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赵艺;杞虹

关键词:心力衰竭, 住院患者, 甲状腺素, 激素变化, 心肌收缩力, 神经内分泌, 甲状腺激素, 心衰, 心肌细胞, 老年, 观察结果, 心血管, 治疗, 代谢
摘要:近年来,甲状腺激素在心血管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心衰的患者中,常伴有神经内分泌的异常,而甲状腺素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心肌收缩力有着重要作用,故影响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ne,CHF)的预后、病程及治疗[1].特别是老年CHF患者中甲状腺水平相对缺乏,可能成为老年CHF难以纠正的原因之一,我们观察44例心衰住院患者,探讨其CHF与甲状腺素的关系,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1 发展简史腹部或胸部的创伤,均有可能引起膈肌的撕裂或穿孔,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内,形成创伤性膈疝.1541年Sennertus[1]和1579年Ambroise[2]分别报道了尸检证实的创伤性膈疝的病例,并确定了物理诊断标准.Bowditch报道了生前诊断创伤性膈疝的病例,并下了物理诊断标准.Bowditch回顾1847年前83例,并重申了Laenne的建议,膈疝需要作手术修补[3].

    作者:戴天阳;周清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死亡和CT表现(附40例分析)

    我院自1995年以来,经CT扫描确诊为高血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的40例,就头颅CT表现与死亡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陈凤俊;颜玮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参麦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使用参麦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季春;曹景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动脉硬化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动脉硬化(AS)疾病(包括脑梗死、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0例健康者和32例AS疾病者治疗前、后的血浆ET和CGRP含量.结果:AS疾病者治疗前ET和CGRP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0.6±23.3)ng/L比(44.5±11.8)ng/L,t=10.02;(76.8±27.6)ng/L比(64.1±11.2)ng/L,t=2.39,P分别<0.01,<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显著下降(56.7±16.1)ng/L比(90.6±23.3)ng/L,t=11.09,P<0.01,也显著升高(100.5±8.8)ng/L比(76.8±27.6)ng/L,t=4.77,P<0.01,也高于对照组(100.5±8.8)ng/L比(64.1±11.2)ng/L,t=14.00,P<0.01.结论:ET和CGRP在AS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测定二者的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

    作者:王运武;朱一玲;李树裕;梁红伟;全观伟;梁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Q-T间期离散度与临床意义

    1985年Campbell发现不同导联的Q-T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能从心电图中的12个标准导联中获取,即Q-T离散度(QT disperson QTd).临床实践中QTd的延长与回缩与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事件发生以及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检测QTd可作为一项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监测手段.

    作者:石光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慢性呼衰患者营养治疗与免疫的关系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慢阻肺呼衰并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25例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PN组)13人,治疗组12人.两组均配给普通膳食,PN组在普通膳食外,加用复方氨基酸和脂肪乳静脉点滴2周,治疗前后查体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N组患者治疗后其体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IgA、C3、CH50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0.01,P<0.05),IgG、IgM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也上升,但P>0.05,治疗后,PN组PaCO2下降(21.1±3.38)mmHg(1mmHg=0.133kPa),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1.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慢阻肺呼衰并营养不良患者的免疫功能;高脂低糖营养支持疗法可减少CO2的生成,利于呼衰的纠正.

    作者:陈碧芬;彭传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第2节应激性消化性溃疡

    1 概况1.1 定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是指一组胃粘膜单一的或多发的浅表性胃损害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是继发症状.

    作者:严志龙;刘桂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及其预后判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半数患者有临床狼疮性肾炎(LN),肾活检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晚期表现为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因此,对L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龙明智;鲍华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34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培哚普利平均18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用药后血压降低总有效率为92.3%,心率无变化.用药后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A峰速度及A/E比值明显下降,E峰速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培哚普利长期治疗可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周洪莲;阮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1],降胆固醇药物可延缓冠脉硬化的发生,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ylutaryl-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晚近发现的一类独特的降胆固醇药物,它们在相对低剂量时就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为高胆固醇的治疗揭示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盛净;王健;朱健;黄震华;张德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害60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为了解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将我科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182例肺炎中合并心肌损害的6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枫;丛培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与血压的关系

    U波倒置是常见的心电图改变,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的复正与血压下降有关.现报道163例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与血压波动的关系,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爱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36例诊疗体会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 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所引起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由于它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给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带来困难.本人就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36例住院病例的诊疗过程分析如下.

    作者:牟德华;宋丽绚;张宪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穿刺引流中的应用

    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3月,改良心包穿刺方法,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方法与传统心包穿刺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适用于我国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贤奇;郝云霞;朱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结核性胸腔包裹性积液260例临床分析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的不良结局.其治疗较困难,预后差.现将我院1987~1997年间收治的260例报道如下.

    作者:贺云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都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调节异常是这些疾病的病理原因之一.血清内皮素-1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1],同时也是迄今强大,持续时间长的血管收缩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则是作用强的内源性血管舒张物质[2].我们通过在临床检测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来研究他们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作者:顾静雄;唐建英;朱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α1-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bulin)由Ekstrom于1975年首次分离成功,是一项反映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它与尿β2-MG、Alb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肾小球与肾小管的功能状态,提高了肾脏及有关疾病的早期诊治水平.我们测定了64例NIDDM患者的血、尿(α1-MG水平及尿Alb、β2-MG水平,按病程分组进行统计比较,旨在评价α1-MG反映NIDDM患者肾功能状态的敏感性.

    作者:张敏;王珍;赵文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失明,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观察了56例DR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并与糖尿病未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正常人比较,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毋济霞;袁琳;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宫腔镜临床诊治新进展

    宫腔镜技术是近代妇科领域里涌现出的一门新的学科,宫腔镜检查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通过宫腔镜操作孔,还可以进行腔内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和腔内治疗方面发展很快,已成为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将目前国内外应用宫腔镜诊治疾病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陆莲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0例

    现将我科1993年10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侯杰;刘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