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胡志敏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刘强;胡志敏

关键词:大肠癌, 临证经验, 中医药
摘要:总结胡志敏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用药着重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过对胡教授经验总结说明中医药在协同放化疗杀灭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说中医药在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降低大肠癌复发转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手术后第1天开始连服安慰剂片;研究组3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手术后第1天开始连服地奥司明片.每天记录患者肛门水肿、疼痛、残便感、瘙痒、渗血、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肛门水肿、疼痛、瘙痒、渗血、伤口愈合总得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地奥司明片可以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渗血、疼痛、瘙痒、残便感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作为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良药.

    作者:白克运;赵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及慢性无排卵性不孕为其临床特征,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PCOS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王玉娜;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41例,正常者对照者(正常组)17例,测定LP(a)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LP(a)浓度明显高与正常组(P<0.01);心肌梗死LP(a)浓度明显高与UAP及SAP(P<0.01);病变2支和3支LP(a)浓度明显高与病变1支(P<0.05,P<0.01).结论 LP(a)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有必要及时监测及干预.

    作者:邢雪琴;王文强;陈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

    文章在系统研究古代医学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认识的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角度将古代消渴病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先秦两汉是消渴病学术原创期;魏晋隋唐是消渴病学术进展期;五代辽宋是消渴病学术积淀期;金元是消渴病学术争鸣期;明清是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作者:庄乾竹;赵艳;厍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胡志敏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总结胡志敏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用药着重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过对胡教授经验总结说明中医药在协同放化疗杀灭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说中医药在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降低大肠癌复发转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强;胡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 探讨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一侧小关节、椎板切除椎体间、对侧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5例.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FDA推荐的Simmons法椎间融合率达100%.手术后腰背疼痛21例患者消失,3例患者明显缓解.结论 一侧小关节、椎板切除,椎体间、对侧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操作简单、费用低、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马虎升;李志伟;张俊;曹海云;卜保献;周献伟;张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药不同配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MMP-3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变化及清肝祛瘀和补脾肾清热利湿方药对MMP-3的影响.方法 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肝祛瘀饮组、补脾肾清热利湿饮组、秋水仙碱组及贝速清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右踝关节内MMP-3浓度.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P-3值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MMP-3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 清肝祛瘀和补脾肾清热利湿方药能有效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踝关节液中的MMP-3水平,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赵恒立;朱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肝功能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4例),分别给予一般保肝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调中减压煎,3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态和颜色改变,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28例(82.4%),对照组有效14例(5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肝功能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垚;张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路志正教授顺应四时学术思想探讨

    路志正教授强调以整体恒动观、三因制宜中医辨证思维方法指导临床,临诊注重人体内环境的统一及人与自然的内外和谐,尤其重视自然界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主张辨证应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处方用药结合四时季节气候变化特点,从整体恒动、天人相应角度,实施有效治疗.倡导法宗时令,因时立法,审四时、随季节变化加减用药,并认为四季皆可夹湿为患,临诊当审时令辨湿邪,治湿宜以调脾为主线.

    作者:苏凤哲;李福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猪苓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k562及PG细胞nm2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猪苓汤抗癌抑制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孵育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血清药物组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猪苓汤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肺癌高转移株PG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顺铂+正常血清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细胞株k562猪苓汤含药血清对nm23表达影响不大,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猪苓汤对高转移肺癌的转移属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抑制肿瘤转移,改善肿瘤预后.

    作者:邵玉英;刘培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降糖、冠心病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自觉症状、心绞痛发作、心电图,血糖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其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2%,优于对照组(68%和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明确有效的药物.

    作者:邢湘君;王芳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拟双四驱瘫合剂治疗糖尿病并胃轻瘫疗效观察

    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糖尿病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18~36岁,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68例,病程4~20年.空腹血糖(FBG)8.2~21.4 mmol/L,餐后2 h血糖(PBG)12.5~30.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14.6%,58例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52例有糖尿病肾病,54例伴视网膜病变.72例糖尿病并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2.

    作者:杨富志;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异位宁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IL-6 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异位宁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6 mRNA(IL-6 mRNA)的影响.方法 以原位杂交法测定各组大鼠的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异位宁高剂量组异位内膜IL-6 mRNA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异位宁对异位内膜IL-6 mRNA阳性表达有降调作用,该研究为探讨异位宁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作者:王艳萍;马文光;马宝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翻张力固定预防和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

    目的 探讨一种预防和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以及并发肘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患者分为肱骨髁上骨折组(A组)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组(B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克氏针交叉外翻张力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骨折及截骨均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A组肘内翻12例,发生率为3.9%,总优良率为88.9%;B组肘内翻复发2例,复发率为3.2%,总优良率为94%.结论 克氏针交叉外翻张力固定是预防和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良好固定方法.

    作者:丁幸坡;万福安;付艳丽;陈武林;张红星;王照印;张宝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推拿整脊治疗颈椎病临床现状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电脑的普及,从事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本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在当今崇尚自然理念下,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日益显露出其优势,推拿整脊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近几年有关颈椎病的推拿整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王遵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10%[1],其常见临床表现有:月经失调(多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30%~6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2].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正常浓度的胰岛素对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产生低于其相应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病理状态.

    作者:谢萍;胡明英;吉红霞;刘洋;杨张婧;秦银花;许宁;李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急性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影响因素,探讨急性肾损伤的新定义与诊断标准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期间住院患者共30 053例次,其中急性损伤124例,老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52例,占 41.9%.AKI主要病因为感染、心力衰竭和药物.AKI总体病死率为31.5%%,老年人病死率高,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病死率高,替代治疗组预后较好.

    作者:郭润民;卫月;罗远标;庞新华;曾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有PPH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使用缩宫素,观察组22例术中预防性使用卡贝缩宫素,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16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20例,无效2例.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卡贝缩宫素用于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高素云;王晨;李惜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007~2008年昆明市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观察昆明市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可疑支原体感染患者186例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检测,并测定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检出79例支原体阳性者,检出率为42.47%,其中Uu、Mh及Uu合并Mh混合感染者分别占59.87%、8.28%及31.85%;男性培养阳性19例,阳性率为31.67%(19/60),女性培养阳性59例,阳性率为46.83%(59/126),女性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Uu、Mh及Uu合并Mh感染者均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结论 昆明市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不宜使用红霉素、罗红霉素.

    作者:鞠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凝血因子活性变化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多种凝血因子(F)活性变化;与D二聚体(DD)比较,探讨各指标对VT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VTE患者110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5例和肺血栓栓塞症(PTE)35例;对照组116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因子FⅠ、FⅡ、FⅢ、FⅤ、FⅦ、FⅧ、FⅨ、FⅪ、FⅫ活性和DD.结果 (1)VTE组FⅤ:Ac、FⅧ:Ac、FⅨ:Ac、Fbg 和DD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FⅫ:Ac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TE组FⅡ:Ac、FⅦ:Ac、FⅪ:A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TE主要危险因素为FⅨ:Ac、Fbg和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用ROC曲线分析FⅨ:Ac、Fbg和DD对VTE早期诊断的价值,其AUC分别为FⅨ:Ac(0.75)、Fbg(0.797)和D-dimer(0.788).结论 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异常增高在VT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VTE发生有显著关联性.FⅨ:Ac、Fbg和D-Dimer 水平增高是VTE血栓形成的可能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分析,Fbg对VTE早期诊断价值大,DD次之,其次为FⅨ:Ac.

    作者:侯丽虹;刘秀娥;董春霞;杨涛;康建民;曹文东;杨林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