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丽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对使用长春新碱发生外渗的3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敷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华;李景匀;郑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放疗过程中无法避开唾液腺和口腔黏膜,口干症是主要后遗症之一[1].2007年8月~2011年1月,我们对12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桂;庄丽萍;许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服务在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服务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中作用显著,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胡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适用于中长期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PICC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因无法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通常需要长时间静脉输入高浓度的营养液来满足所需的营养.
作者:李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DM)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184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干预组93例,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干预,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随访2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正常率、反复住院率及成本效益.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正常率、反复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医疗成本明显降低,效益/投入比为5.53.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提高2型DM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王正英;彭敏;李沈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于剖宫产术后2 h发生子痫昏迷、心搏骤停,经过积极抢救,给予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对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可转危为安.
作者:赵明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妇科患者家属手卫生知识情况及洗手效果.方法:对70例妇科家属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家属手卫生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监测洗手效果.结果:家属手卫生相关知识总体知晓情况较差,洗手后细菌培养合格率为中专及以上者56.7%、高中及以下者37.5%、农村常住者27.9%、城市常住者59.2%.结论:妇科患者家属手卫生知识缺乏,应加强培训,提高妇科家属手卫生知识、洗手依从性及洗手合格率.
作者:杨虹;蔡丽丽;张艳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型条码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选用止血贴粘贴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固定.结果:观察组献血过程中的效果、拔针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血型条码粘贴法固定采血针,粘贴固定稳妥,可减轻献血者拔针时的疼痛,提高献血者的满意率.
作者:汤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6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常规透析,观察组根据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于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心理护理对未婚晚期妊娠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例未婚晚期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预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焦虑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未婚产妇的焦虑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肺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责任护士对186例老年肺性脑病患者实施全面治疗及舒适护理,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8%,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使老年肺性脑病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PICC置管后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PICC管留置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自我维护意识和能力.结果:PICC管留置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可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邵如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对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对300例脑卒中患者运用运动能力量表评分法进行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前馈控制的方法和内容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跌倒意外,真正达到让患者满意、让医院满意、让社会满意.结论:前馈控制可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吉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输注技巧及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2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500 ~1 000 mg/(kg·d),1次/d,连用3~5 d,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宋金霞;宁丽霞;孙黎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此病多发于女性,尤其20~40岁的育龄女性多见.2008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对80例存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SLE青年女性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海英;潘燕翠;安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胃癌合并DVT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般、患肢和生活护理.结果:治疗和护理2周后,3例患者患侧肢体肿胀和疼痛均明显减轻.结论:DVT是胃癌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因素,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产生高凝状态是导致DVT,及时的诊断、治疗以及适当的护理可以改善胃癌合并DVT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金萍;张春芳;魏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地震后再生育盆腔炎难受孕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地震后由于需再生育的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采用SDS及SAS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期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受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地震灾区欲再生育盆腔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身体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钟灵;马惠清;黄玲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口含漱液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口含漱液喷剂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口含漱液喷剂能够迅速减轻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超滤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与强化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占干体重<5%的例数较强化健康教育前增多(P<0.05),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透析后体重、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健康教育前降低(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超滤量.
作者:赵恩路;白英;张颖;王静怡;王珉;王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