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指导慢性病防治的思路与方法

杨乐;周春祥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 中医理论, 中医治法, 思路与方法
摘要:由于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运用,多种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与此相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却显著升高,世界已进入慢病时代。面对这一变化,中医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慢性病的特点,从医患双方入手,提出中医相关干预方法,结合“中病即止”和“治未病”的中医理论指导患者进行慢病防治,以期能为慢性病治疗寻找可行之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李发枝教授艾滋病发热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目的:分析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发热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发热提供相应的用药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河南尉氏县2007年9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李发枝教授治疗过的艾滋病发热患者,分析艾滋病发热的病因病机、名老中医辨证论治及用药规律。结果:运用多维检索查询分析得出,本次研究中治疗艾滋病发热的核心药物为柴胡、甘草、黄芩等和解清热药物及党参、黄芪等益气扶正之品;核心处方为小柴胡汤和补中益气汤加减。结论: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发热以清热兼补中益气为治则。

    作者:王丹妮;蒋自强;刘成丽;郭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江苏东海县金银花不同花期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江苏省东海县金银花药材基地不同采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动态变化规律,确定金银花药材的佳采收期。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结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和干花收率等指标考察金银花药材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及金花期的质量。结果:不同花期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存在明显变化,干花质量与产量也存在明显变化。结论:江苏省东海县药材基地金银花佳采收期为二白期与大白期,与地道产地一致。

    作者:王永香;吴云;孟瑾;沈娟;毕宇安;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研究进展

    复合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其他国家也被广泛应用。药用植物的复合种植是对传统中药材种植模式的优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药材与作物争地的矛盾,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的概念、发展历史、理论基础以及主要模式,分析了复合种植对药用植物生长、产量、药效成分、病虫害防治的影响,对药用植物复合种植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探讨了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药用植物栽培者合理种植提供依据。

    作者:李远菊;张霁;王元忠;张金渝;金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均匀设计筛选理气活血中药提取物优化配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优化的均匀设计方法,以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因子等药理学指标,对理气活血中药配伍(简称气血并治方)水溶性提取物进行配伍配比,寻找和辨识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组分及佳配比。方法:将气血并治方水溶性提取物通过大孔树脂按照不同极性分为6组分,运用优化的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不同比例的配伍,观察各配伍组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性、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比较其作用强度和作用环节的差异。结果:通过优化均匀设计的药理实验和统计分析,与模型组比较,气血并治方水溶性提取物的D组分(主要为芍药苷,约占49.12%)、E组分(主要为总黄酮,约占30.0%)配伍具有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P<0.01),同时对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大聚集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方中F组分(主要为总酸,约占32.7%)具有抑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作用(P<0.01)。结论:气血并治方中药水溶性提取物不同配伍可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靶点或环节,其全方提取物的有效组分主要是芍药苷、黄酮类、总酸,佳比例约为1、1、1。

    作者:刘剑刚;马鲁波;张大武;史大卓;王毅;程翼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药复方蛇脂清癣软膏抗真菌及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药复方蛇脂清癣软膏对真菌感染动物的治疗作用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红色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的豚鼠模型,观察硝酸咪康唑与蛇油、苦参等中药合用制成的蛇脂清癣软膏(SZQX软膏)经皮肤给药后的抗真菌感染作用;并同时观察其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SZQX软膏对红色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分别感染的豚鼠有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感染豚鼠局部皮损的镜检评分(P<0.01),效果优于中西药单独运用;SZQX软膏还能显著减轻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减轻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足肿胀程度(P<0.05或P<0.01),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优于中、西药单独运用。结论:SZQX软膏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感染及抗炎作用。

    作者:曹亮;陶晓倩;李娜;丁为现;丁岗;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4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干法制粒技术在FKⅣ颗粒剂制备中的应用

    目的:确定FKⅣ颗粒剂制粒的佳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湿法制粒与干法制粒制得颗粒剂的含量差异,选择干法制粒并考察该法中辅料种类、轧轮压力、轧轮转速和浸膏粉含水量对颗粒成型率、吸湿性和溶化性等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添加50%浸膏粉量的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1.0%的阿司帕坦为矫味剂,控制轧轮压力5.0 MPa,转速400 rpm,浸膏粉含水量约3.0%,所得颗粒具有成型率高、溶化性好、吸湿率低、口感好等优点。结论:FKⅣ颗粒剂干法制粒工艺合理可行,可满足生产需要。

    作者:钱俊;林夏;刘莉莉;王星星;吴云;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断血流的研究进展

    断血流为民间传统用药,现代研究发现断血流中含有三萜及其皂苷、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止血、抗菌、降血糖、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种出血症,本文查阅了近20年有关中药断血流的文献,对断血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朱海琳;孟兆青;丁岗;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益气消法对雌激素诱导子宫肌瘤模型豚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癥目的:观察益气消法对雌激素诱导子宫肌瘤模型豚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法方药抑制血管生成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去势+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癥立子宫肌瘤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益气消法中药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子宫组织VEGFR1 mRNA、VEGFR2 mRNA表达。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子宫肌组织MVD、VEGF、VEGFR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癥组为明显,说明益气消法高剂量中药组可以显著抑制MVD、VEGF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结论:益气消癥法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进而抗肌瘤细胞增殖,这可能是该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陆一竹;黄照环;张茜薇;宋卓敏;王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评价

    中药是现代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现代分析技术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评价质量的优劣,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1H-NMR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在中药品种鉴定、道地药材评价、炮制加工、适宜采收期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中药质量评价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中药等天然药物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作者:范刚;罗尚华;李艳;谭尔;张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吸附青风藤中青藤碱特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青风藤中青藤碱的吸附效果。方法:以青藤碱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青风藤生物碱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pH2条件下AL-3树脂对青藤碱吸附和解析效果好,pH6条件下X-5树脂吸附和解析效果好。结论:筛选树脂应综合考虑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树脂的孔径、比表面积、极性等参数。

    作者:吴建雄;秦建平;曹光环;刘启安;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ITS2序列的车前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目的:通过分析车前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ITS2条形码序列,探索鉴定车前子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其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并利用已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车前种内大K2P距离为0.0099,与混伪品种间小K2P距离为0.4976;平车前种内大K2P距离为0.0052,与混伪品种间小K2P距离为0.5191。车前子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的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均有明显差异。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车前与平车前的不同来源样品聚在一支,并能很好与混伪品区分开。结论: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成功鉴定车前子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为车前子的基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邬兰;刘义梅;熊永兴;陈科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金振口服液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金振口服液(JZKFY)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JZKFY高、中、低3个剂量(4.4、2.2、1.1 g·kg-1),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 h,除正常组外,每鼠气管内滴注LPS(6 mg·kg-1)复制LPS致ALI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LPS 16 h后麻醉大鼠,取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肺通透性、肺组织MPO、MDA、SOD活性、血清TNF-α、IL-6、IL-1β的含量。结果:JZKFY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肺通透指数;JZKFY高、中剂量组能调节肺组织MPO、MDA、SOD活性;JZKFY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IL-1β的含量;JZKFY高、中剂量组明显改善ALI的肺组织病变。结论:JZKFY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及下调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素君;韩兆忠;秦萍;周军;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国名老中医王莒生教授巧用药物的临床经验

    王莒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治病广泛,思路开阔,用药风格独特,治疗用药胆大心细,疗效明显。本文介绍王老临床中巧用及活用芍药、竹茹、威灵仙及乌梢蛇四味中药,给临床人员及研究者以启迪和指导。

    作者:贾绍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体外模拟草酸钙结石模型佳条件

    目的:选取晶体生长速率和(COM和聚集体量)/总晶体量比例为评价指标,优化体外模拟草酸钙结石模型条件。方法:采用琼脂凝胶双向扩散法,选取琼脂凝胶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氯化钙和草酸钠配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定时观察对草酸钙晶体晶型的生成,优选出佳体外草酸钙结晶形成的条件。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琼脂凝胶均呈现一定比例的一水草酸钙(COM)、二水草酸钙(COD)、三水草酸钙(COT)及聚集体,其中以1%琼脂浓度下的聚集速率快且易形成COM;培养温度在37℃时利于COM的成核、生长以及聚集;0.1/0.2 mol·L-1氯化钙/草酸钠,在37℃下培养3天,生成的COM及聚集体比例大,达总晶体量90%以上。结论:pH7.4、1%琼脂及0.1/0.2 mol·L-1氯化钙/草酸钠的琼脂凝胶研究系统在37℃下培养3天,为复制以COM为主的体外草酸钙结石模型佳条件。

    作者:曾春晖;杨柯;李先梅;谭娥玉;蔡妮娜;徐明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濒危药用植物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cpDNA提取研究

    目的:对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提取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秦艽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特征、遗传多样性以及资源保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以麻花秦艽、粗茎秦艽为对象,采用改良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提取,优化纯化方法,分离得到秦艽叶绿体后测定cpDNA 浓度,检测其OD值并扩增ITS2序列验证其纯度。结果:获得高质量、高纯度的 cpDNA (0.1~0.4滋g/10 g),扩增ITS2序列验证其无核污染,满足后续测序要求。结论:cpDNA 的纯度和质量对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正确率和可信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获得了高纯度、高质量的秦艽cpDNA,为秦艽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的获得提供保障。

    作者:高欢欢;倪梁红;胡志刚;姚辉;吴和珍;潘宏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伤寒论》方证知识库的构建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探讨“方”与“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方法:整理《伤寒论》中有症有方的条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245条数据进行训练,建立方证知识库,先选择100条作为测试样本,然后分别以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的症状表现输入模型,进行“症状”到“药物”的预测分析。结果:模型预测正确率79%,对桂枝汤证及麻黄汤证各药物的预测误差均在0.1以内;对小柴胡汤、白虎汤证中主药的预测误差在0.1以内,对其它药物的预测误差在0.3以内。结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的模拟方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该思路可进一步应用于方证辨证论治体系中,为方证规范化及中医信息化服务。

    作者:杨涛;吴承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桃核承气汤对脓毒症大鼠不同脏器组织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对脓毒症大鼠不同脏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清洁级SD昆明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6 h组、模型对照12 h组、桃核承气汤6 h组和桃核承气汤12 h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组别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脓毒症动物模型,模型组每只大鼠每天按1 mL/100 g体质量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核承气汤组每只大鼠每天按1 mL/100 g体质量予桃核承气汤药液灌胃,7天后造模。大鼠造模成功后6 h、12 h分别采集肺、心脏、肾、肝、小肠组织标本,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不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桃核承气汤组大鼠肺、心、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桃核承气汤12 h组大鼠肝、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明显,两组病理形态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对CLP脓毒症大鼠肝、小肠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荣源;王大伟;李际强;刘云涛;黄宏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饮片标准图鉴》

    《中药饮片标准图鉴》被列入全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以及“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共收载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以植物为基原的饮片484味。本书依药名笔画排序,介绍来源、产地、采收加工、药材性状、炮制规范、饮片性状、性味功效、用量用法,以及饮片的炮制品。

    作者:主编;陈士林;林余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山药与《神农本草经》中“上品”中药配伍的临床运用探析

    山药是临床常用药之一,善滋补阴液,入肺、脾、肾三经。通过对历代所有运用山药的方剂分析,发现与山药配伍频率高的前30味中药,其中有28味来自于《神农本草经》,23味属“上品”。本文重点分析了山药与补益药的配伍意义及规律,以期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提供依据,从而充分发挥山药的功效。

    作者:周滢;苏咏梅;曾志华;黄欣;周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