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疗养康复的疗效分析

朱巧玲;郭知学

关键词:高血压病, 疗养康复, 疗效
摘要:目的 通过对66例高血压痛患者疗齐效果的分析,探讨疗养康复对治疗高血压病的意义.方法 对66例疗养员进行全面体检,监测血压,药物治疗,并充分利用疗养资源,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膳食指导、体疗,心理干预、景现治疗及健康教育,使其达到理想血压水平.结果 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患者血压得到了更好的控制.结论 疗养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适合秦皇岛市光明扶贫行动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目的 通过比较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探讨适合秦皇岛市光明扶贫行动中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机理、术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205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力、散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组比较,在视力、散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手术成本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适合秦皇岛市光明扶贫行动中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复明手术方法.

    作者:张东;杨虹;李兰宇;王宁;秦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71例飞行人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部大动脉检测结果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致飞行员在空中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从而易导致飞行中发生事故,是飞行安全中的较大隐患.及早发现和正确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提高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手段,充分了解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才能有效地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从而降低因飞行员空中意识丧失带来的飞行安全隐患,提高战斗力.

    作者:王忠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物理疗法和功能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是引起膝关节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我院采用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高永红;韩立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涉外门、急诊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式

    20世纪末以来,由于对外开放,不同国家之间的来往增多,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体系.护理专业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及提供多元文化护理的巨大挑战.涉外门、急诊护士顾名思义,服务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门诊病人和急诊病人.由于服务对象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曾经感受过国外的服务;

    作者:董严;王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离退休干部膳食与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离退休干部的膳食与健康状况,指导其调整膳食结构,有效地防治由营养因素引起的有关疾病.方法 采用记名问卷法进行膳食结构调查并进行全面体检,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离退休干部的膳食中,热量的摄取量基本达到供给量的标准,部分营养素的摄入量不平衡,动物蛋白摄入量过高.健康检查发现体重超标、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血脂增高、血糖增高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结论 调查发现.在离退休干部中部分营养素摄入过剩与不足并存.建议加强有关膳食与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按个人喜好选择膳食的饮食习惯,提倡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

    作者:孟繁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混合痔患者手术前后心理障碍浅析与对策

    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混合痔.手术疗法是治疗的首选原则.然而由于该病的多发性、特殊性,使病人常出现消极、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以至影响食欲、睡眠,导致伤口出血、水肿等现象.针对病人出现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洪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

    克林霉素属林克霉素类抗生素,目前市面上的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本文拟就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角瓣完全换位+患侧鼻翼切口修复三度唇裂的体会

    目的 观察三角瓣完全换位+患侧鼻翼切口修复先天性三度唇裂的术后效果,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6例先天性三度唇患者(术前拍照片,术后拍照片)采用三角瓣完全换位+患侧鼻翼切口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方法进行近期比较.结果 26例先天性三度唇裂患者,均获得显著的优于传统手术方法的效果.结论 三角瓣换位+患侧鼻翼切口修复三度唇裂手术设计简单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李印成;刘起群;闫仕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护理新观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健康老龄化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老年患者护理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已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

    作者:李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产科抑郁症包括产前抑郁、产后抑郁.产科抑郁症可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这种情感障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令婴儿发生损伤,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据报道,儿童多动症即与婴儿时期的母婴连接不良有关.

    作者:邵波;郭军;王庆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和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成为基金会科研与培训基地

    为完善和创新尘肺病治疗技术,促进尘肺病防治的科研与培训工作,经基金会研究决定,明确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和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为基金会科研与培训基地.

    作者:张桂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白血病大剂量联合化疗中基础护理的应用

    白血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组疾病,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是威胁病人生命、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基础护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治疗结果.我们对大剂量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采取强化基础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焦瑞雪;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僵硬度的超声观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的改变.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00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划分为<65岁、65~74岁和>74岁三个年龄组,观察不同年龄组、高血压不同分级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僵硬度的变化.结果 >74岁高血压Ⅲ级患者内中膜厚度与僵硬度较同级<65岁及65~74岁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级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内中膜厚度与僵硬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与血压及年龄呈正相关.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客观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与血压、年龄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萌;朱胜;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1例下肢DVT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下肢DvT表现为管径增宽,内充满较均匀的低回声,加压后血管不能被压闭,CDFI示无彩色血流信号或彩色血流信号充盈缺损;亚急性下肢DVT表现为增宽的管腔回缩,腔内实质性回声相对增强,附着于管壁,管壁规整,CDFI示血栓周边可见细点状或细线状血流信号;慢性下肢DVT血栓发生部位管腔狭窄,血栓呈条索状较高回声,紧密附着于管壁使管壁呈不规则增厚,CDFI可探及不同程度的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下肢DVT的佳方法.

    作者:孙建新;田庆波;王菲;曹士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军队疗养院管理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军队疗养院管理者及其部属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者:桑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综合疗养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疗养措施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60例老年高血压痛患者采用综合疗养措施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和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 采用综合疗养措施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昼夜节律亦恢复正常.结论 综合疗养措施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可使昼夜节律恢复正常.

    作者:祝春华;王圣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剂量黄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41例临床观察

    心肌炎(Myocarditis)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其病因多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141例患者并随机分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飞行人员进行药学保健势在必行

    康复疗养是我军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担负我军飞行人员进行康复治疗的疗养院,保证飞行人员来我院后真正达到从紧张的飞行、作战训练中解脱出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防病治病,是疗养的宗旨.飞行员在长期进行飞行作战训练、航空运输等的作业中,有些飞行人员难免会落下一些急、慢性疾病,诸如慢性胃炎、腰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高血压、颈椎病、植物神经紊乱和外伤等.

    作者:刘东;张玉军;郑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极大地困扰着广大糖尿病患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胰岛素特别是胰岛素泵正日益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强有力的武器,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岛细胞分泌,将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输入速度,基础胰岛素可缓慢持续输入,餐前大剂量时可开动调节器,加快释放,可以在24h内持续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作者:王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药物性低血糖症临床分析(附39例报告)

    目的 探讨糖尿病经药物治疗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39例药源性低血糖症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例糖尿病合并药源性低血糖症中,口服磺脲类药物不当27例,应用胰岛紊不当12例.结论 目前临床上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是导致药物性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另外,胰岛素应用不当也是常见原因.治疗上应及时调整口服药物种类及胰岛素剂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杨立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