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莹;王维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个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护理的发展,但实施过程需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形成符合有自己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韦艳;陆艳梅;谢艳兰;危金明;卢庆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操对肛肠手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肛肠手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诱导排大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练习提肛运动操.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大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排大便时肛门切口疼痛和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肛运动操能有效缓解肛肠手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邓得平;王一征;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出生的11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窒息原因为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妊娠并发症、羊水过少等,通过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药物治疗等复苏抢救及护理.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保暖、通畅呼吸道、有效通气、建立有效循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均抢救成功,1周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给予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效通气、建立有效循环等措施是新生儿窒息抢救和护理成功的必要措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劳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层级管理对基层医院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内科和外科6个病区102名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52名.实验组按照层级把护士分为不同护理组,每个护理组包括不同层级护士,由1名三级护士作为带教老师,统一进行评判性思维知识、PBL教学模式培训,以组为单位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学习、教学查房、书写个案管理报告等实例训练.对照组护士由护士长按照传统模式每月组织2次教学查房及业务学习.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T-CV)测量两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结果:培训后,两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模式于护士层级管理中,既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护士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又增加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谭晓青;曾丽;伍玉玲;朱淑芳;李冬敏;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高龄眼科疾病患者由于术前视力差,术后双眼包扎,更增加了跌倒及碰伤的危险性.2011年10~12月,我们对67例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制骨科患者下肢抬高支架对胫腓骨骨折早期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以软枕抬高下肢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骨科患者下肢抬高支架抬高下肢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足下垂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制骨科患者下肢抬高支架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早期能减轻患肢肿胀程度,降低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减少足下垂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轮转护士焦虑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4名轮转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轮转护士得分为(36.35±11.3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值(P<0.01);其中中度焦虑发生率为17.8%,重度焦虑发生率为30.6%,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价值观和学历对得分影响大.结论:轮转护士焦虑发生率较高,管理者应采取相关措施帮助轮转护士树立正确价值观,并提供机会提升她们的学历.
作者:王艳;位娟;徐桂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创口多重耐药菌(MDR)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骨科创口MDR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费用、病菌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医院感染监控执行力、护理者多耐药菌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创口MDR感染患者的护理中,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莉;孙永习;刘培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们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 100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对其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临床治愈3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7.2%.结论:对前列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使其配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正香;朱慧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实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200名护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对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院对实习安排不恰当、带教老师能力不足或教学态度问题、医院内护理人员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为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包括护生学习领悟能力差、上手困难、心理素质差、恐于承担责任等.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教学能改善护理实习的效果,提高护生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贴近神经管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速涡轮钻切割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骨刀拔除.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高速涡轮钻切割拔牙法比较,虽然超声骨刀拔牙法具有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骨组织坏死和拔牙创口感染的风险等多优点,但因该研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对更大样本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深入研究.
作者:肖莉;邓艳芳;黄佩珍;郭照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关键,而在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中,用药安全已成为突出的问题[1].在我国,临床静脉给药占全部用药的44.5%甚至更高,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给药错误和污染[2].药品从进入医院到正确地用于患者,要经过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和多种医务人员,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又缺乏核对和校正的机会,就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我们对我院(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1~12月护理人员无惩罚措施自愿上报的静脉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静脉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及采取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静脉给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静脉给药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兰;丁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垂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甚至外阴,称为脐带脱垂.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之一,是极度危险的分娩并发症.脐带脱垂一旦发生,若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7~8 min,则胎死宫内[1].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对25例脐带脱垂产妇采取积极处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及顽固性腹水患者介入治疗行TIPSS术,分析各种并发症所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预防减轻并发症.结果:40例肝硬化门脉、顽固性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TIPSS术后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并发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顺利有效地实施TIPSS术.
作者:罗红梅;张桂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5 d.结论: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质量,节省医疗费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生活和心理护理,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腰椎牵引、推拿、电脑中频刺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康复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JOA腰背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能明显改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锦;边平达;严伟;赵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4例患者(共42膝)术前进行基础治疗和护理、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物理治疗,术后给予早期主动、被动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8~15个月,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6例、中3例.25例能独立行走,9例需扶单手拐杖行走.患者关节稳定性增强,生活完全自理,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屈伸、内外翻畸形、行走距离、楼梯的使用明显改善.结论:进行早期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对促进TK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放射栓塞治疗.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4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3亿,这给老年病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向老年病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1].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老年病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成为新时期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老年病专科护理队伍,造就高水平护理专科人才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已迫在眉睫.
作者:宋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在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对策.方法:统计我院224名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分析护士操作过程及理论提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结果:本组护士在操作考核中普遍存在护理评估不全面,物品准备不齐全、摆放不合理,操作中部分关键环节丢失、操作顺序错误,医疗废弃物处置不当等问题.结论:管理者应在关注护士操作考核成绩的同时分析归纳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以更好地达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的效果.
作者:林雪峰;陶凤瑛;张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