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鼎;于飞;张贯石;阎萍;刘莉;鲁赫鸣;钟岩;宫素文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PRCA),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中仅有红细胞分化增殖障碍,而导致严重贫血的疾病,本病较为少见,我院收治一例.
作者:张信东;董志勇;赵美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白血病(Leu ke mia)属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细胞的异常增生,丧失正常功能的白细胞浸润全身组织与脏器,后可危及生命.白血病属于10种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每年10万人口中有3-4个本病患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肝脾及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并常有幼稚白细胞出现.自1976年以来,我们根据外周血幼稚细胞的出现来判断是否恶性疾病,并作出疑似性诊断,共筛查出155例.
作者:盛保符;曹连涛;刘贵成;周静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白血病(AL)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一种常见恶性疾病,对急性白血病正确诊断、细胞学的正确分类、分型,有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101例AL借助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进行了形态学的分类、分型,对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德胜;沈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冷凝集素引起配血困难是常见的现象,一般只需将患者红细胞用37℃生理盐水洗涤并在37℃作交叉配血,可有效地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但本病例有所不同,与多名同血型供血员交叉配血均有凝集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变化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用速率法测定血清PK活性.结果非白血病组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血清PK活性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酶活性分别呈轻度升高(140±11 IU/L)、中度升高(241±32 IU/L)、高度升高(495±151 IU/L),与对照组(63±18 IU/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酶活性随治疗好转而逐渐降低,病情完全缓解时,酶活性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检测血清PK活性可作为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疗效的动态观察的重要指标.
作者:姜新民;张忠房;张德胜;迟伟玲;时昌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以基因表达谱芯片对人正常肝及肝癌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行研究比较.将4096条人cDNA用点样仪点在特制的玻片上制备成表达谱芯片;利用肝和肝癌组织的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制备成cDNA探针,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重复4次实验,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判定基因是否在上述2种组织中有表达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903条.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定量研究数以千记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鉴定参与肿瘤发生的基因.
作者:马万山;时昌文;李献忠;吕莎;赵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临床检验常用的贵重设备,为发挥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化分析仪的管理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林丙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应用浅盘凝集试验(TAT)检测不明原因不孕夫妇血清抗精子抗体.结果抗体阳性率为30.04%,其中不孕女方阳性37.5%,不育男方阳性28.57%.本文就抗精子抗体的发生与不孕症的关系、诊断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作者:黄冰玉;宋杰;胡静;刘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日本Nikon型显微镜上海器械厂生产的800型显微镜1.2方法273例患者均采集清晨空腹第一次无粪便、经血、白带等杂质混入的尿于1小时内送检.方法一:直接镜检:取混匀尿液一滴,置于洁净玻片上,有5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镜检;方法二:沉渣镜检:取混匀尿液10ml放入刻度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层尿液9ml,剩余1ml充分混匀,吸1滴尿液滴于洁净玻片上有上述5名人员镜检.
作者:闫文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冷凝集对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的各项指标的影响众所周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冷凝集对白细胞的计数有较大影响.
作者:侯云霞;刘艳梅;陈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比色法测定尿中内皮源性松弛因子(EDRF)代谢产物-N02-,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肾炎)、紫癜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肾炎)患儿极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或静止期未降至正常.此外,血压升高患儿尿NO2-浓度高、慢性肾炎患儿尿NO2-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量成正相关.研究提示肾小球疾病时EDRF产生亢进,该因子不仅介导肾组织损伤,而且还可能导致肾小球内高滤过,促进肾脏病慢性进展.
作者:胡明昌;黄文彦;姜新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被誉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支撑平台的生物芯片(Biochip)、又被称之为DNA芯片(DNA Chip),又称做寡核苷酸微芯片(Oligonucleofide Microchip)或基因芯片(Genechip)或DNA阵列(DNA Array),将给本世纪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一场革命.生物芯片的发明并应用,好像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一样,将使检验医学的发展出现新的里程碑.
作者:俞纯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放免法检测165例Graves病(GD)患者,10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及107例正常人血清抗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抗体(T3Ab).结果显示,GD未治组、缓解组和HT组T3Ab的阳性率分别为0.036、0.069和0.019,其中GD缓解组中2例T3Ab阳性者,其临床表现与血清T3和/或FT3不相符合.正常人T3Ab皆为阴性.所有T3Ab阳性的病人血中均可检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揭示部分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存在抗甲状腺激素抗体,此抗体可干扰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放免测定结果.
作者:刘超;张忠邦;蒋须勤;覃又文;刘翠萍;秦秋平;包荫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小板无力症又称血小板衰弱症,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近亲婚配所生子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血小板动功能缺陷的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对电泳时间分别从60分钟、70分钟、90分钟和100分钟进行比较观察,并以血浆分离为准.结果显示:70分钟电泳可以清楚分离纤维蛋白原;遇到甲胎蛋白时也可分清.
作者:王占良;杨春云;彭桂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238例自身免疫疾病分别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ENA抗体,以分判各自的诊断线索,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莎;赵莉;马万山;索翠平;梁韶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选用TSGF(Tumor Supplied of Factor,TSGF)检测试剂盒,对临床恶性肿瘤患者146例、非恶性肿瘤患者75例和4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中TSF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F的含量明显升高,阳性率为75.3%,特异性为97.5%.有效治疗后TSGF含量及阳性率都有明显下降.40例健康体检人阳性率为2.5%.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作者:孙慧芳;刘舜岭;马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者较多见,引起咽部感染者报道较少.1999年11月我们从患者一咽试子中分离出一株蜡样芽胞杆菌,报告如下:
作者:傅爱玲;裴中亚;孙晓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检验工作量的日益增加,供实验室诊断使用的洗板机种类也越来越多.我科从广州倍肯公司引进一台StatFax2600洗板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遇到一些问题,现将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列举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翟秀英;宋旭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以健康成人作对照,检测RA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及血清Ig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值、血清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R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T细胞亚群对于判断病情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庞爱梅;刘风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