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表明,脂联素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多个环节,并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发挥独特的心血管保护效应.脂联素合成和分泌的调控及其受体adipoR1/R2在不同组织中差异性表达及调节,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深入研究脂联素及其受体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可为常见肥胖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作者:刘显庆;胡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neuregulin,NRG)是内皮源性生长因子,与ErbB族受体相结合,在心脏发生、肺脏发生、神经结发生、神经细胞分化、乳腺发生和伤口愈合等多种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现就neuregulin-ErbB信号系统对心脏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远方;蔡迺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广泛开展,心脏X综合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心脏X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及复杂性,对于它的治疗仍是一种挑战.文中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对心脏X综合征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并介绍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和可采取的治疗选择.
作者:李恒栋;章渭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原发性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而是伴脂质等代谢障碍的疾病.文中就脂肪酸摄入和代谢异常在高血压尤其是肥胖型高血压发病机制、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作者:王顺;马爱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心肌细胞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相邻细胞电学和化学耦联的基础,主要由连接蛋白40、43和45组成.GJ重构是多种获得性及遗传性心脏病的共同分子特征,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重塑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范书英;曾玉杰;申玉良;柯元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窦房结是哺乳动物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界嵴和上下腔静脉之间,由许多形态大小各异、自律性高低不同的细胞组成.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窦房结内部存有较大的异质性,近几年关于窦房结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家兔窦房结细胞形态结构及电生理异质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杜以梅;柯琴梅;唐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当前TEHV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构建.本文就种子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和鉴定,生物材料的种类、要求,TEHV的构建方法和构建环境,和TEHV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作者:杨岷;陈长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通道(KATP)可分为质膜KATP(sarcKATP)和线粒体KATP(mito KATP),结构尚不十分清楚.KATP的开放与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小梗死面积、提高心功能恢复率,目前推测KATP的心肌保护作用与mitoKATP开放有关.
作者:王先宝;马春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治疗性血管生成是目前新近提出的概念,与传统的治疗手段(血管搭桥)不同,它是利用成血管诱导因子或内皮祖细胞,模拟体内血管生成的机制,达到促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的目的.文中就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晏开力;翟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