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充气式甲状腺手术肩垫和头圈的设计与应用

王宇;胡雪慧;段宝玲;孙巧惠;杜白茹

关键词:充气式, 甲状腺手术, 肩垫, 头圈, 手术体位, 现报告如下, 甲状腺疾病, 治疗方法, 效果满意, 临床实践, 常见疾病, 仰卧位, 体位垫, 选择, 外科, 设计
摘要: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取的手术体位是头部后垂仰卧位,但如何放置正确的手术体位与选择合适的体位垫有关.为此,我们研究设计了一种充气式甲状腺手术肩垫和头圈,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Bair hugger温度管理仪在婴幼儿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air hugger温度管理仪在婴幼儿巨结肠手术中的保温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用温度管理仪加温.所有患儿用红外线探头监测前额体温变化,记录两组患儿入室、麻醉开始时、切皮时、术中60 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比较两组患儿寒战发生率、苏醒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儿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苏醒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自切皮后各时间点与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各时间点与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进行体温监测,采用温度管理仪维持患儿体温可以有效避免因体温下降给患儿带来的危险.

    作者:魏琼;王银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市49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SCL-90的各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的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1%~34.2%,常见的阳性症状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敌对.结论:武汉市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女性差,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采取维护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措施.

    作者: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国老年病护理专科护士培养现状分析与建议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3亿,这给老年病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向老年病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1].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老年病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成为新时期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老年病专科护理队伍,造就高水平护理专科人才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已迫在眉睫.

    作者:宋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随机的常规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制订CNP,由责任护士按CNP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的实施为护士系统、规范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明显提高了患者对SRS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燕;马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级68名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中实施OSCE模式,考试结束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OSCE模式.结果:本组学生OSCE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为(77.62±8.75)分;学生对新的考核模式评价较好.结论:实施OSCE考核有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促进学生向临床角色转换,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吕利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34例围术期心理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放射栓塞治疗.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4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制下肢抬高支架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骨科患者下肢抬高支架对胫腓骨骨折早期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以软枕抬高下肢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骨科患者下肢抬高支架抬高下肢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足下垂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制骨科患者下肢抬高支架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早期能减轻患肢肿胀程度,降低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减少足下垂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15例围术期护理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具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普通的X线片、CT检查显示无骨折,但却有明显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MRI显示颈脊髓水肿,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和伴有颈椎疾病2种类型.2005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15例,对其高发时间段综合分析,做好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向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4例患者(共42膝)术前进行基础治疗和护理、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物理治疗,术后给予早期主动、被动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8~15个月,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6例、中3例.25例能独立行走,9例需扶单手拐杖行走.患者关节稳定性增强,生活完全自理,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屈伸、内外翻畸形、行走距离、楼梯的使用明显改善.结论:进行早期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对促进TK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轮转护士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轮转护士焦虑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4名轮转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轮转护士得分为(36.35±11.3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值(P<0.01);其中中度焦虑发生率为17.8%,重度焦虑发生率为30.6%,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价值观和学历对得分影响大.结论:轮转护士焦虑发生率较高,管理者应采取相关措施帮助轮转护士树立正确价值观,并提供机会提升她们的学历.

    作者:王艳;位娟;徐桂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ICC与PVC化疗输液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外周静脉置管(PV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已公开发表的PICC与PV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主要以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纳入公开发表文献10篇,共752例患者,10篇文献均为Jadad评分低于2分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PIC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PV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OR值为0.04,95%可信区间为0.01~0.10.结论:PIC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效果优于PVC,值得推广.

    作者:王姝理;秦生年;汤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湖北省十堰市孕妇营养KAP及膳食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湖北省十堰市孕妇营养KAP和孕晚期膳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464名孕妇,农村195名,城市269名,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膳食状况.结果:农村孕妇的营养知识和行为评分低于城市孕妇(P<0.05);膳食状况调查中,大部分营养素摄入较合理,而钙和铁摄入严重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素、叶酸、维生素B1、钙、铁和锌等营养素摄入量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孕妇营养知识缺乏,存在较多不合理膳食行为,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但态度较好,应当在这类人群中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尤其是农村,以增加孕妇的营养知识,促进其采取合理的膳食行为.

    作者:吕光巧;李晓花;闫波;黄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96例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症治疗,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术后给予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9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子痫,有2例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给予积极的抢救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时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孔庆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人力支持援助体系在ICU创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支持援助体系在ICU创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收集分析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环节及护理人员对排班满意度和建议,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制定系统中缺陷环节的整改措施及标准化、集束化护理策略,将此体系应用于ICU创建初期并评价其成效.结果: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对排班方式表示认可,专科规范化考核均合格,未发生护理缺陷事件.结论:以风险管理和合理人力分配为基础建立的护理支持援助体系能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满意度,实现缺陷零宽容,在ICU创建初期的特殊时期内科学的应用能有效规避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柳芳登;陈巧玲;陈美榕;温宝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行优质化护理模式,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优质化护理模式,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高龄眼科疾病患者由于术前视力差,术后双眼包扎,更增加了跌倒及碰伤的危险性.2011年10~12月,我们对67例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实施VSD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14 d白细胞(WBC)、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及引流失败率、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WBC、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14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失败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5±5)d;对照组愈合时间(35±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S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率、促进创面愈合及患肢康复.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提肛运动操对肛肠手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操对肛肠手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肛肠手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诱导排大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练习提肛运动操.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大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排大便时肛门切口疼痛和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肛运动操能有效缓解肛肠手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邓得平;王一征;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116例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出生的11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窒息原因为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妊娠并发症、羊水过少等,通过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药物治疗等复苏抢救及护理.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保暖、通畅呼吸道、有效通气、建立有效循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均抢救成功,1周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给予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效通气、建立有效循环等措施是新生儿窒息抢救和护理成功的必要措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劳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62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5 d.结论: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质量,节省医疗费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