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杏
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132例,经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彦芳;李冠珍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0岁,因右膝关节肿痛13年,左膝肿痛4年,加重伴右膝强直3月,于1995年1月13日入院.患者于17岁时出现右膝关节肿痛,1月后局部发热,活动受限,晨僵少于5分钟.4年前左膝关节出现肿痛.
作者:肖长虹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施行气管切开术31例,其中有机磷中毒1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重型脑血管病14例.带管时间短为3周,长为145天.以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较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韩雪玲;刘玉芬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笔者自1996年1月~1998年6月收住46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用胃舒冲剂,吗丁啉,非那根联合防治化疗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第二组仅用吗丁啉,非那根.两组病例均于化疗前半小时首次给药,胃舒冲剂15g口服,吗丁啉10mg口服,非那根25mg肌注.以后,胃舒冲剂、吗丁啉每日3次,非那根每日2次.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刘吕敏;徐其英 刊期: 1999年第07期
为探讨洋地黄对QT间期离散度(QTd)影响,对22例洋地黄中毒病例(中毒组)和30例应用洋地黄治疗病例(治疗组),分别与未用洋地黄之前QT间期离散度作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毒组QT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52.73±29.95比36.82±1 7.01,P<0.05);治疗组QTd无显著延长(47.33±18.92比40.67±15.30,P>0.05).结论:治疗剂量洋地黄对QTd无明显影响,而中毒剂量使QTd延长.
作者:吴克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先夫性耳前瘘管多发于儿童,易反复感染肿胀破溃,形成窦道.因继发感染不愈,给手术切除瘘管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采用拔瘰条腐蚀拔管法替代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60例患者拔管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道琴;王绍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苯那普利(benazepril)是第Ⅲ代非巯基前体血管转换酶(ACE)抑制剂,水解成有活性的苯那普利拉,对全身及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轻中度的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能有效的降低血压.
作者:杨进刚;宗秀惠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院应用四川雅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心达康片(醋柳黄酮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报道如下.
作者:祁焕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美解眠(bemegridum)常用来催醒,1992~1996年5月笔者用该药治疗口服催眠药物急性中毒昏迷者3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芬;张瑞虎;王永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从临床实践中统计表明,骨折病人便秘的发生率比较高于其它疾病.便秘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亦可导致各种并发症,
作者:肖冬兰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凤;于淑珍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应用自血光量子血膜治疗褥疮是指用注射器抽取病人自身血,经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将适量血液直接喷射到褥疮的创面上,血液凝固治形成一层血膜,治疗褥疮收到明显的效果.
作者:孟改霞;周欣;孙雪妹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肩周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俗称漏肩风、五十肩,临床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则多为创伤性肩周炎.对此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颇多,但大多疗程较长,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中药熏蒸结合手法推拿的治疗方法68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随机设单纯手法推拿组4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益群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文献报道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率大约在0.5%左右,由于该肿瘤少见,临床症状不典型,又缺乏早期的诊断和鉴别方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难诊断的恶性肿瘤之一.文献报道术前正确的诊断率仅为2%~6%,我院自1985~1997年,共收治原发性输卵管癌8例,占同期住院妇科恶性肿瘤的6.67%,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谢兰琴 刊期: 1999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必须尽快采取救治护理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5年来我科救治此类病人68例,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临床护理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寇延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本实验分别用0.25%布比卡因中复合654-2液5mg及维生素B12500ug 5mL与单纯0.25%布比卡因5mL行肩胛上切迹阻滞的疗效观察,以期了解该复合液在治疗中的优点.
作者:王黎卫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挫伤性前房出血是眼挫伤中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25.0%~40.9%.因可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损害视功能,重者可失明.
作者:林景敏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强心甙中毒的发生率较高,据不同统计发生率为6%~22%,这与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有关[1].例如地高辛其治疗血清浓度为0.5~2ng/mL,若>2ng/mL时就出现中毒症状[2].
作者:潘学仙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范围性的问题,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非常高.溶栓治疗是AMI治疗的划时代的新进展,从八十年代至今的十多年中,临床实践已充分证明了溶栓药物可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
作者:邓秋迎;陈惠超;黄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介入化疗后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54例Nsclc患者介入化疗后予益气活血中药(A组)与30例给予益气活血、散结祛瘀中药(B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近期疗效相似,有效率为55.2%,58.3%(P>0.05),但1年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为85.1%,67.7%.免疫功能提高A组高于B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更好地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中位生存期及远期生存率,CD+4及CD+4/CD-8数值变化可做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王炳胜;傅显成;袁长瑞;赵增虎;张秀丽 刊期: 199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