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京远;王方杰;马红;马文慧;崔伟丽;亓玉琴
目的:研究联合血管切除(VR)及重建(RM)在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HC)切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HC的50例患者,经HC根治术联合VR及RM方案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55例同期肝部体检的健康入作为对照组.对HC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研究不同病理分期HC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胆道蛔虫病、肝吸虫病、肝血吸虫病等方面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共有6个因素为危险因素,主要为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胆道蛔虫病和肝血吸虫疾病等.随访5年,失访1例,剩余49例均获随访.Ⅳ型HC患者1年存活率为88.9% (8/9);3年存活率为55.6%(5/9);5年存活率为33.3%(3/9).Ⅲ型HC患者1年存活率为97.6%(40/41);3年存活率为82.9% (34/41);5年存活率为70.7% (29/41).结论:HC根治术联合VR及RM方案治疗进展期HC,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鹤令;周品一;刘鹏;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胃液中α 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4月行胃镜检查的6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43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3组患者胃液中的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胃癌组胃液中α 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浓度显著高于胃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5%、89.7%和91.1%,均明显高于CEA、Ca199、Ca724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P<0.05)o与胃液CEA、Ca199、Ca724测定相比,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是诊断胃癌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作者:史向军;黄新余;汪昱;郑起;冯昌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价值.方法:分析195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的SMAS 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症状为餐后上腹胀痛和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经CT检查结合×线钡餐造影诊断为SMAS.8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70例(79.5%)效果优良,痊愈出院;18例(20.5%)效果不良,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2周~3个月再行钡餐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通畅,十二指肠逆蠕动仍然强烈,逆蠕动>顺蠕动,钡剂逆流入胃,胃扩张无力.此18例二次改行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术后痊愈.结论:SMAS一旦成为习惯性逆蠕动,就难以消除,即使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解除十二指肠梗阻,临床症状也不能改善,其治疗关键是解决逆蠕动问题.采用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能解决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引流方向,使呕吐等症状消除.
作者:杨维良;张新晨;孙东升;王书;李胜龙;王夫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成人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 2月收治的23例成人巨结肠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中位年龄41.6岁.择期手术8例,急诊手术15例;一期根治手术12例,分期手术9例,永久造口2例;吻合口瘘2例.根据病史、辅助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切除肠管范围及手术方案须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
作者:周立新;王茂林;严辉弟;张国伟;刘佳慧;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医源性结直肠损伤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例医源性结直肠损伤的病例资料.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一期手术切除或修补17例(89.47%),其中2例(11.76%)发生切口感染,2例(11.76%)发生肠痿,均为Ⅱ级损伤引起;二期乙状结肠造瘘及造瘘还纳术2例(10.53%).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重视医源性结盲肠损伤的处理,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对早期发现、污染轻的医源性结直肠损伤可行Ⅰ期手术;发现较晚或污染较重的则考虑行结肠造瘘及Ⅱ期造痿还纳术.
作者:贾海峰;樊书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时间对肝癌肝内转移生长的作用.方法:建立70%缺血再灌注模型肝癌肝内转移小鼠模型.分为四组: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 min组,缺血45 min组.四组都要在再灌注后注射肿瘤细胞,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肿瘤大体观察,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计算肿瘤肝组织被替代区域(HRA).结果:缺血30 min组和缺血45 min组肿瘤肝脏肝组织被替代区域更大,小鼠生存时间更短.结论:缺血30 min、缺血45 min组肝损伤相对更重,肝内肿瘤转移生长更快.
作者:王进;周丁华;刘毅;董家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纳米银具有众所周知的抗菌特性,纳米银粒子合成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随之而来的纳米银粒子的生物安全性,也被人们重视.就各种关于纳米银粒子生物安全性的前沿实验研究及目前医学中纳米银粒子临床应用及合成材料的制备作一综述,以期提供前沿的纳米银粒子临床应用研究资料,为进一步评价纳米银粒子生物安全性及临床诊疗中广泛纳米银粒子及相关合成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帅;夏明峰;田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细胞凋亡存在于正常血管壁的代谢中,且贯穿于病变动静脉血管重塑的全过程.在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细胞凋亡对其影响有所不同,并在动静脉血管重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就细胞凋亡的机制及细胞凋亡与动静脉重塑的关系作-综述.
作者:褚海波;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总结26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例数.首发症状以上腹痛、上腹不适、黄疸多见,出现病例数分别为1 53例(58.O%)、44例(16.7%)、51例(19.3%).影像学检查阳性率为BUS 80.7%、CT 84.8%、MRI 78.6%、ERCP 89.5%、EUS 79.4%、胃肠造影39.1%、DSA 90.O%.CA19-9、CA242的阳性率为83.9%、61.4%.上腹痛、上腹不适是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对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价值不大,CA19-9、CA242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US检查是首选的佳检查方法;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患者,均应行CT或MRI检查;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患者首发症状,筛查临床胰腺癌高危人群患者,选用合理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树钢;于巍巍;费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不适1周”于2013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上腹部间歇性隐痛发作,稍感腹胀.自发病来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无呕血及便血,大小便无异常,无消瘦.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腹部压痛阴性,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呜音3~5次/min,无气过水声.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均无明显异常,血CEA、CA-199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腹部CT:食管下段贲门软组织增厚,胃窦壁增厚.电子胃镜:贲门癌,病理示:腺癌.术前诊断为贲门腺癌.于2013年11月27日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贲门入口下方小弯侧,约4 cm×4cm大小,侵犯浆膜,侵及胰腺包膜及食管下段,肝胃韧带、胃大弯、肝总动脉旁及胃左动脉旁可见局部肿大淋巴结.
作者:周宇;陈平;石磊;王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对2008年8月-2013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23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吻合瘘、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经钡餐检查,口服钡剂30、60、120 min后分别有40%、60%、90%由代胃肠袢排出;Cuschieri分级Ⅰ级9例,Ⅱ级14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沈治祥;张学春;阚玉敏;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敷料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初步评价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作用并探讨对细胞增殖影响低的条件.方法:第一步: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50%和100%)敷料浸提液的吸光度,分别计算各浓度下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初步评价其细胞毒性.第二步:根据上述结果,继续采用MTT法检测细分浓度(0、10%、20%、30%、40%和50%)敷料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增长率影响,测出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的材料溶液浓度.结果:各浓度浸提液均出现较高相对细胞增殖率,其细胞毒性均为0或1级,无毒性.精检MTT结果提示,相对浸提液浓度低于10%海藻酸盐敷料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无任何影响,浓度高于20%的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开始产生影响,但仍未到毒性标准.结论:海藻酸钙敷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满足人体植入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要求,可作为安全的伤口敷料使用.
作者:汪涛;赵珺;张震;张健;顾其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Maspin是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相对分子质量为42×103蛋白,是serpin超家族成员maspin基因serpin 5,位于染色体18q21.3~q23.maspin基因是用消减杂交(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技术对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进行比较时发现的,证实其为serpin的成员,命名为maspin (mammary-serpin),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激活抑制剂1和2及α1-抗胰蛋白酶抑制剂一样,都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超家族的成员[1].maspin初在正常乳腺和前列腺组织中被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maspin显示出肿瘤抑制作用,其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及血管化有关.Maspin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及不同的亚细胞结构表达不同,在乳腺[2]、胃[3]、前列腺[4]、黑色素瘤[5]中呈现表达下调,而在结直肠、胆囊、甲状腺、胰腺表达上调[5-7].
作者:宋树祥;周宇;陈平;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 3年进展期胃癌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癌全胃切除手术34例(对照组),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16例(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和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3% vs 5.9%,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5% vs64.7%,P<0.05);两组的3年和5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10和11组转移淋巴结(6/23.1%)明显高于对照组(4/8.2%,P<0.05).结论: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不能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无脾转移或10、11组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谨慎选择联合脾切除术.
作者:张春侠;王妍;章来长;赵胤铭;张晓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甲状腺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查体发现甲状腺肿瘤的比率不断提高,传统手术颈前区遗留较长手术瘢痕,对于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来说,无疑会影响美观,恐惧手术.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甲状腺手术相继在大型医院开展,但是需要特殊腔镜器械,且学习曲线长,技术要求高,相对创伤也大,不易在基层医院开展,笔者2011年2月-2013年12月对60例甲状腺肿物患者借助超声刀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宫志伟;王美云;尹国庆;岳健伟;潘忠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愿意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常规LA需要超声刀、Endo-GIA等特殊器械,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利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LA 8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中男17例,女63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4例,慢性阑尾炎24例.1.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孔下做0.5 cm纵切口,建立气腹,穿刺5 mm Trocar.首先探查整个腹腔,取头低足高10.、左倾30.体位,尽可能使肠管和网膜移向左上方.于右髂窝寻找阑尾,在腔镜定位下于阑尾根部腹壁投影处做1 cm横切口,穿刺1 cm Trocar.用无损伤钳钳夹阑尾头部,放尽腹腔内气体,将阑尾与Trocar-同拖出腹壁外,于切口外直视下分离、结扎阑尾系膜.结扎并切断阑尾根部,残端常规处理后荷包包埋,还纳腹腔.于脐孔再次充气进镜检查回肓部,观察残端情况及系膜有无出血,视情况冲洗腹腔后缝合伤口.
作者:黄永刚;顾卯林;郭吕;朱景元;王恒杰;顾喜明;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结肠肿瘤组织中CD68+和CD163+2种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用CD68和CD163分别标记巨噬细胞,光镜下计数染色阳性细胞数,分别统计并比较两者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度差异.2种标记的臣噬细胞在结肠癌组织中均有较多浸润,且前者多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浸润数量均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数量呈正相关,但CD163+巨噬细胞的相关性更大.巨噬细胞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其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CD 163+巨噬细胞的浸润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亓玉琴;司君利;马红;崔京远;白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过去肝转移被视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患者未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存活率更是近于0[1],随着诊断水平的发展,近20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提升[2],目前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核心,可选择性结合化疗、介入治疗、物理消融、靶向治疗等,就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作者:秦晓辉;赵忠良;李智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研究总结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282例行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 min,平均术中出血20 mL.平均16h胃肠功能恢复,均无手术切口感染.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仅具有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隐蔽等特点,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节约人力资源.
作者:肖诗铭;刘禹;黄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的55例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研究组),同期58例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和术后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明显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发生术后疼痛和出现并发症的比率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则显著提升(P<0.05).结果表明,采用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较传统手术安全、可靠、切口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
作者:王德光;谭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