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骶髂关节旁DR致密线与臀肌挛缩症的相关性分析

张文龙;马海峰;孙儒申;方国勇;王嵩

关键词:臀肌挛缩症, 髂骨致密线, 数字化X线
摘要:目的 分析臀肌挛缩症的数字化X线(DR)骨盆平片影像表现,提高对髂骨致密线征象和臀肌挛缩症的认识.方法 分析50例臀肌挛缩症的DR骨盆平片,并与150例非臀肌挛缩症的骨盆平片进行比较.结果 臀肌挛缩症组43例患者的DR骨盆平片发现骶髂关节旁髂骨的纵行、条状致密线影,位于髂骨翼部骶髂关节水平.对照组4例,其骶髂关节旁致密线.臀肌挛缩组骶髂关节旁致密线的出现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 结论 DR髂关节旁致密线对于臀肌挛缩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肿瘤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疾病中的应用

    1974年,Dekker等报道经胸心脏三维图像重建,静态三维(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3DE)诞生.1994年,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和容量显示法进行心脏三维图像重建,实现了动态3DE.2007年,高分辨率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ehocardiography,RT-3D-TEE)系统的诞生,对心脏瓣膜疾病的超声诊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本文就RT-3D-TEE在主动脉瓣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潘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和MRI诊断

    目的 分析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腹部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随访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结核病例临床资料,8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其中3例另做MRI检查,观察患者病变的常见解剖部位、影像学形态及影像增强后强化方式的特点.结果8例腹部淋巴结结核病例中,3例位于肠系膜根部,3例位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2例在胰头周围和小网膜囊.8例中,2例淋巴结呈1 cm大小、多发结节状,CT注入造影剂有轻度均匀强化;6例淋巴结融合成不规则肿块状,CT增强后呈“多房样”环形强化.MRI 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中央为更高信号,增强后见环形强化.结论 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要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相鉴别.

    作者:周智红;王敏杰;王纪龙;庄奇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CDFI与钼靶X线检查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6例患者中121例病理证实乳腺癌.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与单独应用CDFI或钼靶X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1.7%,尤其对于大径<1.0 cm的肿块,检出率较高.CDFI、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0.2%、75.2%.结论 CDFI和钼靶X线检查备具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倪庆丰;朱正;沈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盆骶髂关节旁DR致密线与臀肌挛缩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臀肌挛缩症的数字化X线(DR)骨盆平片影像表现,提高对髂骨致密线征象和臀肌挛缩症的认识.方法 分析50例臀肌挛缩症的DR骨盆平片,并与150例非臀肌挛缩症的骨盆平片进行比较.结果 臀肌挛缩症组43例患者的DR骨盆平片发现骶髂关节旁髂骨的纵行、条状致密线影,位于髂骨翼部骶髂关节水平.对照组4例,其骶髂关节旁致密线.臀肌挛缩组骶髂关节旁致密线的出现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 结论 DR髂关节旁致密线对于臀肌挛缩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龙;马海峰;孙儒申;方国勇;王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的经验

    目的 探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产科临床确诊的42例胎盘植入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经超声检出35例,检出率为83.3%;未检出7例,为1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黄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MRI预估

    目的 初步探讨小儿手足口病( HFMD)合并脑炎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21例临床确诊HFMD合并脑炎患几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221例患者中,17例MRI有阳性表现,阳性率为7.69%.2例为单发病灶,位于脑桥背侧;15例为多发病灶,4例病灶集中在延髓及上段颈髓,7例病灶位于脑桥背侧及上颈髓,4例病灶位于脑桥、延髓及上颈髓.所有病灶MRI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不清,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 小儿HFMD合并脑炎病变主要位于脑桥背侧、延髓及上段颈髓.

    作者:李青云;吕维富;刘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RI常规及3D-SPACE序列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3D-SPACE序列扫描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 2例行MRI常规和3D-SPACE序列扫描,并经宫、腹腔镜证实的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资料.结果 单角子宫7例,双角子宫8例,双子宫7例,纵隔子宫28例,弓形子宫12例.MRI尤其用3D-SPACE序列扫描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子宫外形、宫腔结构,尤其对宫底、宫颈及内膜形态.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1 00%.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解剖结构,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菲;张国福;田晓梅;王雪珍;赵书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在经皮肾镜高功率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在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复杂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时,超声在术前,引导穿刺术中及术后随访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100%建立良好的皮肾通道.同时对术中手术困难环节及术后疗效随访中超声也发挥有效作用.结论 超声引导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经皮肾通道的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正确使用超声技术能为顺利进行手术提供帮助,且能诊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孙梅;卢海燕;宋树良;马艳;崔峥;顾俊毅;戴晨;施惠芬;梁婷;浦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PHILIPS公司16层螺旋CT对100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做薄层图像重建并传输至工作站,然后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图像重建方法,将不全或无错位骨折定为隐匿性骨折.观察分析肋骨和肋软骨骨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病变.结果 1 000例中,170例诊断为单发或多发肋骨隐匿性骨折.肋骨骨折总数为195根.CT轴位扫描显示肋骨骨折1 84根,检出率为94.4%.三维容积重建图像后显示肋骨骨折193根,检出率为99.0%.其中2根肋骨骨折CT轴位扫描显示而三维重建未能显示,11根肋骨(肋软骨)骨折三维重建显示而CT轴位扫描未显示.结论 利用多排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对诊断肋骨隐匿骨折的准确性要优于常规CT轴位扫描,为临床诊治肋骨骨折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朱国强;孟令平;张桂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上颌窦、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上颌窦、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证实的上颌窦、鼻咽部病例24例,应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摄片,上颌窦组摄取华氏位,鼻咽部组摄取鼻咽侧位片.结果 祛除骨髂重叠影像的软组织相影像分辨率显著高于普通X线平片,而祛除软组织影像后的骨组织相能清晰显示有无骨质破坏.结论 X线双能量减影技术对上颌窦、鼻咽部疾病的诊断有较大实用价值,尤其在不具备CT、MRI断层成像设备的基层医院机构,这一技术应用简便、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燕;戚文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剖宫产后2年内宫内足月妊娠时子宫前壁下段的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2年内宫内足月妊娠时子宫前壁下段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妊娠女性孕晚期的子宫前壁下段超声表现,并分析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切开瘢痕情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各观察指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 3mm、子宫前壁下段各层结构分界清晰、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回声连续、肌层薄处的厚度≥2 mm及子宫前壁下段出现点状血流评价瘢痕愈合良好灵敏度分别为89.1%、83.6%、75.6%、67.5%和94.5%,其中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薄处厚度≥2mm的特异度高,达80.0%.结论 超声能较准确地反映瘢痕情况,可为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宫内足月妊娠女性分娩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萧淑宜;柳建华;刘丽芳;冉虹;甘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3D DSA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的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对颅内小动脉瘤检测的对照研究,评价64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其64排CTA及3D DSA图像资料,以3D DSA为诊断标准,采用双盲法对比分析64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3D DSA共检出47例,合计52个小动脉瘤.颅内小动脉瘤组(直径3-5mm)32个,其中CTA检出32个,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颅内微小动脉瘤组(直径<3 mm)2 0个,其中CTA检出19个,假阴性1例和假阳性4例.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1.8%、86.0%和91.5%.64排CTA对颅内小及微小动脉瘤诊断与DSA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的应用,提高了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能力,CTA可作为颅内小动脉瘤筛选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纳;侯昌龙;赵光明;李征宇;张贵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追踪随访14例MRI诊断为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病理结果,并做分析比较.结果 14例MRI拟诊为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与病理结果比较,MRI诊断正确者10例,肿块大小为1.6cm × 1.8cm × 1.9cm~1 1.7cm × 13.2cm × 15.7cm,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分叶状6例,1 0例边界均清晰.T1WI呈等信号5例,呈低信号5例;T2WI低信号2例,T2WI低信号为主伴囊变2例,T2WI等信号伴斑片状及条索状高信号4例,T2稍高信号混杂斑片状更高信号2例.增强后均呈延迟轻度强化.误诊4例,其中3例病理为平滑肌瘤,1例为硬化性间质瘤. 结论 仔细观察肿瘤的信号及其强化方式,有助于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庄严;张国福;田晓梅;钱慧君;王雪珍;于菲;沈敏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 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 05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4 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TRUS检查发现异常回声的患者行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活检术,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前列腺癌42例,阳性率40.0%;前列腺增生5 0例,占51.4%;不典型增生9例,占8.6%.结论 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 0点穿刺准确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俊;万永林;童仕俊;王怡;蔡叶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小儿急性腹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较多,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炎比较常见.近年来由于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可使肠系膜淋巴结清晰显示而明确诊断.本文通过高频超声观察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

    作者:陈建萍;陈苏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RI在女性盆腔巨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巨大肿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MRI对盆腔巨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MRI检查的盆腔巨大肿瘤患者23例,将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3例患者肿瘤大径为8~26 cm,其中子宫肌瘤5例(左侧阔韧带肌瘤并黏液样变性1例、子宫壁间肌瘤4例),左侧卵巢纤维瘤(梅格斯综合征)1例,右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2例,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卵巢囊腺瘤6例(左侧2例、右侧4例),畸胎瘤8例(左侧4例、右侧3例、双侧1例).结论 MRI在女性盆腔巨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正确的分析思路能帮助对该肿瘤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判断肿瘤性质.

    作者:朱树龙;周凤祥;周春山;张丽娟;胡家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分级评价的价值

    目的 探讨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输卵管通畅性分级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临床怀疑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的患者行声诺维超声造影术及X线碘造影检查,观察宫腔及输卵管形态结构,并对输卵管阻塞程度作分级判断.超声造影结果与X线碘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同时观察超声造影术后并发症.结果 34例患者宫腔结构形态正常,双输卵管通畅16例,双侧梗阻5例,单侧通畅、另一侧部分阻塞13例;与X线碘造影检查结果对比,超声造影准确性为97.06% (33/34).超声造影术后,7例患者有轻微下腹胀痛,2 7例患者无明显不适.结论 输卵管声诺维超声造影术操作简便、经济、无不良反应,可清晰显示输卵管内造影剂的走向,判断其狭窄程度,定位阻塞部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春燕;梁峭嵘;梁彤;刘照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以及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的毗邻关系.结果 所有肿瘤均为单发,大径为1.9~11.0 cm,肿瘤均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无液化坏死.22.2%(4/18)形态规则,77.8% (14/18)形态不规则,其中33.3% (6/18)可见肿瘤呈嵌入性生长,72.2% (13/18)肿瘤内见少量或多个点状钙化,CDFI示27.8% (5/18)肿瘤内见少量点状彩色血流,72.2% (13/18)未见彩色血流.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声像图上呈现一定的特征性表现,观察其形态及内部钙化灶可有助于诊断.

    作者:陆清;刘利民;金赟杰;曹佳颖;王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药物流产不全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药物流产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2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14 d,常规超声检查宫腔内有异常回声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用QontraXt软件对感兴趣区( ROI)定量分析,得到时间-强度曲线(TIC)及4个参数,按病理结果分组统计并分析.结果 残留组病灶区Peak值(51.836)、AUC值(2.318)明显高于非残留组(Peak值36.700、AUC值1.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组病灶附着部位肌层Peak值(43.100)、AUC值(1.368)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肌层(Peak值29.164、AUC值1.05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灶区Peak值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取46为截断值,其诊断残留的准确性理想.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诊断药物流产不全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彧;周毓青;黄紫蓉;孔凡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常胰腺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探

    目的 对正常胰腺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征,提供正常胰腺灌注参数参考值. 方法 对2010年2月-2011年3月45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检查.灌注扫描采取连续容积扫描模式,7.2 mm层厚(4/3 cm),120 kV,150 mA,512 x 512像素.以高压注射器通过肘正中静脉留置管注射碘帕醇300 mgI/mL,5 mL/s,共50 mL,延迟6 s,数据采集40 s,数据传到Syngo multi-modality工作站,测量感兴趣区( ROI)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BF、BV、TTP、PS值分别为(128.41±23.25) mL.min-1*100g-1、( 203.75±31.29) mL·kg-1、(143.73±14.26)s、(65.70±15.86) mL·min-1·100g-1.备部位及不同性别的血流灌注均匀,血流动力学特征一致. 结论 正常胰腺的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达峰时间相同,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

    作者:陈雷;周正荣;彭卫军;钱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肿瘤影像学杂志

肿瘤影像学杂志

主管:复旦大学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