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威灵仙和仙茅酒炙前后整体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赵红岩;刘建利;刘竹兰

关键词:威灵仙、仙茅, HPLC, 酒炙, 化学成分
摘要:目的:研究威灵仙、仙茅在酒炙前后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寻求炮制增效,改变药性及减毒的物质基础,揭示炮制机理.方法:分别取威灵仙、仙茅生品和酒炙品,用甲醇和水提取.将提取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威灵仙、仙茅生品和酒炙品醇提液和水煎液的色谱图.结果:经仔细核对各色谱图,结合紫外光谱分析,发现酒炙品中化学成分确实发生了量的和质的变化.结论:这两种中药酒炙品药性的显著变化正是其化学成分整体变化所导致的,有效成分溶出增加,毒性成分降低.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ELSD测定麦芪益肺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麦芪益肺合剂是我院经验配方制剂,由黄芪、麦冬、党参、防风、五味子、乌梅、陈皮、甘草等10味药组成.具有实卫固表,补气健脾、敛肺生津,防御外邪侵袭等功能.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黄芪为方中君药,黄芪甲苷为其主要的成分.黄芪甲苷成分的含量测定可采用薄层扫描法[1],但该法操作繁琐,重现性差.

    作者:胡斯;王申东;毕铭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腹泻

    目的:探讨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辨证施治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用氟哌酸等常规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该组的症状、体征、内窥镜检查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雷晓红;余守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天麻片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天麻片系由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盐炒)、牛膝、玄参等10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等,天麻为天麻片之君药,具有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1].我国天麻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有数家药厂生产的天麻片剂投放市场,但临床反映不同厂家片剂的疗效存在差异,目前还未发现有对该药体外溶出度进行考察的文献,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厂家生产的天麻片剂做了体外溶出度试验,为评定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卢文胜;卢俊丽;廖艺;王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醇提取液的流化沸腾制粒研究

    中成药大多由复方组成,中药浸膏除含生物碱、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有效成分外,还含有淀粉、糖类、纤维素、蛋白质、树脂等无效成分,这些物质多数具有一定的黏性,给制粒带来一定困难[1].采用传统湿法制粒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染菌机会多、制粒困难、劳动强度大、需添加辅料等局限,而采用流化沸腾制粒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技术集混合、制粒、干燥等功能于一体,减少了操作,提高了效率,更加符合GMP[2],而且所制颗粒的硬度、粒径分布、流动性、卫生学指标均优于传统的湿法制粒工艺.

    作者:王新建;化宏伟;刘会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益气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探讨

    益气养血口服液由人参、黄芪、党参、麦冬等13味中药组成,临床上用于身体虚弱,气短心悸,面色不华.中国药典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甲苷以对黄芪进行检识.笔者在检验操作中发现,药典法操作步骤繁琐费时,且萃取时伴有严重的乳化现象.因此我们对药典中供试品的制备方法作了探索与改进,获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张玉东;徐士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ELSD测定前列通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前列通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由广东王不留行、黄芪、关黄柏、两头尖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祛瘀通淋的功效.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癃闭、淋症,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后余沥、尿短赤、排尿困难、淋漓不畅、小腹胀满、会阴疼痛;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见上述症候者.

    作者:薛巧如;翁雪萍;梁蔚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RP-HPLC同时测定复方沙棘籽油栓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沙棘籽油栓(沙棘籽油,蛇床子,苦参等)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nex(luna)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分别在0.051~0.816 μg(r=0.999 6)和0.026~0.416 μg(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和97.6%,RSD分别为1.4%(n=6)和2.0%(n=6).结论:本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沙棘籽油栓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小安;张军科;史美佳;侯亚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灯盏花素口腔崩解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对灯盏花素口腔崩解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灯盏花素口腔崩解片中主要成分野黄芩苷,高效液相法测定该制剂中野黄芩苷的含量进行质量检查;并测定其崩解时限、溶出度和片重差异.结果:灯盏花素口腔崩解片能在30 s内崩解完全,且片重差异符合规定;其溶出速度与市售灯盏花素片比较显著加快.野黄芩苷在0.081 6 μg~0.408 0 μg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进样量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0.47%.结论: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其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周毅生;翟冬艳;段琼辉;秦梅颂;咸银库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贵州省GAP基地26种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调查与评价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11个GAP基地的26种,共155批地道中药材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与评价,为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评价标准对药材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药材中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d>Cu>As>Pb>Hg,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中茎叶类的艾纳香和块根类的淫羊藿根大于1.结论:在所调查的155个品种的中药材中,只有艾纳香和淫羊藿根受到重金属轻微污染,大部分药材没有受到污染.

    作者:秦樊鑫;胡继伟;张明时;张丹;黄先飞;张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丹参冻干粉针中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因素对丹参冻干粉针中丹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剂临床应用和贮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用以考察光照、温度,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对丹参冻干粉针中丹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丹参冻干粉针在光照(30001x)下60天内,丹酚酸B含量无变化;采用Q10法预测制剂有效期为2.39年;制剂与0.9%氯化钠和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配伍,于25℃和37℃条件下存放24 h,丹酚酸B含量无变化,不溶性微粒合格.结论:丹参冻于粉针对光照和临床稀释液稳定,其有效期为2.39年.

    作者:王冰;朱薇婕;曾晓丽;樊敏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测定连蒲双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连蒲双清片由盐酸小檗碱、蒲公英浸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主要治疗肠炎痢疾,疖肿外伤发炎,乳腺炎,胆囊炎等症.为了更好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经查阅相关资料[1~5],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连蒲双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林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种制备川芎、三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新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川芎、三棱药材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以挥发油提取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水蒸气蒸馏液-液包合法制备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应用IR、TLC、导数光谱、DSC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考察.结果:优化的液-液包合法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为:取15倍处方量川芎、三棱,按10倍药材量加水,加热蒸馏提取4 h;优化的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为:将芳香水通过冷凝管直接导入100 mL内含15 g β-CD的吸收液进行液-液包合,包合温度及时间分别为40℃和4小时.经IR、TLC、导数光谱、DSC确认包合物已经形成.测得油利用率为69.2%,包合物收率为21.8%.结论:本法具有简单快速,工艺稳定可靠,包合效率高,挥发油损失小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傅应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蒸汽蒸馏和石油醚浸提两法提取莪术粗粉挥发油收率比较

    温莪术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为中药莪术的来源之一.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1].莪术油为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据现代药理学报道: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血栓等作用,其中抗肿瘤是莪术油的主要作用,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潘年松;张学愈;邹俊;涂铭旌;盛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健胃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控制健胃片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苍术、陈皮、生姜、柴胡和延胡索进行了鉴别,并建立了HPLC法对其中白芍中芍药苷进行定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集中,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芍药苷线性范围0.158 4~0.950 4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0.71%(n=6).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健胃片的质量.

    作者:姜志恒;李清民;王永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半仿生法提取黄芩苷的研究

    黄芩为唇形科(labiatac)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t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含有大量的黄酮及多糖类活性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主要药用成分为黄芩苷(C21H18O11),结构式为:

    作者:李立;周芳;刘敏;池汝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复康滴丸剂制剂的工艺学研究

    目的:确定肝复康滴丸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提取物与基质配比、滴温、滴速、滴距等方面进行考察,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综合质量3个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优选制剂工艺的佳条件.结果与结论:根据试验确定佳工艺为提取物:聚乙二醇(1∶1.5)、PEG4 000∶PEG6 000(1∶1)、滴温85℃、滴速12滴/min、滴距5 cm,所制备滴丸的各项指标符合药典规定.

    作者:王和平;管媛媛;王建明;黄金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绞股蓝50%总皂苷提取物指纹图谱定性和人参皂苷Rb1定量分析的研究

    目的:建立绞股蓝50%总皂苷提取物HPLC-ELSD法的指纹图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使用Agilent ZOBAX SB-C18(250 mm×3.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酸-异丙醇-水(2∶8∶90)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ELSD检测器;流速:0.5 mL/min,柱温:20℃,理论塔板数按人参皂苷Rb1峰计算应不低于5 000.对绞股蓝50%总皂苷提取物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对其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色谱条件下,10份不同产地的绞股蓝50%总皂苷提取物的HPLC-ELSD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作为定性的指标峰;人参皂苷Rb1在1.03 μg~5.32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1.78%.结论:绞股蓝50%总皂苷提取物皂苷部位HPLC-ELSD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用于绞股蓝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金清;喻樊;田耀平;陈黎;肖波;詹晓莲;徐玉婷;万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芍银屑颗粒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芍银屑颗粒是否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方法:选取3.125、6.25、12.5、25 g生药/kg黄芍银屑颗粒的药物剂量,经口灌胃连续给药1或2周.研究黄芍银屑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小鼠血清CD3、CD4和CD8影响以及对心得安所致豚鼠耳廓皮损的影响.结果:黄芍银屑颗粒有明显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并可明显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具有降低小鼠血清CD4和CD8比值的趋势,从而可能调节动物的异常免疫反应,对心得安所致豚鼠耳廓皮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黄芍银屑颗粒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作者:阮克锋;顾丰华;肖琼;董文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并建立半枝莲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对30个不同来源的药材进行了检测.结果:建立了半枝莲药材HPLC-UV指纹图谱共有模式,14个共有峰被标定.并对30批半枝莲及其混淆品的进行了相似度比较.24批半枝莲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7以上,6批混淆品均在0.4以下.结论:HPLC指纹图谱鉴别半枝莲及其混淆品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半枝莲药材的鉴别方法.

    作者:陈香爱;袁志芳;刘伟娜;李敏;张兰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半红树药用植物杨叶肖槿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杨叶肖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树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Ⅰ)、豆甾醇(Ⅱ)、熊果酸(Ⅲ)、白桦酸(Ⅳ)、木栓酮(V)、棕榈酸(Ⅵ).结论:以上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张道敬;张偲;吴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