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贺殿;邵长江;张国福;贾忠;鞠洋

关键词:颗粒剂, 成型工艺, 成型性, 正交试验
摘要:赭朴九味润燥汤由代赭石、朴硝、桃仁、大黄等11味中药构成,具有养血行瘀、润下通便之功效,经数家医院近15年以上临床使用已证明治疗老年性慢性便秘疗效确切[1~2],本文叙述将其制备成无糖颗粒剂的工艺.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金克喘胶囊中桑白皮、川贝母、厚朴、侧柏叶的薄层色谱鉴别

    舒金克喘胶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由桑白皮、川贝母、厚朴、侧柏叶等十几味中药组成.为控制药品质量,本文对舒金克喘胶囊中桑白皮、川贝母、厚朴、侧柏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英;吴启端;林双峰;魏刚;方永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抑制泼尼松大鼠骨质丢失

    目的:探讨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泼尼松对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特点,同时观察中药丹参对其防治作用.方法:24只♂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组和丹参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其他组先予泼尼松按2.7 mg/kg ig,随后泼尼松组灌喂生理盐水,丹参治疗组按5.0g/kg灌喂丹参水提液.每日1次,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股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尺骨的羟脯胺酸和钙磷含量以及测量股骨的长度和宽度.结果:泼尼松大鼠骨量显著丢失及骨生长受到抑制(P<0.01),而丹参治疗组可明显对抗泼尼松对骨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4月龄SD大鼠服用泼尼松12周后可造成骨质疏松症,丹参对其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作者:邹丽宜;吴铁;崔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四妙丸中总有机酸总量测定及分离纯化研究

    目的:为研究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的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基础,对该处方中有机酸部位进行总量测定及分离纯化研究.方法:建立电位滴定法测定加味四妙丸中有机酸含量.比较用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石-硫法及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有机酸提取物的方法.结果: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该处方有机酸含量较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101.5%,处方药中有机酸含量为0.23%.结论:用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有机酸部位的方法好,提取物纯度为88.9%,纯化得率为89.1%.

    作者:尹莲;杨大凯;裘颖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雷氏丹参片治疗老年冠心病128例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其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1倍.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死的危险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危害老年人生命的重要杀手.我院自2001年至2004年用丹参片治疗老年冠心病128例,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汪碧涛;沈晨;吴思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竹叶提取物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竹叶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银杏叶是一类天然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竹叶具有抗自由基的活性并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1].据<药品化义>中记载,竹叶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目前竹叶已用作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品,作者旨在从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方面探讨竹叶提取物改善心血管的作用,为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实验研究依据.

    作者:付晓春;王敏伟;李少鹏;李艳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临界CO2萃取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研究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萃取紫杉醇.方法:以云南红豆杉枝叶为原料,先以纯CO2做萃取溶剂,除去原料中的脂类,再加入甲醇为夹带剂提取紫杉醇.用HPLC法检测萃取物中紫杉醇的含量.结果:紫杉醇的佳萃取条件为:红豆杉枝叶粉碎至直径0.6~0.8 mm,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温度40℃,甲醇为夹带剂.结论:SPE法较传统溶剂法,提取率有所提高,且使用有机试剂少,有利于环境保护,耗时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作者:刘莉;徐新刚;陈飞龙;安春志;罗佳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鸡血藤挥发性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广西、贵州鸡血藤(Caulis spatholobi)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鸡血藤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鸡血藤分离出97个成分,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7.77%;贵州鸡血藤分离出82个成分,鉴出5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5%.结论:但还有近40%的成分未鉴定出.2种不同产地鸡血藤挥发油成分中,含有27种相同成分,其中含量高的为α-红没药醇(广西22.435%,贵州15.150%).

    作者:高玉琼;刘建华;赵德刚;代泽琴;刘世会;刘文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清益康酊剂提取工艺研究

    清益康酊剂为民间验方,本方由苦参、蜂胶、防风等多味药材组成,具有清利湿热、止痛解毒的功效,外用主要治疗带状疱疹等皮肤科疾病.由于主药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的根,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主要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irine)、槐定碱(sophoridine)等多种生物碱和黄碱类化合物[1],而另一味主药蜂胶(propolis)属名贵药材,具有明显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2],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酚类、类黄酮糖苷配基,芳香酸及酯[3],因此为了提高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以本研究选用渗漉法提取,并以苦参碱、总固体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的佳条件,为生产提供依据.现介绍实验过程如下:

    作者:唐坤;王伯初;李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雷氏丹参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CS患者(常规治疗下)分为丹参治疗组(32例)和非丹参治疗组(28例),另选24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丹参组口服丹参片,3粒/次,3次/天.观察治疗前、后8周血黏度、hsCRP、vWF及Fbg的变化.结果:ACS患者的血黏度、血浆hs-CRP、vWF及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丹参治疗组与非丹参治疗组在8周后其hs-CRP、vWF及Fbg水平皆明显下降,丹参治疗组较非丹参治疗组下降得更明显.丹参治疗组不同的切变率的血黏度显著下降,非丹参治疗组血黏度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对于ACS患者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黏度,而且还具有降低hs-CRP、vWF及Fbg的作用.

    作者:李雷;杨荣礼;项洁;李平静;汪敏;杨煜;徐通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胃溃克漂浮缓释片的研究

    胃溃克组方由药典方锡类散化裁而来,含水不溶性组分青黛、珍珠、乳香、冰片约75%,水溶性组分儿茶等25%,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我们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HBS)原理选用亲水性高分子辅料,设计含不同质地、不同溶解性的中药复方,研制胃内漂浮滞留缓释片剂,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并持续均匀释放所载药物,以提高疗效.通过体外起漂时间、漂浮状态、溶出度测定及锝[99mTc]体内示踪等实验筛选处方,确定工艺条件,为复方中药的原药材经粉碎后制备胃内漂浮滞留缓释片提供依据.

    作者:于绍军;任春;王月敏;夏素霞;王淑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尿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控制利尿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利尿通淋颗粒中主要成分木通、篇蓄、大黄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检出齐墩果酸、槲皮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13 μg~0.66 μg,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3%,RSD为0.39%(n=5).结论:方法灵敏、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沈雪梅;何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电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以其独有的高分辨性能在形态学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表明[1],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以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为研究对象,了解药物作用后真菌外部和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百癣夏塔热抗真菌靶位和百癣夏塔热作为先导物提供必要的信息.为临床应用百癣夏塔热治疗皮肤癣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邓淑文;哈木拉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妇得舒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妇得舒胶囊由蛇床子、苦参、大黄和冰片等数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杀虫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妇女湿热下注证所致的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为建立质控标准,本研究对方中的蛇床子、苦参两味药进行薄层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为该制剂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东平;周亚球;王杰三;陈光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中bFGF、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参麦对胃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核增殖抗原(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参麦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3种参麦浓度处理后,胃癌细胞中bFGF和PCNA的mRNA的表达量.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小鼠的肿瘤组织中bFGF和PCNA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经过参麦处理后,肿瘤中bFGF和PCN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都呈下降趋势,140μL/mL参麦浓度,抑制63%的bFGF和PCNA.结论:参麦通过减少肿瘤中PCNA和bFGF基因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进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作者:徐莉;丁志山;魏颖慧;陈铌铍;高承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杜仲颗粒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研究

    杜仲颗粒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编号:WS3-B-1938-95).由杜仲、杜仲叶2味药组成,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症.

    作者:万军;周霞;陈青竹;兰雁;吴纯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参药材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了人参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分析时间:90 min.结果:共标示出人参药材指纹图谱中18个共有峰.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以夹角余弦为测度,测得10批人参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0~1.00之间.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人参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有效控制人参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高阳;袁永越;于治国;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黄矾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黄矾膏是医院自制制剂,具有拔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蛇虫咬伤、臁疮、内外痈等引起的皮肤内外溃疡和顽固性溃疡之症.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华芸;唐启令;姜善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种抗鼻炎制剂的挥发油包合试验

    目的:考察辛夷、薄荷、白芷3味药材的挥发油的包合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重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转数对挥发油包合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在1:15、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2.5 h、搅拌转数200r/min.

    作者:佟爽;阎君;张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胆舒滴丸中薄荷脑的含量

    胆舒滴丸为薄荷素油及适宜的辅料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舒肝理气,利胆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本品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部分)>内科肝胆分册所载胆舒胶囊改剂而成,其对薄荷脑的GC测定为填充柱,外标法,本文则采用毛细管柱,内标法,建立了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并且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珊;庄晓洪;闵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对实验性缺血再灌注鼠脑损伤的磁共振扩散加权象动态观察

    中草药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又名灯盏细辛,其有效成分灯盏花素(Erigeron)为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抑制剂,PKC参与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在神经元凋亡的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目前有关灯盏花素对活体动物缺血脑组织脑保护作用的神经影象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采用对急性脑组织缺血为敏感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象(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I)这一非损伤性先进实验方法,连续动态观察研究灯盏花素对活体脑梗塞动物缺血脑组织的缺血、水肿区损伤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从神经影象学等方面探讨灯盏花素对活体脑梗塞动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王小姗;狄晴;曹辉;张颖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