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李亚玲;李俊;勾宗慧

关键词:中药处方, 不合理用药,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处方书写质量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提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的中药处方3000张.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接方审方中不合理用药记录进行统计分炎分析.结果 抽查的3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58张(8.6%),不合理用药633处,主要表现为剂量过大或过小、配伍失当、重复用药等.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SCI收录期刊发表中药代谢研究论文情况分析

    本文对近年来被SCI收录的期刊中发表有关中药代谢的论文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希望能对国内研究中药代谢的科研人员有所借鉴与帮助.

    作者:刘洋;梁吉春;石任兵;翟华强;姜艳艳;方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早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早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参芪降糖颗粒,对照组30例口服西洛他唑,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白介素-6(1L-6)水平.结果 治疗组下肢动脉斑块厚度及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少(t=3.376、3.468,P<0.05),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45,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可减少斑块厚度、改善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稳定斑块,其作用机制町能足通过降低血清IL-6水平实现的.

    作者:周益伟;郭建华;马长松;孙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痛泻药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3例

    目的 观察自拟痛泻药方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口服曲美布汀200 mg、培非康420 mg,3次/d: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痛泻药方,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938,P<0.01).结论 中药自拟痛泻要方联合西药治疗IBS有效.

    作者:孙玉玲;赵登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熄风化痰祛瘀法辅助手术治疗脑出血41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熄风化痰祛瘀法辅助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熄风化痰法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2,P<0.05).结论 应用熄风化痰法辅助手术治疗脑出血有效.

    作者:韩培军;张瑞花;辛振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例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全面、系统地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软EXCEL表汇总,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与五脏中肺、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表现为肺虚、脾虚、肾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脾肾两虚;从气血津液辨证看,代谢综合征出现频率高的是气虚,表现严重的证侯是痰湿.结论 代谢综合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易表现出气虚、痰湿或血瘀夹杂.

    作者:曹拥军;业乾玥;温伟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便秘从湿论治1例

    曲某,女性,43岁.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主诉近2年来无明显原因便秘,3~7 d一行,伴肢倦乏力,口淡无味,曾服用复方芦荟胶囊(主要成分芦荟、青黛、朱砂衣)及番泻叶代茶饮治疗.服药时大便尚通畅,但停药后又出现大便秘结.后服用中草药20余剂,其方药大都为泻热通导,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类,均不奏效,故来本院诊治.

    作者:刘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对缺血大鼠血清NO、心肌HSP70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缺血一再灌注24 h大鼠血清NO、心肌HSP70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中药悬液灌胃,10 d后选各组健康大鼠行冠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脉.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 h.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药组):中药悬液0.32 g/100 g,连续10 d.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 h.预适应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之后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查NO、免疫组化查HSP70.结果 IP组、中药组的NO含量、HSP70表达较IR组显著(P<0.05).结论 预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注、活血化瘀中药对NO含量、HSP70表达增加具有同效性.

    作者:巩琪;栾杰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西洋参与人参的简易鉴别方法

    目的 防止以人参(生晒参、白参)伪充西洋参使用,避免发生副反应.方法 利用性状鉴别和荧光鉴别区分人参与西洋参.结果 在遮光条件下用紫外光灯(254 nm)观察荧光色泽,西洋参的断面木质部显蓝紫色荧光,生晒参的断面木质部显蓝色荧光,白参的断面木质部显亮蓝色荧光.结论 利用性状鉴别法和荧光法鉴别人参与西洋参,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许秀龙;徐桂萍;孙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与时俱进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在中医领域已建立了中医药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老中医经验和各种疾病的临床数据库等.中医药共享数据库的建立,成为中医药全面继承和创新的基础.

    作者:邱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缺乳47例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称缺乳[1].临床表现为哺育期乳汁甚少或全无.我们采用中药汤内服、熏蒸双侧乳房,穴位按揉等综合疗法,提高母乳量,保证了母婴健康,现报告如下.

    作者:迟静;于丽华;邱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异位妊娠100例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发育.以往对异位妊娠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输卵管切除为多见.随着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在探讨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药联合氨甲喋呤(MTX)及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0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失眠的辨证论治思路

    笔者从疏肝理气、化痰清热、补气健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活血化瘀等方面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洁;解品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美国医学主题词表(MeSH)对补充疗法的分类与定义

    MeSH主题词表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研制、更新,是PubMed数据库的标引规范,在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MeSH主题词表以树形结构对概念进行关系构架,并予以文字闸释.对MeSH的理解,可帮助数据库用户更好地制定榆索策略以顺利完成检索.更有意义的是,从MeSH收载补充医学等一系列概念的时间、阐述、树形结构的关系构建等方面,客观反映出国外医学界对中医药学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介绍了补充疗法在MeSH中的概念与分类.

    作者:谢琪;范为宇;李莎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HMGB1胞外释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作用后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采用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正常大鼠肝细胞BRL-3A培养,观察2、10、50 mg/ml血必净注射液对200 ng/ml脂多糖诱导24 h后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和巨噬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50 mg/ml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后巨噬细胞和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P<0.01)及巨噬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作用后炎症介质HMGB1的胞外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徐明;帅朝霞;陈国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生大黄联合丹参治疗淤胆型戊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大黄联合丹参治疗淤胆型戊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淤胆型戊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护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大黄3 g,2次/d,丹参20 ml静脉点滴,1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时问为(46±9)d,住院费用(6630±1032)元,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大黄联合丹参治疗淤胆型戊型肝炎,能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索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张仁敏;王兰萍;刘淑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想象疗法——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之三

    目的 介绍一种适于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技术,以丰富现代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整理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中医系统心理疗法中一项具体的操作技术.结果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想象疗法是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的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与经验积累,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技术已逐步规范,趋于成熟.结论 气功入静状态下的想象疗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愿接受药流女性193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益母草膏.结果 治疗组完全流产率为93.81%、不全流产率为5.16%、流产失败为1.03%;对照组分别为85.42%、11.45%、3.13%.治疗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28,P<0.05),不全流产率低于对照组(X2=4.32,P<0.05).阴道流血量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P<0.01).结论 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配方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高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及中药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适应症、方法及中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Ⅰ、Ⅱ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资料.结果 保乳手术基本不破坏患侧乳房的外观,术后两侧乳房对称性好,术后5年复发率5.3%,5年生存率100%.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中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吕涛;许巧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通络化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

    目的 观察通络化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醋氯芬酸肠溶片与甲氨蝶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配合通络化瘀汤.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34%)差异有统计学定义(X2=5.05,P<0.05).结论 通络化瘀汤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高泉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蚕茧、马齿苋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蚕茧、马齿苋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链尿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蚕茧组、马齿苋组、蚕茧+马齿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检测大鼠血糖(Glu)、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及活性,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DM模型组比较,蚕茧+马齿苋联合组血糖降低了53.3%(P<0.01); TG降低了44.1%(P<0.05);HOMA-IR降低了56.1%(P<0.05);SOD、GSH分别升高了25%(P<0.01)和8.4%(P<0.05);MDA降低了53.6%(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蚕茧和马齿苋联合补充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并能有效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

    作者:王淑芹;马爱国;孙永叶;李学龙;衣学梅;姚民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