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功;赵希玉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治疗泌尿生殖道衣原体(Ct)及支原体(Uu)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感染Ct患者88例和感染Uu患者89例,将两种病例各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米诺环素,后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阿奇霉素为两种药物中疗效较佳的药物.结论:药物经济学分析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志华;马慧芬;顾敏菊;张生大;陈青;劳国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能量合剂治疗老年冠心痛伴高粘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老年冠心痛伴高粘血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切速全血比粘度、低切速全血比粘度和血浆粘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并且随着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和心电图也明显好转.结论:时于老年冠心痛伴有高粘血症的患者及早应用活血化瘀能量合剂方案,是防治老年冠心痛及心肌梗死的较佳方案.
作者:魏慧利;宿清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而复方丹参药物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复方纯中药制剂,经研究已发展有片剂、胶囊剂、软胶丸剂、浸膏剂、注射剂、滴丸剂以及口腔喷雾剂等多种剂型,其中滴丸是由固体分散的方法制成,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均比其它剂型为佳,该剂型具有稳定性高、可以避免药物的水解、不易氧化、无粉尘污染的特点,并且不受药物的剂型、粗细及操作不同偏差的影响,易于保证质量[1],是一种理想剂型.
作者:孙建波;梁军;闫玉仙;于春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由于抗生素广泛而不规则的使用,使耐药菌株或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病例日益增加,故寻求有效的中药治疗本病显得越来越必要.
作者:白庆华;王兴存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颅脑损伤临床常见,若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近期收治此类患者7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胡守舵;蒋天伟;裴亚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迅速发展而又大多数可恢复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周围神经病,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脱髓鞘.我科于2000年11月成功救治了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多起病急、病情重,部分患者预后差.近年部分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B超作为常规影像手段,可对其迅速地做出诊断,并对并发症及病情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高晓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调神方对类AD大鼠胆碱能系统和NO含量的影响.方法:在D-半乳糖皮下注射导致大鼠亚急性中毒而致早衰的基础上,再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动剂喹啉酸(QA)海马内注射,造成类AD大鼠模型,采用Y-电迷宫、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胆碱能系统和NO.结果:调神方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Y-电迷宫正确次数,明显上调ChAT活性、M-受体Rt值和降低NO含量.结论:调神方可改善类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健;尹兆宝;林水淼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重视.现随机抽取我院1998年5月~2001年4月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36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杨锦玉;高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脑卒中系供应脑的动脉或静脉系统的病变引起脑损害的一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作者:魏娟;黄钢;樊秀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又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把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桡动脉移植到冠状动脉内,为缺血的心肌提供氧和血液,以缓解临床症状.我科于1998年10月~2002年1月共作冠状动脉搭桥术30例,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英;唐淑景;崔红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病势缠绵,外罹肢节,内及脏腑,至筋挛骨损之时,每易致残.因发病机理未明,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如何提高类风关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作者:何晓明;石大菊;郜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0~2000年收治的18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行肠壁切开取石术,同时行胆肠内瘘修补5例、小肠部分切除2例;2例以中药大承气汤治愈.结果:本组18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均治愈,无死亡.12例随访2~3年均无复发和出现胆系症状.结论:胆石性肠梗阻以高龄女性好发、病程较长、常有中间腹痛缓解期的痛史是其临床特点.术前诊断较困难,腹部平片、B超有助于诊断,CT有较为特殊的表现(Rigler三联征).解除结石梗阻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目的.手术应以安全有效的肠壁切开取石术为主.
作者:徐一宁;赵有光;上官步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骨质增生是骨关节的骨或软骨出现异常增生的一种状态,其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是十分常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此病的治疗与认识独具特色.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患者64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功;赵希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肾结石系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成因并未完全明了,因而亦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朱晓俊;姜志昂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胫骨结节骨突炎为胫骨结节骨化失常所致,又称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胫骨结节骨骺炎.
作者:曾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为提高我院护理函授教学质量,笔者从函授学员的基本情况、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99级、2000级护理函授大专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张媛;张爱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桂膏改善乳癌切除术后皮瓣坏死创面血运的效果.方法:治疗组21例敷贴玉桂膏,并与常规外敷雷佛奴尔液纱布治疗的19例作对照;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在创面色泽变化、肉芽组织生长方面,两组疗效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玉桂膏有良好的改善创面血运的作用.
作者:温建余;李铁;鲁明;周文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护士在校2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期满,很快步入临床实习期.这一期是由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期,如何在这过渡阶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水平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合格护士,这是带教工作的大转折.
作者:刘洪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34例患者随机分伊贝沙坦组(150mg/次,1次/日,18例)和苯那普利组(10mg/次,1次/日,16例).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压及UAER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及UAER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UAER下降幅度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之间比较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脏.
作者:赵学兰;林松娟;刘洪波;吕磊;肖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