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桂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将149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依据患者的疾病发展规律与变化特征判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通过相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手术时间、心功能、肺功能、ADL水平为手术风险因素.结论:充分认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谢艳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行优质化护理模式,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优质化护理模式,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市49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SCL-90的各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的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1%~34.2%,常见的阳性症状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敌对.结论:武汉市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女性差,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采取维护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措施.
作者: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4例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新辅助化疗前给予患者集体及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乳腺癌切检确诊后及完成第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完成第3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张萍;连晓杰;丁淑红;赵忠红;林兴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创口多重耐药菌(MDR)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骨科创口MDR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费用、病菌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医院感染监控执行力、护理者多耐药菌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创口MDR感染患者的护理中,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莉;孙永习;刘培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脏瓣膜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康复阶段Ⅰ期的97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Ⅱ期的2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已出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瓣膜病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于Ⅱ期患者,根据Ⅱ期心脏康复治疗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心脏康复阶段Ⅰ期者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康复阶段Ⅱ期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小翠;于红静;梁慧心;顾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实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200名护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对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院对实习安排不恰当、带教老师能力不足或教学态度问题、医院内护理人员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为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包括护生学习领悟能力差、上手困难、心理素质差、恐于承担责任等.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教学能改善护理实习的效果,提高护生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实施VSD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14 d白细胞(WBC)、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及引流失败率、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WBC、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14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失败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5±5)d;对照组愈合时间(35±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S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率、促进创面愈合及患肢康复.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安多福与碘伏消毒液的皮肤消毒效果.方法:将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多福组和碘伏组各15名(30只手),分别使用0.1%安多福消毒液和0.5%碘伏消毒液消毒手背部皮肤,于消毒前后进行细菌培养试验.结果:安多福组和碘伏组消毒后两组均无致病菌生长,达到医院卫生消毒标准,细菌培养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伏组消毒操作时间明显多于安多福组(P<0.05);而两组消毒后待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多福消毒液与碘伏消毒液具有同样的消毒效果,此外还具有消毒操作时间短、无着色、无刺激、无致敏、广谱高效等特点.
作者:王桂杰;洪维;罗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护理学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2年6~7月在我市某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尚停留在满足学分的阶段;现阶段深圳开展的护理学继续教育项目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在授课老师水平、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性和实用性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学员要求;学员对专业技能操作类的继续教育项目需求为广泛,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因为工学矛盾等原因,大量学员认为没有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项目,因此希望能够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形式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结论:深圳市现行的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为广大的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理论水平,今后应进一步改进学分制继续教育体系,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作者:何惠兰;夏俊杰;王昆;李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力支持援助体系在ICU创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收集分析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环节及护理人员对排班满意度和建议,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制定系统中缺陷环节的整改措施及标准化、集束化护理策略,将此体系应用于ICU创建初期并评价其成效.结果: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对排班方式表示认可,专科规范化考核均合格,未发生护理缺陷事件.结论:以风险管理和合理人力分配为基础建立的护理支持援助体系能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满意度,实现缺陷零宽容,在ICU创建初期的特殊时期内科学的应用能有效规避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柳芳登;陈巧玲;陈美榕;温宝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个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护理的发展,但实施过程需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形成符合有自己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韦艳;陆艳梅;谢艳兰;危金明;卢庆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操对肛肠手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肛肠手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诱导排大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练习提肛运动操.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大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排大便时肛门切口疼痛和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肛运动操能有效缓解肛肠手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邓得平;王一征;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2例,治疗后0例;对照组皮下积液9例,治疗后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法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吕敏;李慧;吕海燕;孙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感染、血液透析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结果:本组46例移植肾功能恢复;3例移植肾功能丧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促进其移植肾功能恢复.
作者:安丹;韩孟霞;董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如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等;观察组术后进行舒适护理,如健康知识宣教、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改善病房环境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心理状态更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P<0.01).结论:对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们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 100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对其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临床治愈3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7.2%.结论:对前列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使其配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正香;朱慧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两种不同频次的康复指导对早期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单侧初次TKA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对其出院后定时进行电话回访和康复训练指导.实验组按每周1次进行,对照组按每2周1次进行,直至术后第3个月.分别于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实验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提高出院后电话回访频率,规范回访流程及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出院后规范、系统地按时完成锻炼计划和关节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提高TKA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疗效.
作者:王晓庆;罗存珍;刘洁;赵朗;杜少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放射栓塞治疗.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4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产科分娩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产期全程产前访视与及时产后回访.结果:观察组血压升高3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以上、心率加快20%以上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产前紧张情绪缓解者和产后回访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产后1个月,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访视与及时产后回访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焦虑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保证了产妇的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韧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