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疗养院实施心脏康复的优势探讨

江东

关键词:心脏康复, 疗养院, 优势
摘要:目的 探讨疗养院在心脏康复方面存在的优势.方法 通过对疗养院的性质、地理环境、工作内容及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心脏康复的有利因素.结果 在疗养院疗养,可以控制危险因素,稳定和逆转动脉硬化的过程,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更好地达到心脏康复的目的.结论 疗养院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在心脏康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处方在疗养工作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处方以文字形式开展,教育形式具体化,能从疗养员的具体状况及优先需求出发,共同制订自我护理目标,协助寻找实现目标的措施,激发疗养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宿晓卿;姚海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特勤疗养院参加抗洪抢险医疗队的做法和体会

    2010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我院在接到抗洪抢险医疗保障任务后,认真准备,积极备战;在抗洪抢险医疗保障中,严格执行各项预案,积极救治抗洪官兵和群众3 000余人,受到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被上级单位评为抗洪先进集体.现将我院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以供商榷.

    作者:闫彩;熊万喜;王丽;宋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飞行人员心血管异常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现役飞行人员心血管异常分布特点,发现易感人群,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场站医院(卫生队)对飞行人员进行小体检,查阅<飞行人员健康信息登记本>大体检记录,调查757人,按心血管异常疾病谱、年龄和机种分组,计算各组心血管异常发生率,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飞行人员心血管异常发生率为12.55%,其中高脂血症为9.11%,高血压为1.72%,心律失常为1.19%;不同年龄组心血管异常发生率:25~35岁组为2.77%,36~40岁组为12.50%,41~56岁组为30.56%;40岁以上不同机种组心血管异常发生率:歼击机为40.63%,运输机为32.88%,轰炸机为26.14%,教练机为26.09%.结论 现役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异常以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为主;心血管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机种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提示预防工作要注意纠正飞行人员的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杨绍华;张启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不同条件下飞行人员的膳食营养

    从事飞行专业的各类人员(包括飞机驾驶员、领航员、通讯员、设计员、空中机械师、空中服务人员等),其膳食首先要符合一般人群合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要求;同时,由于飞行劳动的特殊性(飞行劳动环境因素),膳食又应该符合不同飞行条件下的生理卫生学要求.

    作者:曲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与达标情况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为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笔者对264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及治疗达标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艾江;刘宁;王庆涛;刘守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770例体检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我院引进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并采用TBS分级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对液基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病变以上的患者做病理组织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现对来院检查的770例体检者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安;余化平;胡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提高服务质量争创一流疗养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旅游成为节假日休闲放松的不二之选,同时对旅游疗养地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良好的服务,旅游环境再优美,设施再齐全,也无法使来旅游疗养的人们心情舒畅.

    作者:朱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现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只有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才能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重视疾病的控制,保持血糖稳定,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张政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疗养院护士长轮转工作初探

    目的 为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分片区进行1~2年的交叉轮转.结果 转变了护士长的管理理念,增强了护士长的责任感和沟通意识,进一步规范了科室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促进了人员流动,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结论 护士长管理能力的提高为新时期疗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赖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尿液分析仪使用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目前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在我国使用已相当普遍,其以简单、快捷、方便,用少量尿液(10~20 mL)即可获得10余项检验项目,检测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已成为尿液常规检查的必备仪器.它不但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和检验结果的精密度,而且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相关试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仪器的普及使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作者:门自起;张红;陈宏安;汪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Hcy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测定98例CRF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tHcy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tHcy浓度CRF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Ⅴ期患者显著高于Ⅳ期患者(P<0.01),Ⅳ期患者显著高于Ⅲ期患者(P<0.01).结论 CRF患者血清tHcy浓度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tHcy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检测血清tHcy浓度对了解CRF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罡;季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GE双排螺旋CT的几例故障分析和处理结果

    我院于2005年3月购进Hispeed CT nx/i为双排滑环式螺旋CT,该机型是美国GE公司推出的产品,它设有维修程序和设备故障记录及CT设备远程诊断等,我们在维修时可利用设备远程诊断和维修程序及设备故障记录等信息,来确定哪一系统发生了故障,经分析处理后可很快地把故障排除.现就我院近期CT出现的几例故障来分析产生的原因.

    作者:李研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气温骤降对人体血压和血常规的影响兼析海拔变化对体内压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环境气温骤降对人体血压和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测量由有供暖地到无供暖地18名飞行员的血压、血常规,并于1周后复查.结果 血压由(120.54±12.22)/(76.08±5.29)mmHg(1 mmHg=0.133 kPa)改变为(115.15±12.43)/(68.38±7.91)mmHg,红细胞计数由(5.391±1.095)×1012/L改变为(4.733±0.984)×1012/L,血红蛋白由(170.88±16.89)g/L改变为(146.69±14.26)g/L,白细胞计数由(6.833±1.273)×109/L改变为(5.917±1.032)×109/L.上述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境气温骤降会使人体血液浓缩,增加血液的黏滞度和血流阻力,应注意相应条件下对循环机能欠佳人员的保健措施,预防因此而导致的心血管事件.

    作者:邓晗;吴家林;唐慧明;刘佩玉;金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理论、新知识的引进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除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外,人们已开始用音乐疗法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达到治疗的目的.音乐疗法是医学、心理学与音乐相互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1].音乐疗法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目前在康复治疗中也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费英俊;郜时华;许春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教育形式初探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已成为人们预防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院自2005年3月起在体检中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体检人员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受到体检单位和体检人员的欢迎和好评,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胡靖;姜巧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保护因素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所有的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是Erkinjuntti[1]提出的较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涵盖面更广的新概念.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日益增多,VCI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欧美国家中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尔病(Alzheimer's disease,AD),而在卒中高发的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发病率已与AD持平.VD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2],而了解VCI的保护因素,并行之有效地提前干预,对于大规模人群中VCI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VCI保护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晓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物理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物理治疗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超短波组,超短波+红外线组,超声波+磁疗组进行物理治疗并评估3组的物理因子的疗效.结果 3组物理治疗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均有效,经统计学处理各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治疗是综合性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采用的各组物理因子的疗效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物理因子组合较单用超短波效果好,两种物理因子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铁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铁(Fe)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比色法检测对照组和NS组血清铁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 NS组中血清铁与hs-CRP(r=-0.39,P<0.01)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血清铁与hs-CRP并未有相关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患者中血清铁的水平可能与hs-CRP有关系,其生物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魏金凤;姜梅;刘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武警部队疗养院人才建设若干思考

    近年来,在总部首长的大力关怀下,武警部队疗养事业发展建设很快.随着各种软硬件设备的倾斜性投入,疗养保健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军队、地方同类疗养院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起步建设较晚,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力量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拓展疗养服务渠道,如何培养专业人才已成为影响武警疗养院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赵适;田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人颈性眩晕的X线、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的对照分析

    目的 对照分析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位、张口位X线片,颈椎横断CT扫描及双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影像.结果 46例患者中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5例,横突孔狭窄、变形7例,钩椎关节增生28例,椎间隙狭窄并椎间盘膨或突出11例,生理曲度异常36例,颈椎失稳18例,颈椎侧弯或旋转移位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4例,内径异常11例,血流速度减慢37例.结论 X线平片、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3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较全面地反映出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致病原因.

    作者:郭旭;李中华;雷玉峰;陈维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