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军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6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常规透析,观察组根据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于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惠珍;谢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持续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途退出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0年12月176例行CAP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中途退出,分析其中途退出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76 CAPD患者中途退出68例,其中死亡38例、转血液透析23例、肾移植5例、其他2例.死亡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转血液透析主要原因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结论:CAPD患者中途退出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事件及腹膜炎.规范护士操作、加强患者营养、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可降低CAPD患者中途退出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殷贵兰;童薇;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型条码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选用止血贴粘贴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固定.结果:观察组献血过程中的效果、拔针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血型条码粘贴法固定采血针,粘贴固定稳妥,可减轻献血者拔针时的疼痛,提高献血者的满意率.
作者:汤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鼻咽癌行根治性放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机吸入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更适宜肺炎患儿使用.
作者:张月梅;孙云征;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于剖宫产术后2 h发生子痫昏迷、心搏骤停,经过积极抢救,给予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对重度哮喘合并产后子痫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可转危为安.
作者:赵明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超滤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与强化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占干体重<5%的例数较强化健康教育前增多(P<0.05),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透析后体重、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健康教育前降低(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超滤量.
作者:赵恩路;白英;张颖;王静怡;王珉;王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归元筋骨宁湿敷剂贴敷,观察组采用黄连膏、如意金黄膏交替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功能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功能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膏和黄连膏交替外敷患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与想象训练、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情绪有改善作用,可缓解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水平.
作者:余北平;刘兴丽;周成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12月入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入院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SCL-90因子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SCL-90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掌握必要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静;刘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床头卡是记录住院患者个人信息资料的卡片,是用于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进行查对的重要标志,是避免发生差错的措施之一.床头卡常置于床尾,标识不醒目,医护人员进行查对时需要弯腰或蹲下,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很多不便,多数护士在实际操作中省略了核对床头卡的步骤,增加了发生差错事故的概率.
作者:任道琼;杨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HB患者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51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76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干预组CLDQ、MCM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的消极应对;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CHB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爱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8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气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憋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家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放疗过程中无法避开唾液腺和口腔黏膜,口干症是主要后遗症之一[1].2007年8月~2011年1月,我们对12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桂;庄丽萍;许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佳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将825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25例和对照组400例,实验组采用抽有1 ml生理盐水的2 ml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输液器上的头皮针直接穿刺,比较两组回血率及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回血率及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注射器抽吸法穿刺可提高回血率及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莉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YQ-P系列医疗用波动型喷气气垫床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泡沫海绵床垫,实验组采用YQ-P系列波动型医疗用喷气气垫床.结果:半年后实验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876,P<0.05),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3,P<0.05).结论:合适的护理配合使用YQ-P系列医疗用波动型喷气气垫床,可有效预防压疮,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邹细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尿管型号对神经病变老年男性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56例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B、C、D 四组各114 例.A组留置8号双腔气囊导尿管,B组留置10号双腔气囊导尿管,C组留置12号双腔气囊导尿管,D组留置14号双腔气囊导尿管.观察四组患者对留置导尿管过程中的不适和漏尿发生率、拔除导尿管后尿道刺激征和无不适感患者比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对导尿管不适反应明显轻于C组和D组(P<0.01),且拔除导尿管后的尿道刺激征和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1),但A组漏尿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B组与C、D组漏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10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有利于减轻诸多不适,并能避免漏尿.
作者:季衍丽;张雅静;薛云娜;李茜茜;郭真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体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其目的是使人身心处于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常出现大便秘结,灌肠术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因肛管管径大(22~24号),准备用物多,操作繁琐,给患者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50 ml空针为老年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天蓉;刘燕;张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