婉娴;苏子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它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中药饮片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和药理实验表明[1~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水煎剂具有基本相同的疗效和药理作用,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和保存,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4].
作者:周斌;高文远;张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健脾颗粒由陈皮、枳实、党参、山楂、白术、麦芽等6种药材组方而成,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此标准收载于国家药典业发1999-122号[1]中,但该标准只有一个鉴别橙皮苷的薄层色谱,也没有含量测定项,因此此标准已不能全面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金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香苏散源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4味药物组成.其功能发汗解表,理气和中.传统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而致的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朱砂在厚元行气丸治疗胃脘痛(气滞血瘀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自身空白对照(不含朱砂)方法,通过对患者用药前后血、尿中汞砷铅含量测定,验证该产品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别,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朱砂在厚元行气丸临床血、尿中汞砷铅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陈保华;谢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防风、刺蒺藜单用及二药合用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同种PCA反应模型、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及Schulz-Dale反应模型进行观察.结果: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均可明显抑制小鼠同种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Schulz-Dale反应.结论:防风、刺蔟藜、防刺合煎剂均有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防风与刺蔟藜合用的效应较单用为相加.
作者:陈子珺;李庆生;李云森;淤泽溥;袁嘉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解毒胶囊(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麻黄、甘草)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观察解毒胶囊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A/FM/1/47)感染小鼠的保护或治疗作用.结果:解毒胶囊可明显延长流感病毒(A/FM/1/47)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对小鼠肺内的流感病毒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降低肺内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和感染力;逆转小鼠的肺炎性病变.结论:解毒胶囊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初正云;王雪峰;程嘉艺;李冬梅;南春红;柴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白芷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驱风散寒,燥湿排脓,止痛等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症.临床应用广泛,如都梁丸、元胡止痛片、安阳精制膏等.白芷含香豆素类成分,主要为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等,含量可达1%左右.
作者:邹文莉;马逾英;郭丁丁;高颖;吕强;王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刺玫果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Rosa davurica pall的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花、果、根均可入药.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作者:庄志军;钟方丽;杨英杰;刘立业;李战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升麻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异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比较炮制前后阿魏酸、异阿魏酸和27-脱氧升麻亭的含量差异.方法:阿魏酸和异阿魏酸测定方法:色谱柱为YMC-Paek ODS-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乙酸(15:85:0.25)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柱温26℃,紫外检测波长320 nm;27-脱氧升麻亭测定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乙酸(40:60:1)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柱温26℃,示差检测器.结果: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424~3.392 μg(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7.4%(RSD=2.33%);异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832~4.16μg(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6.8%(RSD=2.1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适合于升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瑞乐;陈迪华;斯建勇;赵晓宏;朱占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寻常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表现为皮肤表面的丘疹,角化明显,高出表面,常好发于手指、手背、足底等处.西医的治疗方法常用激光、冷冻等去除疣体,但治疗过程有疼痛,或有疤痕,或有复发,有些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蔡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们在2006年1月至5月应用雷氏丹参片治疗脑动脉硬化(脉络瘀阻)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动脉硬化诊断试行草案》而确诊.
作者:孙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菊芋(Heliantus tuberosus L.),又名洋姜,生姜,是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耐干寒,耐盐碱,耐病虫害的能力强,而被用来治理沙漠,保持水土流失等生态农业方面.菊芋中富含葡萄糖、淀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民间采集其根茎,淹制小菜食用和饲用[1,2].
作者:钱斯日古楞;耿金峰;王红英;段娅娣;张苓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制备葛根素缓释固体分散体,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并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葛根素缓释胶囊,并对辅料种类和用量对葛根素体外溶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乙基纤维素的种类影响缓释效果;随着辅料与药物比例增大,药物的释放逐渐变慢,当辅料用量较大时,药物基本呈零级释放.释放调节剂羟丙甲纤维素的加入能改善缓释效果.结论: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葛根素缓释胶囊缓释效果明显.
作者:王曙宾;黄兰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药快速检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达的药品基础测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药品质量监控的针对性,提高药品抽样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证基层用药的安全有效,打击假劣药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颜晓航;单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优选确定宣肺清热颗粒中挥发油β-CD佳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封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试验设计,考察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搅拌速度对包合效果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CD为1:6(mL/g),温度70℃,搅拌速度250 r/min,搅拌时间为1 h.结论:验证试验表明优选的宣肺清热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贺冰;孙殿甲;滕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