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李秀萍

关键词:家庭护理, 老年脑梗死, 康复期,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的FMA、Barthel及WHOQOL-100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FMA评分Ⅲ级及Ⅳ级比例、Barthel评分优良率、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恒温湿化器行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器行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人工气道患者按气道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采用传统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治疗,B组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气道出血等方面的发病情况以及痰液湿化效果的不同.结果: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等方面的发病情况较A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患者痰液湿化满意率低于B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气道的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3周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纠正女性更年期患者失调性认知,降低焦虑抑郁程度,促进其康复.

    作者:娄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将7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出院指导等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珍利;张世琼;何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磺胺嘧啶锌治疗长春新碱外渗37例效果观察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对使用长春新碱发生外渗的3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敷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华;李景匀;郑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供应室护生入科教育改进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生入科教育的改进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对60名供应室护生进行环境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入科教育,并于1周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对供应室环境、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带教老师适应率分别为96.6%、93.3%、93.4%、100.0%.结论:改进入科教育有助于供应室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值得推广.

    作者:宋燕琴;李水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针对目前糖尿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护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教育,改变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依从性.方法:对糖尿病内科病房住院1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认知统一后对血糖的影响.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危害性、综合治疗有所认识,知行统一后对血糖可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结论:护理人员应认识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具有综合性强、配合性低、教育时间长等特点,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患者血糖的高低.

    作者:吴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CA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前24 h内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或缓解CAHD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肖丽萍;许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亚甲蓝注射液静脉外渗1例临床护理

    亚甲蓝注射液中的还原剂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使其恢复携氧能力[1].小剂量应用对亚硝酸盐中毒有效,但因其可引起组织坏死,故不能肌内、皮下注射.2009年7月30日,我们对1例亚甲蓝静脉注射液静脉外渗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脑出血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常引起患者偏瘫、言语不利等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系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可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玉琴;朱丽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型多功能床头卡的设计与应用

    床头卡是记录住院患者个人信息资料的卡片,是用于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进行查对的重要标志,是避免发生差错的措施之一.床头卡常置于床尾,标识不醒目,医护人员进行查对时需要弯腰或蹲下,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很多不便,多数护士在实际操作中省略了核对床头卡的步骤,增加了发生差错事故的概率.

    作者:任道琼;杨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菌、止泻、补液等积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陈永红;童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对地震后再生育盆腔炎难受孕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地震后再生育盆腔炎难受孕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地震后由于需再生育的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采用SDS及SAS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期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受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地震灾区欲再生育盆腔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身体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钟灵;马惠清;黄玲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构建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制定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标准,选择肿瘤内科5个病区组织实施,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护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舒适护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癌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士职业价值,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改进.

    作者:刘春燕;郑珊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93例社区综合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DM)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184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干预组93例,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干预,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随访2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正常率、反复住院率及成本效益.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正常率、反复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医疗成本明显降低,效益/投入比为5.53.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提高2型DM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王正英;彭敏;李沈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梅毒孕产妇35例院内感染控制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0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8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气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憋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家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于剖宫产术后2 h发生子痫昏迷、心搏骤停,经过积极抢救,给予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对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可转危为安.

    作者:赵明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将3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3周、1个月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振燕;郭英;杨彩燕;宋秀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到就诊、就诊至溶栓、就诊至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至溶栓、就诊至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急诊科AMI溶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就诊到溶栓、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巧利;贺中云;陈静;张建芳;杨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75例偏头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观察并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或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亚萍;陈佩立;薛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