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诱导化疗期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吕鹏;赵欢;李蕊白;潘一鸣;韩丽珍;张雅月;侯丽

关键词:老年人, 急性髓系白血病, 康莱特注射液, 生命质量, 不良反应, 化疗, 消化道, 回顾性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围诱导化疗期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对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东直门医院老年AML住院患者140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分为联合观察组及单纯观察组.共检索出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AML(非M3)患者55例.单纯观察组23例,其中初诊初治8例,复发难治15例;联合观察组32例,其中初诊初治10例,复发难治2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组病例Ⅰ、Ⅱ度口腔反应及口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 、17.4% 、39.1%(单纯观察组),0% 、3.1% 、3.1%(联合观察组),单纯观察组Ⅰ、Ⅱ度口腔反应及口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联合观察组(P=0.001<0.01);在胃肠道反应方面,单纯观察组发生Ⅱ、Ⅲ度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 、13% 、43.5%,高于联合观察组的12.5% 、9.4% 、34.4%,在减少胃肠道反应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KPS评分在改善、稳定及有效率分别为12.5% 、75% 、87.5%(联合观察组)、0% 、65.2% 、65.2%(单纯观察组),联合观察组优于单纯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AML(非M3)患者围诱导化疗期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能降低患者口腔毒性反应分度及发生率,具有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趋势,主要体现在复发难治患者;改善患者1个诱导疗程后的生命质量.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围诱导化疗期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围诱导化疗期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对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东直门医院老年AML住院患者140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分为联合观察组及单纯观察组.共检索出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AML(非M3)患者55例.单纯观察组23例,其中初诊初治8例,复发难治15例;联合观察组32例,其中初诊初治10例,复发难治2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组病例Ⅰ、Ⅱ度口腔反应及口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 、17.4% 、39.1%(单纯观察组),0% 、3.1% 、3.1%(联合观察组),单纯观察组Ⅰ、Ⅱ度口腔反应及口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联合观察组(P=0.001<0.01);在胃肠道反应方面,单纯观察组发生Ⅱ、Ⅲ度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 、13% 、43.5%,高于联合观察组的12.5% 、9.4% 、34.4%,在减少胃肠道反应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KPS评分在改善、稳定及有效率分别为12.5% 、75% 、87.5%(联合观察组)、0% 、65.2% 、65.2%(单纯观察组),联合观察组优于单纯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AML(非M3)患者围诱导化疗期联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能降低患者口腔毒性反应分度及发生率,具有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趋势,主要体现在复发难治患者;改善患者1个诱导疗程后的生命质量.

    作者:吕鹏;赵欢;李蕊白;潘一鸣;韩丽珍;张雅月;侯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诊疗特点

    目的:探讨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诊疗特点.方法:选取中英文数据库中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总结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辨证特点、干预措施、选穴、疗效、安全性等,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41篇文献中,采用辨病选穴的有33篇;31篇使用了三棱针,24篇使用拔罐辅助;频次高的5个穴位依次是大椎、肺俞、血海、曲池、膈俞;16篇单纯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为63.33% ~100%,25篇使用放血联合疗法治疗该病有效率为80.0% ~100%;仅有1篇文献提及放血拔罐时使患者皮肤出现小水疱.结论: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辨证特点以辨病为主,以三棱针辅以拔罐为常见放血方式,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血海、曲池、膈俞.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

    作者:姚琴;王伟明;和蕊;穆韵浓;赵百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激指标和神经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配合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与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8).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予以依达拉奉+银杏达莫治疗,于治疗前1 d、治疗14 d后检测2组神经递质指标、应激指标、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2组治疗14 d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在治疗后AOPP(75.12±3.74)μmol/L、IL-6(71.62±5.01)pg/mL、ox-LDL(85.80±5.26)U/mL、CRP(9.18±0.55)mg/L、MDA(3.08±0.56)nmol/mL、IL-10(22.13±1.6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GSH-Px(39.18±6.28)mg/mL、SOD(162.54±13.15)U/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在治疗后VAP(8.12±1.74)ng/L、NPY(170.52±6.15)μg/L、NSE(12.13±1.62)μg/L、Glu(71.62±4.0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NGF(89.18±3.28)pg/mL、GABA(9.08±0.86)μmol/L、NTF(5.80±0.76)ng/mL、NAA(429.18±17.55)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在治疗后NIHSS评分总分(11.50±1.6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1.78)分(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87.04%)(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可采取银杏达莫辅助依达拉奉治疗,比较单纯应用依达拉奉,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应激反应、神经递质表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疗效较好.

    作者:于海娜;刘永丹;裴晓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降糖消渴颗粒含药血清对INS-1细胞磷酸肌醇-3激酶/AKT/FOXO1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降糖消渴颗粒含药血清对INS-1细胞PI3K/AKT/FOXO1通路中相关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降糖消渴颗粒含药血清保护胰岛B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FOXO1高表达INS-1稳定细胞株,分别以1% 、5% 、10% 、15% 、20% 不同浓度降糖消渴颗粒含药血清干预,用MTT法计算细胞成活率以观察药物毒性,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总FOXO1蛋白水平以确定佳药物浓度开展后续实验.细胞用或不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总FOXO1、p-FOXO1、Akt、p-Akt和细胞核内外的FOXO1、p-FOXO1的蛋白表达,qRT-PCR检测FOXO1mRNA和AktmRNA含量.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细胞均无毒性,其中10% 为佳药物干预浓度.10% 含药血清使磷酸化FOXO1和Akt的表达升高;在胞质和胞核中,10% 含药血清使FOXO1的表达降低,磷酸化表达升高,抑制剂LY294002使FOXO1和p-FOXO1表达均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Akt mRNA表达升高,FOXO1mRNA表达降低,抑制剂使FOXO1mRNA表达降低,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结论:降糖消渴颗粒含药血清可通过PI3K/AKT/FOXO1通路促进FOXO1磷酸化出核以抑制FOXO核转录实现保护胰岛B细胞的作用.

    作者:莫芳芳;刘海霞;华静;赵丹丹;高思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辅助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辅助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序号为奇数序号者为对照组,偶数序号者为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并随访2年.观察2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VEGF及其受体表达;统计2组治疗及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R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5%(P<0.05).治疗后2组吞咽困难、泛吐痰涎、腹痛腹泻及四肢困乏等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VEGF及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中观察组呕吐、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辅助放化疗可显著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VEGF及其受体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南海峰;丁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胆南星发酵制品与混合蒸制品的鉴别研究

    目的:以猪胆汁及天南星、制天南星为原料分别制备发酵制胆南星及混合蒸制胆南星,以胆汁酸类成分为指标,建立以猪胆汁为炮制辅料的胆南星2种炮制品的薄层鉴别及HPLC-ELSD特征图谱.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石油醚:丙酮:冰醋酸(11:8:0.8)为展开剂,10% 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与0.1% 冰醋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ELSD:漂移管温度为105℃,氮气流量为2.5 mL/min,建立胆南星HPLC-ELSD特征图谱鉴别方法.结果:TLC和HPLC-ELSD图谱均显示发酵制胆南星可检测到游离型胆汁酸类成分猪胆酸(HCA)、猪去氧胆酸(HDCA)和鹅去氧胆酸(CDCA)3个特征成分,而混合蒸制胆南星中未检测出;混合蒸制胆南星可检测到结合型胆汁酸类成分甘氨猪去氧胆酸(GHDCA)和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2个特征成分,而发酵制胆南星中未检测出.结论:所建胆汁酸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均可有效鉴别胆南星的发酵制品和混合蒸制品,为胆南星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陈云;陈劲松;郁红礼;吴皓;王卫;程梓烨;单雪莲;蔡宝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中、英文文献数据库的欧洲七叶树种子和娑罗子的对比研究

    欧洲七叶树种子隶属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子属、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种,为欧洲七叶树的干燥成熟种子.欧洲七叶树种子、树皮、叶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欧洲已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可用于解热、痔疮等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欧洲七叶树以种子中活性成分多、应用广.娑罗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是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或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可用于肝胃气滞、胸腹胀闷、胃脘疼痛.本文基于英文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PubMed以及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通过检索欧洲七叶树种子和娑罗子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欧洲七叶树种子中含有皂苷、黄酮、酚类、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心血管等疾病;娑罗子中化学成分与欧洲七叶树种子基本一致,也含有皂苷、黄酮等化合物,具有抗炎、胃肠道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脑出血、脑血栓、外伤肿胀等疾病,可见欧洲七叶树种子和娑罗子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有所不同,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目前2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或者是2者在某种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本文将为欧洲七叶树种子在中国的引种、药用价值研究以及相关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赵丹萍;张建军;费文婷;朱映黎;汤如莹;王林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薄层色谱法,鉴别连翘、黄柏、栀子、赤芍等主要药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君药金银花的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确立了清热解毒口服液中连翘、黄柏、栀子、赤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选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建立了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其方法学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妮;刘杰;张红梅;杨振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芍药甘草滴丸的制备及其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

    目的:制备芍药甘草滴丸(SGDP),测定其主要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以及其他与质量控制相关的指标,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重要指标和参数.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乙醇沉淀、HP-20大孔树脂纯化后,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冷却剂,制备SGDP;采用HPLC-DAD法测定SGDP中芍药苷(230 nm)、甘草苷(276 nm)、甘草酸(250 nm)的含量.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方法对其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进行检查.结果:成功制备了SGDP,HPLC法可同时测定SGDP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盐的含量,分别是(32.66±0.46)mg/g、(9.23±0.23)mg/g、(17.48±0.86)mg/g;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11.23% 、96.04% 、104.43%.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SGDP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HPLC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检测SGDP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敏;龚慕辛;刘正跃;史赫男;黄秋阳;张芮乾;郭思远;贺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成药通用名称分析

    中成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据《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及2009—2014年国产中成药数据库,分析中成药通用名称现状,并对中成药通用名称的命名原则提出具有传统特色的相关发展性建议.指出关键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使中医药的发展能够与时代接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加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者:陈秀香;张曼;王雪;宫爱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蒙脱石散+复合维生素B片),观察组患儿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大便性状、腹泻、腹胀、发热)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8%(45/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CD3+、CD4+、CD8+、CD4+/CD8+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患儿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3/55),对照组患儿为9.1%(5/55),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玲;杨洁;李红云;杨智宽;柳琼;余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复方葛根芩连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复方葛根芩连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葛根芩连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9% 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T磨玻璃影、蜂窝影、网格影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阳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肺活量(VC)与肺总量(TLC)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VC与TLC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葛根芩连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肺纤维化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肺纤维化的CT影像学特征,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提高.

    作者:张韬;雷雪飞;黄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191例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的中医病机研究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来观察肿瘤相关性疲劳(CRF)患者的病性虚实、脏腑定位、病理产物,以阐明其中医病机,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指的恶性肿瘤患者191例,进行一般信息、疲劳评分判定、中医四诊资料采集后,判定其脏腑虚损情况、脏腑辨证定位和病理产物,并分析其虚损情况与疲劳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证型以脾气虚型的发生率高(占80.6%),其次为肾气虚型(占43.5%)、肺气虚型(占34.6%)、肝气郁结(占21.5%).而病理产物方面,53.4%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夹有痰浊,15.7% 夹有瘀血,30.9% 同时合并痰浊、瘀血.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出现肾阳虚型、肾气虚型、脾阳虚型、肝气郁结型的疲劳程度较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的中医辨证总体上以虚证为主,可出现虚实夹杂.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肾,涉及到肝、肺二脏,病机多为脾气不足、肾精亏虚、痰瘀互结.故其中医治疗应攻补兼投,以补虚为主,治以健脾益气、补肾填精、软坚散结为法.

    作者:关洁珊;罗智杰;林丽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14 d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骨化三醇胶丸+静脉点注唑来膦酸,观察组同时静脉点注葛根素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术后于门诊随访6个月.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2组髋关节功能,并检测假体周围骨密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21%,对照组有效率79.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7 d至术后6个月2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假体各分区骨密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R4~R7区骨密度降低,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R6、R7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骨关节疼痛及头痛,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葛根素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假体周围骨密度均得到有效提升,且安全性好.

    作者:贺燕;周吉银;李光灿;李秀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基础疗法的芪苈强心胶囊综合用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LVEF、LVEDD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基于基础疗法的芪苈强心胶囊综合用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R、LVEF、LVEDD水平,治疗前后VEGF、NO水平以及血浆AngⅡ、ET、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DD水平分别为(76.43±6.52)次/min、(46.12±4.08)mm,低于对照组的(88.61±7.33)次/min、(50.13±4.33)mm,而LVEF水平为(42.30±7.01)%,高于对照组的(36.72±6.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NO水平分别为(522.58±127.57)ng/L、(43.49±7.0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441.38±113.52)ng/L、(34.85±6.8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ngⅡ、ET、BNP水平分别为(135.42±24.48)pg/mL、(53.68±22.82)ng/L、(287.96±62.02)μg/L,低于对照组的(161.33±23.66)pg/mL、(84.68±27.48)ng/L、(372.02±64.8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基础疗法的芪苈强心胶囊综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同时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刘永选;王彩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麻杏石甘汤对肺炎模型小鼠的疗效观察及对共刺激分子CD137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肺炎模型小鼠的疗效,同时探讨其对共刺激分子CD13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幼龄小鼠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及中药组小鼠接受肺炎克雷伯菌混悬液滴入鼻腔,空白组小鼠接受等剂量生理盐水滴鼻,24 h中药组小鼠接受麻杏石甘汤灌胃,1剂/d,共干预7 d.比较3组小鼠一般活动情况、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多核粒细胞激素(PM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肺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共刺激分子CD137水平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小鼠未出现任何阳性体征,模型组及中药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体质量下降、活动减少等相关阳性症状,其中中药组较模型组改善;模型组及中药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MN、IL-6及IL-8均较空白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及中药组小鼠肺组织细胞结构错乱、肺泡大小不一,各级支气管周围、小叶间及肺泡间隔等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有纤维增生.其中中药组较模型组病理明显改善.模型组及中药组小鼠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137表达增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对肺炎有明显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共刺激分子CD137的分泌有关.

    作者:柴少卿;于少飞;朱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霍山石斛对肾阴虚小鼠血清IL-2、IL-6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对肾阴虚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96只昆明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组,六味地黄丸组,霍山石斛(0.33、1、2、3 g/kg)4个剂量组,给药14 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下午给予甲状腺素溶液160 mg/kg,建立小鼠肾阴虚模型,观察霍山石斛对肾阴虚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IL-2、IL-6含量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结果:霍山石斛各给药组均能明显缓解小鼠的阴虚状态,增加体质量(P<0.01,P<0.05),1、2、3 g/kg剂量组霍山石斛能提高阴虚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1),降低血清IL-6(P<0.05,P<0.01),升高IL-2(P<0.01),升高阴虚小鼠肝组织SOD、GSH-Px、CAT水平(P<0.01),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P<0.01),且与铁皮石斛比较,其升高SOD、CAT和降低MDA作用明显增强(P<0.01,P<0.05).结论:霍山石斛具有增强阴虚状态下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其免疫调节作用与铁皮石斛相当,抗氧化性优于铁皮石斛.

    作者:侯燕;周雪;乐娜;费文婷;汤如莹;王林元;张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电针百会、神庭对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对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后遗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电针百会、神庭两穴治疗,分别在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明显的改善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使用方便,疗效切确.

    作者:周俊英;左军杰;陈彬;吕建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聚酰胺色谱法联合中压液相制备色谱法提取分离镰形棘豆中活性黄酮类成分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得到的黄酮化合物进行抗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活性筛选.方法:镰形棘豆药材浸提液经乙酸乙酯萃取,该萃取部位通过聚酰胺柱色谱梯度洗脱,结合中压液相制备色谱法进一步纯化分离,获得单一黄酮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及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黄酮化合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从镰形棘豆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单体,鉴定为7-羟基二氢黄酮及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HPLC分析两者纯度均大于98%;CCK-8法结果显示,7-羟基二氢黄酮及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并呈量效关系,48 h的IC50值分别为137.6μg/mL和63.83μg/mL.结论:分离得到的2个黄酮成分对A549细胞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后期抗肺癌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聚酰胺柱色谱法具有富集黄酮的作用,适用于分离黄酮类成分,聚酰胺色谱法联合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法,提取分离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简便易行,为分离黄酮类成分提供参考.

    作者:牛俐燃;李冠聪;杨光明;潘扬;蔡宝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杜仲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目的:建立杜仲不同炮制品(生品、盐品与炭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从整体水平表征杜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杜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0.3% 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建立10批杜仲不同炮制品水提液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同时运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杜仲炮制前后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建立了杜仲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生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盐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炭品标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HCA和PCA模式识别能够明显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能够有效地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朱星宇;周燕萍;陆金兰;林上阳;谢辉;夏晨洁;李伟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