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辉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对脱毒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91例戒毒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3组,在使用美沙酮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盐酸安非他酮、盐酸曲唑酮和安慰剂,比较患者住院天数和脱毒成功率.结果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曲唑酮组的住院天数和脱毒成功率均高于安慰剂组.但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曲唑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抑郁药可明显提高自愿戒毒患者的脱毒依从性和脱毒成功率.
作者:宾燕丽;林云;徐珀;郑军;徐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自2005年以来,我院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17例,治疗方法:①术前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根据结果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②清创.冲洗负压封闭治疗5~10 d后再重复多次,直至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窦道内外露骨完全被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③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 本组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临床痊愈10例,显效4例,有效3例.结论 本组患者在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的指导下,全部采用置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液,这就保证在局部达到足够的抗生素浓度,使抗菌效果明显增强,同时利用VSD技术,多个疗程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爱民;曲家富;曹利海;王良;孙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院2002~2008年共收治6例剧烈运动后致急性肾衰(ARF)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者,经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均抢救成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包丽媛;易冬梅;朱开常;任少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真空采血器采集血液标本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等优点.其真空度的准确设定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5%,主要误差来源于血液黏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细微差别[1].
作者:李丽;赵曦;刘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军队飞行员训练时经常出现的外科常见疾病,以了解飞行员外科疾病状况,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8~2009年来疗养和进行体检健康鉴定的1 804名飞行员做全面系统的外科体检,对发现的外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外科疾病1 078人次,占全体体检人数的59.76%,其中腰肌劳损614人次,颈椎病204人次,腰椎病136人次,占外科疾病的88.50%.结论 由于训练方法及多方面因素,飞行员外科疾病的发生率处于高发状态,严重影响飞行质量,这种状态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作者:张法胜;王恩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 将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疗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1次/d,疗程4周.用药前后进行血压测量,每天定时测血压3次.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4周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1.20±5.49)mmHg(1 mmHg=0.133 kPa)和(14.20±4.58)mmHg,总有效率为96.67%;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6.90±7.98)mmHg和(13.00±5.03)mmHg,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3.33%,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3.33%.治疗后心电图由供血不足恢复正常.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老年高血压均有效,尤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抗高血压一线药物.
作者:詹丽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景观治疗是深受疗养员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它不仅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还能够起到增进健康的作用.为了消除景观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疗养员的景观治疗质量,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科学的指导和正规的培训,从游览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抓好点滴,为疗养员的出行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好地解决了疗养员的后顾之忧,使疗养员在景观治疗的康复中得到佳的身心疗养.
作者:马晓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军队疗养院自行组织研发并于2005年开始在全军疗养院推行使用的<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一套基于WEB的B/S模式下的信息管理系统,ASP脚本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 2000 server,数据库是Oracle 8i.
作者:王雷;周晓明;肖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整体护理的核心.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等.
作者:吕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田径;刘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慢性盆腔炎是理疗科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主要发生于年轻、性活跃的育龄妇女[1].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而患者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及许多不良反应,我们用物理因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娟;唐文静;巩淑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生豆角含有一种毒蛋白叫凝集素,还有的豆角含有皂甙(主要是三萜皂甙)可强烈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出血性炎症并消化吸收后产生中毒症状.这两种毒素在高温中可被分解破坏,如果食用半生不熟的豆角则会引起中毒.
作者:张琳;郭宁;刘巍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单侧下肢手术老年病人,ASAⅡ~Ⅲ级,随机分为R1(0.5%罗哌卡因10 mg)、R2(0.4%罗哌卡因8 mg)、R3(0.3%罗哌卡因5~7 mg)3组,取患肢上方侧卧位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药.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3组均成功单侧阻滞,镇痛效果满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大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阻滞消退时间R2、R3组明显短于R1组(P<0.01),R2、R3两组肌松弱于R1组但不影响手术进行.血压下降幅度R3组显著小于R1组(P<0.01).结论 小剂量(5~7 mg)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单侧阻滞更适用于老年下肢手术麻醉.
作者:陈守坚;叶强;黄磊;梁玉英;胡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后溪穴加局部穴治疗肩周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大72岁,小40岁;病程长3年,短1周;左肩28例,右肩47例,双侧发病5例.
作者:王泽林;葛磊;李博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因患高血压病21年、冠心病9年入我院疗养.入院3 d后来我科行常规超声查体.B超检查示:中重度脂肪肝,肝多发囊肿.当超声探头扫查至中上腹部时,于腹主动脉远段、肾动脉起始处下方,探及腹主动脉明显扩张呈梭形,扩张处大前后径约5.4 cm,其相邻动脉段内径2.2 cm,二者比值为2.4.
作者:赵艳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疗养院药师怎样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对疗养院临床药师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提高药师自身素质,为临床服务.结论 药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展药学服务,体现药师价值.
作者:蒋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为了解军事飞行员代谢综合征(MS)各相关危险因素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健康管理,我们对来院健康疗养的飞行员进行了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江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特勤人员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诊断标准的区别,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2008年入院疗养保健的特勤人员临床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1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13例临床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中心电图平均心率(53.2±3.8)次/min,心脏听诊平均心率(68.8±4.1)次/min,入院时平均脉搏(67.8±4.8次)/min,出院时平均脉搏(67.9±4.6)次/min,下蹲试验均为阴性,均无自觉症状及其他相关疾病,健康鉴定结论均合格.结论 113例特勤人员均不符合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诊断标准.
作者:姜懿华;范景霞;吴岩印;李爱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中药熏蒸、体外高频热疗、牵引及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获得满意疗效.结果 治愈:70例;显效:3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 以上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体外高频热疗法是用射频电磁场作用于人体电极间的人体加热(内生热),并通过高频电磁场的效应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 ,真正做到了使患者无痛苦、无创伤、非介入.
作者:李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156例中老年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检测,共诊断5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其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超声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占53.7%,颈内动脉起始段,占27.8%,颈总动脉主干,占18.5%.超声特征表现为四种类型: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临床追踪随访及CT、MRI检查证实总计有脑梗死19例,占35.2%,其中,软斑块及溃疡斑块易被血流冲击脱落,形成栓子,发生脑梗死.结论 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张宇虹;尹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