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莉华;周敏

关键词: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 患者生活质量, life quality, 非传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终身性疾病, 胰岛素分泌, 心血管疾病, 敏感性降低, 人类健康, 人口总数, 控制不良, 患病率, 高血糖, 靶细胞, 肿瘤, 威胁, 特征, 慢性
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由于靶细胞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估计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5%,有60%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良.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大连池矿泉医疗康复临床实践

    五大连池医疗矿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良药,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矿泉治疗效果,已日益受到国内外患者的信赖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现把多年来五大连池矿泉医疗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唐秀程;付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大量研制和生产,在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其药品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多.据报道…,中西药注射剂都可引起不良反应,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大.为了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造成巨大的危害,对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方法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便潜血免疫法与化学法联合检测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便潜血试验是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它为临床医生在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便潜血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200例患者分别用免疫法和邻甲苯胺法两种方法检测便潜血,报告如下.

    作者:贺宝爱;李安均;王卓;宋明辉;周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损害,不仅是一种突发的机体损伤,对心理及精神也有较强的影响.烧伤作为一个应激源,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可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作者:向缨红;李莉;李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健康保健对策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老龄化与21世纪同时起步.2005年,我国已有老龄人口近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8%以上,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已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张建敏;刘世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离退休老干部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离退休老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加,离退休老干部逐渐进入了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大多数老干部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常年服药才能控制病情,造成了心理负担过重,遇事易多想、易激动、易焦虑、易烦感,甚至有时出现心神不定、失眠、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其抑郁症为常见病之一.该文对离退休老干部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使其摆脱抑郁.

    作者:常乐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葬偶老年人心理亚健康的心理调适

    人们的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亚健康状态对躯体会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葬偶老年人,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更加复杂,表现出诸多心理特征.应通过积极发泄与倾诉、心理疏导、音乐疗法、有氧运动等心理调适方法,使其度过心理亚健康时期,重新积极投入到健康生活中.

    作者:王洪芳;马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万东F52-8C医用500毫安X射线机影像增强器故障及维修

    F52-8c医用500毫安x射线机x线电视系统配置了泰雷兹3313影像增强器,在实际工作中,影像增强器的故障一旦出现,往往不容易判断与解决.如果是影像增强器本身的故障,生产x射线机厂家也不能维修,往往需要把影像增强器寄回原影像增强器生产厂家检测.

    作者:邱小洪;李建平;朱万余;孙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危重症患者途中转运的安全护理与防范对策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抢救预案的有效实施,严格交接班等.

    作者:高惟英;郭宁;张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联勤体制下离退休干部集体疗养的实践与探讨

    军区卫生部从2001年起开始组织本区各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集体疗养,随着新时期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我疗养院实行了联勤,联勤后的疗养院收治任务更加多样,疗养资源更加充足,疗养功能更加齐备,各项保障工作更加有力.

    作者:罗红峰;熊立君;张法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疗养院疗案质量管理的着重环节

    疗养院疗案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医生个人业务素质,而且体现了疗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水平,关乎疗养首长在院期间的诊疗安全.因此,不断提高疗案质量,始终是疗养院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本院近年来检查疗案情况,就如何提高疗案质量探讨如下.

    作者:朱承超;谢亚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颈椎病非手术诊治方案与手段的探讨

    颈椎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手段虽多,但疗效多不满意.本着消除症状,降低复发率的原则,我科从2006年7月~2008年7月期间据病因病机,针对不同症状受累靶组织,明确责任病灶,进行临床分类、合理组合,总结出一套程序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应用有的放矢的手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1~2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脂肪肝和血脂的关系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脂肪肝的定义: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三酰甘油)在肝脏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利量5%或组织学上有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1].由于生活不断改善,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平均人口的10%,脂肪肝已作为一种常见病进入我们的生活.

    作者:孙翠;孙兵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由于靶细胞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估计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5%,有60%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良.

    作者:沈莉华;周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疗养员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低血压往往不被了解而促使脑卒中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直立性低血压[1]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直立位较卧位时收缩压下降3.99 kPa(30 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99 kPa(15 mmHg)以上,或用心电图观察深呼吸时心率变小于6次/rain.同时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大脑供血不足(头晕、头昏、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摔倒、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固定不变、尿失禁、便秘、不出汗、不耐热、易疲劳等).

    作者:高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明显升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报道,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0%,估计患病人数1.6亿.防治血脂异常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赵光;贾静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特勤疗养员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实施

    多数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且患者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和预后,因此对特勤疗养员实施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其中进展性卒中38例,非进展性卒中44例,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LPA的浓度,分析进展性卒中与非进展性卒中血浆LPA 区别,评价LPA在进展性卒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浆LPA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LPA的改变与脑梗死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卒中的监测和疗效指标.

    作者:樊艳辉;李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颈源性高血压的认识与治疗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一部分伴发颈椎病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行颈椎治疗后,血压也随之好转,均提示血压的异常与颈椎有关.现代研究表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这两种分属不同系统的疾病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包春宇;刘兆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旨在探讨临床上治疗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方法.方法 2006年针对6例II度~Ⅲ度陈旧性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6例病人膝关节均获得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可消除膝内翻样改变,使膝关节获得较好的动力性稳定状态.

    作者:李德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