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碧涛;沈晨;吴思香
目的:探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是否为甘草中降低附子毒性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环节.方法:将附子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附子与甘草酸、附子与甘草次酸分别合煎,用HPLC法分析各种煎液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的煎出量,同时用动物实验测定各煎液不同给药途径的急性毒性,比较各煎液的LD50.结果:口服给药,甘草、甘草次酸与附子合煎液的毒性明显减小,甘草酸与附子合煎毒性略有减小;腹腔注射给药,甘草酸与附子合煎液的毒性明显增加.合煎时甘草能降低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而甘草酸、甘草次酸均有增加溶出的作用,甘草酸的作用强于甘草次酸.结论:甘草与附子合煎口服可减小附子毒性,部分原因是其可减少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煎出.但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不能减少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煎出,而可能与有毒生物碱结合,延缓其在胃肠道吸收,发挥一定的减毒作用.
作者:徐姗珺;陈长勋;高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藏药紫花龙胆提取液中龙胆苦苷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质谱(HPLC-ESI-MS/MS)联用结合LC-DAD-UV技术,通过和标准化合物龙胆苦苷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中的准分子离子峰[M+H]+相对照,快速鉴定了紫花龙胆提取液中的龙胆苦苷成分[1].对其含量的测定则采用了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一级质谱扫描结果表明紫花龙胆甲醇提取液中主要有5个峰,第一个峰化合物结构为龙胆苦苷,准分子离子峰[M+H]+为356.9,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藏药紫花龙胆中龙胆苦苷成分的百分含量为1.97%.结论:藏药紫花龙胆中龙胆苦苷是其主要成分.
作者:梁向艳;田琼;李超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一步制粒法[2]将湿法制粒中繁杂的工序如混合搅拌、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等在一台密闭设备内一次完成.制得的颗粒粒度大小均匀、细粉少、外观圆整、流动性好;压成的片剂含量均匀、硬度好、崩解迅速.本文采用一步制粒法(Y法)和摇摆式制粒法(B法)两种方法制备补肾强身片用颗粒,并对结果进行比较,证明Y法比B法更易控制,生产效率也更高.
作者:庞凤华;郑捷;罗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控制利尿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利尿通淋颗粒中主要成分木通、篇蓄、大黄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检出齐墩果酸、槲皮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13 μg~0.66 μg,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3%,RSD为0.39%(n=5).结论:方法灵敏、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沈雪梅;何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黄矾膏是医院自制制剂,具有拔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蛇虫咬伤、臁疮、内外痈等引起的皮肤内外溃疡和顽固性溃疡之症.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华芸;唐启令;姜善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了人参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分析时间:90 min.结果:共标示出人参药材指纹图谱中18个共有峰.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以夹角余弦为测度,测得10批人参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0~1.00之间.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人参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有效控制人参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高阳;袁永越;于治国;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益气通便颗粒(何首乌、火麻仁、升麻、炙黄芪、枳壳等)进行了与临床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方法:观察益气通便颗粒对小鼠失水模型和地芬诺酯模型的通便作用、对阿托品抑制排便的对抗作用、对大鼠肠管中水分含量以及对家兔在体回肠收缩的影响.结果:益气通便颗粒能使失水模型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缩短,粪便点数和重量增加;使地芬诺酯模型小鼠的干粪和稀粪点数增加;拮抗阿托品对炭末推进的抑制作用;增加大鼠肠管水分含量;和显著促进家兔在体肠管的收缩活动,使回肠的收缩幅度和活力增加.结论:益气通便颗粒的药效作用与功能、主治一致.
作者:刘兵;宋杜吾;王钦茂;刘道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引言枸杞子(Lycium Barbarum)属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为历代医药学家推崇的上等滋补珍品.近年来用现代医药学的手段对枸杞子的研究日渐活跃,证明了枸杞子对人体具有多种有益作用和疗效[1].
作者:陈金娥;李成义;张海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i的干燥根中提纯分离得到的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和降低心肌氧耗量、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1]、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2]等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缺氧均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嘉珍;潘洪平;莫祥兰;李吕力;黄振录;叶劲;黄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同一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的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CL-6B和Sephadex G-75层析法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类凝血酶和纤溶酶,通过体内实验,观察两者对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结果: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别分离获得单一组分的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300和26600,体内实验证明,尖吻蝮蛇毒类凝血酶和纤溶酶都能明显延长全血凝固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但类凝血酶的作用更强,而纤溶酶在较大剂量时才显现抗凝作用,两者合用优于各自单用.结论: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对动物体内的凝血系统有影响,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作者:雷丹青;蒙怡;刘绵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电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以其独有的高分辨性能在形态学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表明[1],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以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为研究对象,了解药物作用后真菌外部和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百癣夏塔热抗真菌靶位和百癣夏塔热作为先导物提供必要的信息.为临床应用百癣夏塔热治疗皮肤癣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邓淑文;哈木拉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毒性中药狼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化学、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定性鉴别,以液相色谱及液相/质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狼毒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为0.01%w/w,月腺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范围为0.01%~0.02%w/w,均未检出瑞香内酯、狼毒色原酮和新狼毒素A.瑞香狼毒中瑞香内酯、狼毒色原酮及新狼毒素A等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57%~2.12%w/w、0.86%~1.6%w/w及0.45%~0.96%w/w,但未检出含月腺大戟乙素成分.结论:各法能用于常规检测狼毒属植物.
作者:粟晓黎;林瑞超;王兆基;关锡耀;徐树棋;丁大伦;郑秀云;冯国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竹叶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银杏叶是一类天然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竹叶具有抗自由基的活性并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1].据<药品化义>中记载,竹叶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目前竹叶已用作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品,作者旨在从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方面探讨竹叶提取物改善心血管的作用,为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实验研究依据.
作者:付晓春;王敏伟;李少鹏;李艳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CS患者(常规治疗下)分为丹参治疗组(32例)和非丹参治疗组(28例),另选24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丹参组口服丹参片,3粒/次,3次/天.观察治疗前、后8周血黏度、hsCRP、vWF及Fbg的变化.结果:ACS患者的血黏度、血浆hs-CRP、vWF及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丹参治疗组与非丹参治疗组在8周后其hs-CRP、vWF及Fbg水平皆明显下降,丹参治疗组较非丹参治疗组下降得更明显.丹参治疗组不同的切变率的血黏度显著下降,非丹参治疗组血黏度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对于ACS患者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黏度,而且还具有降低hs-CRP、vWF及Fbg的作用.
作者:李雷;杨荣礼;项洁;李平静;汪敏;杨煜;徐通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熟地黄清蒸和酒炖不同时间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方法:用80%甲醇溶液回流提取,全自动还原糖测定仪测定熟地黄样品中还原糖含量.结果:熟地黄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当清蒸至22 h和酒炖至48 h时,还原糖含量达到变化的峰值,分别为:41.7%和39.8%.通过方法学考察,还原糖在0.002 g~0.012 g(r=0.999 9)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31%),重复性RSD为0.74%(n=6).结论:熟地黄在清蒸和酒炖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作者:李军;张丽萍;张振凌;白雁;王磊;王晓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妇康胶囊(黄柏,椿皮,五味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椿皮,茯苓,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椿皮,茯苓,五味子,盐酸小檗碱在25.32ng~354.48 n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 2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2.0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宋玲;洪宋贞;张素中;王洛临;彭俊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确定白花败酱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选白花败酱中总皂苷的提取条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对提取物进行提纯,并以齐墩果酸标准品作对照,采用薄层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溶剂用量8倍(5倍,3倍)、提取时间1 h(0.75 h,0.25 h)提取两次,实际白花败酱中总皂苷(以齐墩果酸计)含量为0.668%,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佳提取工艺和提纯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白花败酱中的总皂苷,工艺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徐洁昕;周方钦;江放明;廖燕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益脉康分散片为灯盏细辛干浸膏加辅料制成的分散片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出血后遗瘫痪,眼底视网膜阻塞,冠心病,血管炎性皮肤病,风湿病;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视野缩小症[1],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易小兰;尹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解口服液,由生大黄、败酱草、枳实、茜草、蒲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排毒,消积通便的作用.用于邪毒客内引起的便秘、食积等症.关于该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未尚见报道,本文采用TLC法对大黄、茜草、蒲黄进行了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大黄素的含量,建立了简便易行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韦昌桂;沈宇清;葛乃贵;狄留庆;张永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萃取紫杉醇.方法:以云南红豆杉枝叶为原料,先以纯CO2做萃取溶剂,除去原料中的脂类,再加入甲醇为夹带剂提取紫杉醇.用HPLC法检测萃取物中紫杉醇的含量.结果:紫杉醇的佳萃取条件为:红豆杉枝叶粉碎至直径0.6~0.8 mm,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温度40℃,甲醇为夹带剂.结论:SPE法较传统溶剂法,提取率有所提高,且使用有机试剂少,有利于环境保护,耗时少,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作者:刘莉;徐新刚;陈飞龙;安春志;罗佳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