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于振燕;郭英;杨彩燕;宋秀敏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 超低出生体重儿, 体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将3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3周、1个月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服务在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服务在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服务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中作用显著,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胡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到就诊、就诊至溶栓、就诊至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至溶栓、就诊至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急诊科AMI溶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就诊到溶栓、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巧利;贺中云;陈静;张建芳;杨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适用于中长期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PICC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因无法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通常需要长时间静脉输入高浓度的营养液来满足所需的营养.

    作者:李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梅毒孕产妇35例院内感染控制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26 76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5例,感染率为2.11%;例次感染576例,感染率为2.15%;其中产科病房感染率高,为4.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68.92%),其次为胃肠道(9.72%),表浅切口位居第三(6.60%).结论:医院感染与环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手卫生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75例偏头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观察并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或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亚萍;陈佩立;薛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型条码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选用止血贴粘贴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固定.结果:观察组献血过程中的效果、拔针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血型条码粘贴法固定采血针,粘贴固定稳妥,可减轻献血者拔针时的疼痛,提高献血者的满意率.

    作者:汤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比较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B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C组进行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HDF+HP),比较三组透析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治疗后血清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β2-MG清除率均优于A组(P<0.01);B组、C组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时进行HDF+HP治疗,可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小婷;张悦;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12月入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入院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SCL-90因子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SCL-90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掌握必要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静;刘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癌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胃癌合并DVT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般、患肢和生活护理.结果:治疗和护理2周后,3例患者患侧肢体肿胀和疼痛均明显减轻.结论:DVT是胃癌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因素,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产生高凝状态是导致DVT,及时的诊断、治疗以及适当的护理可以改善胃癌合并DVT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金萍;张春芳;魏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103例临床护理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3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DM合并AMI患者103例,男76例、女27例,年龄42~82岁.入院前已发现有DM病史,病程6~30年.有高血压史64例,高血脂史86例.

    作者:程秀珍;张向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经下肢静脉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与想象训练、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情绪有改善作用,可缓解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水平.

    作者:余北平;刘兴丽;周成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鼻咽癌行根治性放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08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8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气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憋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家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78例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效急救护理及院内转运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急救护理,76例抢救成功,2例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院内转运途中无意外事件发生.结论:系统及时的急救护理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本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CA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前24 h内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或缓解CAHD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肖丽萍;许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护理能够促进COPD患者的呼吸运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作者:林敏;麦志芹;黎彩霞;彭惠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6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常规透析,观察组根据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于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康复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华;施海红;黄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机吸入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更适宜肺炎患儿使用.

    作者:张月梅;孙云征;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