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

吕利明

关键词:OSCE, 《护理学基础》, 实验考试
摘要: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级68名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中实施OSCE模式,考试结束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OSCE模式.结果:本组学生OSCE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为(77.62±8.75)分;学生对新的考核模式评价较好.结论:实施OSCE考核有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促进学生向临床角色转换,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34例围术期心理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放射栓塞治疗.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4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随机的常规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制订CNP,由责任护士按CNP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的实施为护士系统、规范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明显提高了患者对SRS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燕;马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32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指导患者坚持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对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医护人员可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并辅以心理健康和康复训练指导,以求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薛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国老年病护理专科护士培养现状分析与建议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3亿,这给老年病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向老年病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1].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老年病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成为新时期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老年病专科护理队伍,造就高水平护理专科人才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已迫在眉睫.

    作者:宋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绩效考核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工作实际,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自2011年1月实施,比较绩效考核前后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护理质量、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结果:绩效考核后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P<0.05),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明显少于实施前(P<0.01);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呼叫铃声、投诉明显减少,表扬、论文发表明显增多.结论: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改进并稳步提升.

    作者:蔡秋香;唐明霞;张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创伤行深静脉置管术20例围术期护理

    深静脉置管术是临床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建立高质量静脉通路的技术操作,是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输血、补液的可靠而有效的手段,同时可用于长期输液、肿瘤的化疗及胃肠外营养液体的输注[1].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20例重症创伤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逄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15例围术期护理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具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普通的X线片、CT检查显示无骨折,但却有明显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MRI显示颈脊髓水肿,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和伴有颈椎疾病2种类型.2005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15例,对其高发时间段综合分析,做好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向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74例(104指)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和预防效果.结果:74例(104指)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5例29指中,动脉危象12指,经对症处理后4指缓解,8指经重新手术吻合后均成活;静脉危象17指,其中13指成活,4指坏死,总救治成活率为86.2%,患者总满意率达97.3%.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不仅提高断指再植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而且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护理能力,同时可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赖丽媚;廖玉芳;胡巧玉;龙婷;徐仁;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市49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SCL-90的各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的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1%~34.2%,常见的阳性症状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敌对.结论:武汉市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女性差,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采取维护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措施.

    作者: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层级管理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层级管理对基层医院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内科和外科6个病区102名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实验组52名.实验组按照层级把护士分为不同护理组,每个护理组包括不同层级护士,由1名三级护士作为带教老师,统一进行评判性思维知识、PBL教学模式培训,以组为单位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学习、教学查房、书写个案管理报告等实例训练.对照组护士由护士长按照传统模式每月组织2次教学查房及业务学习.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T-CV)测量两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结果:培训后,两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模式于护士层级管理中,既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护士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又增加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谭晓青;曾丽;伍玉玲;朱淑芳;李冬敏;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深圳市护理学继续教育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深圳市护理学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2年6~7月在我市某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尚停留在满足学分的阶段;现阶段深圳开展的护理学继续教育项目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在授课老师水平、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性和实用性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学员要求;学员对专业技能操作类的继续教育项目需求为广泛,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因为工学矛盾等原因,大量学员认为没有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项目,因此希望能够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形式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结论:深圳市现行的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为广大的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理论水平,今后应进一步改进学分制继续教育体系,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作者:何惠兰;夏俊杰;王昆;李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实施VSD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14 d白细胞(WBC)、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及引流失败率、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WBC、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14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失败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5±5)d;对照组愈合时间(35±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S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率、促进创面愈合及患肢康复.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Bair hugger温度管理仪在婴幼儿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air hugger温度管理仪在婴幼儿巨结肠手术中的保温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用温度管理仪加温.所有患儿用红外线探头监测前额体温变化,记录两组患儿入室、麻醉开始时、切皮时、术中60 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比较两组患儿寒战发生率、苏醒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儿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苏醒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自切皮后各时间点与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各时间点与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进行体温监测,采用温度管理仪维持患儿体温可以有效避免因体温下降给患儿带来的危险.

    作者:魏琼;王银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责任包干制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放疗科收治的184例成功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责任包干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可以合理利用护理资源,减轻护理人员部分工作负担的同时激励其护理责任感与工作热情,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泽英;曾培容;郭素萍;温玉枝;熊军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充气式甲状腺手术肩垫和头圈的设计与应用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取的手术体位是头部后垂仰卧位,但如何放置正确的手术体位与选择合适的体位垫有关.为此,我们研究设计了一种充气式甲状腺手术肩垫和头圈,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宇;胡雪慧;段宝玲;孙巧惠;杜白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频次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两种不同频次的康复指导对早期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单侧初次TKA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对其出院后定时进行电话回访和康复训练指导.实验组按每周1次进行,对照组按每2周1次进行,直至术后第3个月.分别于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实验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提高出院后电话回访频率,规范回访流程及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出院后规范、系统地按时完成锻炼计划和关节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提高TKA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疗效.

    作者:王晓庆;罗存珍;刘洁;赵朗;杜少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三镜联合治疗胆囊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三镜联合治疗胆囊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患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作者:董和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1年初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比较2010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危因素的预见性和干预性.

    作者:宴奕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聘用护士职业压力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调查聘用护士职业压力原因、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两家医院257名临床聘用护士,采用工作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聘用护士认为工作压力大,待遇、专业地位低,工作没有成就感,继续深造的机会少.结论:职业压力因素造成的聘用护士不稳定性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减轻心理和工作负荷,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桂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飞秒激光辅助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10例护理配合

    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白斑、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的主要手段,而板层角膜移植由于其保留了患者的角膜内皮,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成为目前角膜移植的一大趋势[1].计算机控制的飞秒激光作为一种新型的眼科手术辅助仪器,能够更加安全、更加精确地钻切角膜植床和角膜植片,得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2,3].2012年7~9月,我们应用飞秒激光辅助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圆锥角膜患者1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迎;王海莹;宁娜;崔云;李素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