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北平;刘兴丽;周成宇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3周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纠正女性更年期患者失调性认知,降低焦虑抑郁程度,促进其康复.
作者:娄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输注技巧及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500 ~1 000 mg/(kg·d),1次/d,连用3~5 d,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宋金霞;宁丽霞;孙黎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构建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制定癌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标准,选择肿瘤内科5个病区组织实施,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护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舒适护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癌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士职业价值,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改进.
作者:刘春燕;郑珊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实施行为治疗措施等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叶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洗胃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洗胃.结果:两组轻度中毒患者苏醒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中毒患者苏醒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轻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可给予药物治疗,中度、重度患者应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洗胃.
作者:曹美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生入科教育的改进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对60名供应室护生进行环境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入科教育,并于1周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对供应室环境、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带教老师适应率分别为96.6%、93.3%、93.4%、100.0%.结论:改进入科教育有助于供应室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值得推广.
作者:宋燕琴;李水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效急救护理及院内转运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急救护理,76例抢救成功,2例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院内转运途中无意外事件发生.结论:系统及时的急救护理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本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肠镜下小儿肠息肉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1例肠息肉手术患儿术前给予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术中注意心理支持和病情观察,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并做好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手术意外,平均住院时间4.1 d,均康复出院.结论:肠镜下电切术治疗小儿肠息肉安全有效,精心围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儿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礼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3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DM合并AMI患者103例,男76例、女27例,年龄42~82岁.入院前已发现有DM病史,病程6~30年.有高血压史64例,高血脂史86例.
作者:程秀珍;张向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B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C组进行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HDF+HP),比较三组透析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治疗后血清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β2-MG清除率均优于A组(P<0.01);B组、C组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时进行HDF+HP治疗,可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小婷;张悦;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口含漱液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口含漱液喷剂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口含漱液喷剂能够迅速减轻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型条码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选用止血贴粘贴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固定.结果:观察组献血过程中的效果、拔针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血型条码粘贴法固定采血针,粘贴固定稳妥,可减轻献血者拔针时的疼痛,提高献血者的满意率.
作者:汤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对使用长春新碱发生外渗的3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敷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华;李景匀;郑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26 76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5例,感染率为2.11%;例次感染576例,感染率为2.15%;其中产科病房感染率高,为4.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68.92%),其次为胃肠道(9.72%),表浅切口位居第三(6.60%).结论:医院感染与环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手卫生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的FMA、Barthel及WHOQOL-100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FMA评分Ⅲ级及Ⅳ级比例、Barthel评分优良率、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可改善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8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38例(97.44%),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良好32例( 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贞;林雪君;林秋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缺血性肠病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肠道血管内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闭塞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多发生于老年人且与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关,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大约15%的患者出现黑便或血便,半数患者大便潜血阳性[2,3].
作者:杨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器行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人工气道患者按气道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采用传统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治疗,B组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气道出血等方面的发病情况以及痰液湿化效果的不同.结果: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等方面的发病情况较A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患者痰液湿化满意率低于B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气道的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且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8.3±6.0)分低于对照组(12.3±9.5)分(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有利于血糖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仙;郑菊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将7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出院指导等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珍利;张世琼;何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