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雷军;蔡忠壮;张焕;罗永荣
例1男,72岁.间歇性左上腹疼痛10年.查体:左肾区扪及肿块,活动轻压痛.CT平扫示左肾体积增大,中下部见密度不均影,大径约9cm,内见多发囊性低密度区,CT值为27~46HU(图1a).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分隔状一过性强化,囊壁三期CT值约为86HU、113HU、53HU,囊变区内三期未强化(图1b,1c),CT值约为30HU.左肾门区见一个约1.9cm×1.3cm的淋巴结,增强后中等强化.左肾静脉内见充盈缺损影.左肾盂扩张积水,左肾周见模糊条片影.CT诊断:左侧肾癌;左肾门区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左肾静脉瘤栓形成.
作者:崔文俊;刘爱连;汪禾青;张丽敏;田士峰;谢德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超重及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日益重视,随着肥胖者的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1.2].本文通过高频超声检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其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平;周如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360例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主要观察动脉开窗畸形的存在及表现.结果 360例中发现动脉开窗畸形18例,其中9例位于椎动脉,5例位于基底动脉,2例位于大脑中动脉;2例位于前交通动脉.根据血管窗大小及形态分型:10例为裂隙型,9例为凸透镜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变异动脉的局限性重复,18例中1例伴有颅内动脉瘤.结论 MSCTA可以准确显示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有助于指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学廷;冯丽;潘为领;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直肠超声在检查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4].本文收集2009年6月~2012年6月因男性不育症来我院检查的检查者28例临床资料,探讨经直肠超声在男性不育症射精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28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5.4±2.3)岁,婚龄2~12年,平均婚龄(4.3±1.7)年,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
作者:来永飞;来连法;诸纪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dual echo steady state,DESS)序列与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 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的显示情况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腰疾患者行腰椎MRI常规序列(矢状位T1WI,T2 WI,横轴位T2 WI),双回波稳态进动(DESS)序列和多回波数据联合(MEDIC)序列扫描,DESS序列和MEDIC序列的所有图像均用3D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由2位高级职称MRI影像诊断医师通过对MIP重建后图像所显示的腰骶部脊神经的形态、长度以及脊神经与病变的影像表现,评价DESS序列和MEDIC序列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DESS序列扫描时间较短、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高、神经分支显示多,获得的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与腰骶脊神经的关系.结论 DESS序列在腰骶脊神经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优于MEDIC序列.
作者:泮智勇;许茂盛;丁雪委;王世威;喻迎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isolated distal deep-vein thrombosis,IDDVT)是指局限于胭窝以下深静脉内血栓形成,包括胫后静脉、胫前静脉,腓静脉、肌间静脉丛(常见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不伴有下肢主干深静脉(主要指股静脉及胭静脉)血栓(proximal deep-vein thrombosis,PDVT),尽管彩超已经逐渐取代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成为诊断PDVT首选检查方法[1],但是彩超在IDDVT中的应用价值尚有争议[2,3],本文回顾分析了47例经临床确诊的IDDVT患者声像图表现,并选取同期50例PDVT患者作为对照组,旨在探讨彩超在IDDVT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国兵;金秋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提示有T波降低、ST段压低、倒置或平坦等临床表现的心肌缺血[1~6].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心脏在安静和活动时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是临床确立诊断、分析病情的重要的辅助检查,可发现ECG不易发现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作者:杨小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超声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收集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2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骆有寿;吴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血管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对二维和三维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记录灰阶图像、彩色多普勒特点及PSV、RI、VI,为临床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和肝血管瘤提供依据.
作者:冷应书;陈剑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指主动脉的先天性局限性狭窄畸形,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8%[1],本病可单独存在,但更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或作为复杂畸形的组成部分,临床上较容易漏诊,以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心导管造影,但由于费用高、属于有创检查且较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下.随着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不断发展,可直观、适时、较全面地显示心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淑萍;姚凤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结果 23例肠壁增厚,其中可逆性缺血20例,不可逆缺血3例.3例肠壁变薄者为不可逆缺血.21例肠壁密度减低,5例肠壁密度增高.增强扫描,可逆性缺血中有7例肠壁强化增加,不可逆性缺血中4例肠壁强化减弱或不强化,2例非阻塞性肠缺血表现为部分强化.6例肠壁积气和4例肠管扩张均见于不可逆性肠缺血;门静脉积气2例,7例出现肠梗阻;SMA/IMA主干和/或分支硬化性狭窄7例,其中4例出现肠系膜小血管广泛钙化;缆绳征21例;漩涡征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4例;5例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3例患者找到结肠肠缺血之病因.结论 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豪杰;朱希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能谱技术在提高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4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的能谱扫描模式行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后,运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门静脉期佳对比信噪比(CNR)单能图像和传统混合能量图像(QC图像),并对门静脉及侧枝血管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采用双盲法对重建质量进行评估.对二组图像的评分数据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佳CNR单能图像的VR、MIP重建图像对门静脉与侧枝血管及肝内分支的显示级别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佳CNR单能图像能明显提高肝硬化CTPV门静脉与侧枝血管及肝内分支显示的图像质量.
作者:谢继承;陈盈;周亚敏;樊树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超声诊断中经腹部超声检查对非典型宫外孕及早期宫外孕易漏诊或误诊[1,2].我院利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明显提高了诊断率.本文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对32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 sonography,TAS)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检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月姣;陈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女性都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过超声或病理等检查以进一步诊断[1~5],本组收集2006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32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女性患者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华英;江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VNS的MRI表现.结果 所有膝关节内均存在滑膜增生及增生的滑膜结节,33例为弥漫型PVNS,2例为局限型PVNS,早期8例,中晚期27例,早期PVNS以滑膜增生、绒毛结节形成及关节腔积液为主要表现,无明显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积;中晚期PVNS典型表现为长T1略长T2增生滑膜及滑膜结节及T2 WI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结节,并可伴有骨性关节炎MRI表现.增生滑膜结节主要分布髌下深囊及交叉韧带旁.结论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特征性MRI表现,MRI能准确反映关节内外受侵组织结构受侵犯的范围和程度,是诊断PVNS的理想检查方法.
作者:杨其根;苏凯;马建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长期的雌激素作用、致癌性RNA病毒、乳腺非典型增生、遗传和家族史、营养因素、外界条件和长期接受射线辐射等有联系[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作为乳腺癌常用的检查手段受到临床高度重视[2].因此,漏诊误诊的因素分析对如何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纾;袁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与膝关节常规序列对比研究,探讨3D-SPACE序列(三维自旋回波序列)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显示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8例临床怀疑韧带损伤病例,分别行膝关节MRI常规序列扫描、3D-SPACE序列扫描以及3D重建.采用双盲法评价MRI常规图像和SPACE图像对韧带的显示情况和损伤诊断.结果 两种扫描方式对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外侧副韧带的显示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内侧副韧带显示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1);两种扫描方式对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3D-SPACE序列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完整显示韧带的形状结构,提高韧带的显示率及韧带损伤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许建兴;郑建刚;王开香;刘良卿;梅莉;顾勇坚;周鸿雁;龚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lemmel's综合征(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MSCT检查确诊的2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0个,其中17个憩室壁菲薄,3个憩室壁较厚,憩室大小10~45mm,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表现为十二指肠圈内侧缘呈囊状突出于十二指肠小弯侧壁,其内多为气体密度影,内见气-液平面6例,增强扫描所示憩室壁强化与十二指肠壁强化一致,腔内无强化.20例病例胆管系统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扩张,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可以清楚的显示憩室与十二指肠及十二指肠乳头的毗邻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对Lemmel's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天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又称肝内胆管细胞性癌,其肿瘤位于肝内较小的胆管.可以是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的任何部位,多为单中心性发生,很少合并肝硬化.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临 床表现的特异性不明显,易与肝内其他病变混淆,CT与MRI是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较常用检查方法[1].本文对26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检查与CT、MRI的诊断对比分析,提高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和平;陈雅青;张铁英;张文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男,8岁.父母偶然发现患者外生殖器大、出现阴毛且近期学习成绩下降明显,逐来医院就诊.查体:患儿双上肢肌力V级,右上肢灵活性差,用手习惯由右手改为左手.右侧轻度跛行.无发热、盗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α-FP)460.92ng/ml(0~13.4ng/m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HCG)71.62mIU/ml(0~5 mIU/ml),癌胚抗原(CEA) 1.14ng/ml(0~5ng/ml).
作者:许韫;张鹏;李俊逸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