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婷;张悦;李霞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且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8.3±6.0)分低于对照组(12.3±9.5)分(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有利于血糖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仙;郑菊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日益普及,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血小板在该并发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预防并发症,保证PCI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对72例PCI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盐酸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丽云;王新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26 76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5例,感染率为2.11%;例次感染576例,感染率为2.15%;其中产科病房感染率高,为4.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68.92%),其次为胃肠道(9.72%),表浅切口位居第三(6.60%).结论:医院感染与环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手卫生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YQ-P系列医疗用波动型喷气气垫床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泡沫海绵床垫,实验组采用YQ-P系列波动型医疗用喷气气垫床.结果:半年后实验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876,P<0.05),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3,P<0.05).结论:合适的护理配合使用YQ-P系列医疗用波动型喷气气垫床,可有效预防压疮,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邹细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B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C组进行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HDF+HP),比较三组透析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治疗后血清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β2-MG清除率均优于A组(P<0.01);B组、C组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时进行HDF+HP治疗,可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小婷;张悦;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方面制定并实施多种措施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加重、稳定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复发、加重情况较对照组低(P<0.01),稳定情况较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与进展.
作者:初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12月入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入院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SCL-90因子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SCL-90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掌握必要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静;刘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将7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出院指导等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珍利;张世琼;何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地震后再生育盆腔炎难受孕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地震后由于需再生育的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采用SDS及SAS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期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受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地震灾区欲再生育盆腔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身体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钟灵;马惠清;黄玲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惠珍;谢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床头卡是记录住院患者个人信息资料的卡片,是用于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进行查对的重要标志,是避免发生差错的措施之一.床头卡常置于床尾,标识不醒目,医护人员进行查对时需要弯腰或蹲下,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很多不便,多数护士在实际操作中省略了核对床头卡的步骤,增加了发生差错事故的概率.
作者:任道琼;杨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针对目前糖尿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护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教育,改变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依从性.方法:对糖尿病内科病房住院1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认知统一后对血糖的影响.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危害性、综合治疗有所认识,知行统一后对血糖可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结论:护理人员应认识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具有综合性强、配合性低、教育时间长等特点,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患者血糖的高低.
作者:吴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产妇根据其病情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5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1例顺产,4例行剖宫产术,除1例早产儿因肺部感染死亡外余胎儿均存活;1例入院第5天胎儿死亡,病情稳定后行引产术;5例因腹腔高压、胆道感染行急诊手术+剖宫产术,其中2例产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胎儿均存活;3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剖宫产术,母婴存活.结论:精心护理可促进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产妇康复,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丁洪琼;曾祥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CA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前24 h内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或缓解CAHD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肖丽萍;许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对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对300例脑卒中患者运用运动能力量表评分法进行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前馈控制的方法和内容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跌倒意外,真正达到让患者满意、让医院满意、让社会满意.结论:前馈控制可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吉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稳定基层医院患者群的影响.方法:按住院病历号尾数奇偶将250例慢性病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观察组134例,观察组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不采取任何措施,12个月后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信任度、复发再入院的选择.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信任度、复发再入院的选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加深了患者信任度,提高了复诊率.
作者:王碧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肠镜下小儿肠息肉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1例肠息肉手术患儿术前给予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术中注意心理支持和病情观察,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并做好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手术意外,平均住院时间4.1 d,均康复出院.结论:肠镜下电切术治疗小儿肠息肉安全有效,精心围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儿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礼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9例MDRAb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途径,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MDRAb感染来源于ICU环境污染,经过采取积极治疗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了感染流行.结论:应根据MDRAb流行的原因,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杜君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超滤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与强化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占干体重<5%的例数较强化健康教育前增多(P<0.05),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透析后体重、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健康教育前降低(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超滤量.
作者:赵恩路;白英;张颖;王静怡;王珉;王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