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忠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逐年提高,高龄直肠癌的病人逐年增加.本人收治1999~2001年70岁以上直肠癌病人57例,现对临床围手术期的治疗加以分析和总结.
作者:苏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士的言行举止,技术水平对疗养员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对从事老年疗养员护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考虑到疗养员需求的多样性,我们通过采取健康宣教、安全护理、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等措施,内容涉及生理、心理、医疗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友娟;尹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公司是煤矿建设井下施工企业,井下温度国家标准是26℃,大部分矿井温度在26℃至28℃,部分高温矿井温度在30℃以上,井下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人重体力劳动消耗能量大,出汗多,夏季酷热期,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和高温、高危岗位,工人由于出汗过多,体内失水、缺钠、缺钾,影响心脏、血压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头晕、头胀、视力模糊、乏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反应速度降低,不但影响工人健康,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作者:谭镇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飞行员眼底杯/盘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4年到2005年来我院健康疗养的1000例飞行员进行眼底镜检查,发现杯盘比扩大者进行眼压检查和视野检查.同时选取正常对照人群1000人,做同样检查.结果 飞行员杯盘比扩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1),但杯盘比扩大者中青光眼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杯盘比扩大在飞行员中发生率较正常人为高,但短期内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作者:师瑞;范淑亚;乔宗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统计量,具有0-1连续变量的特征,表明不同计量单位多个指标的综合水平,也是综合评价医疗质量的一种方法.本文运用RSR法综合评价我院10年来的医疗质量,可避免单项指标评价医疗质量产生偏差的不足.能比较正确地评价医院医疗质量,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供医院管理者参考.
作者:何丽丽;张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极大地困扰着广大糖尿病患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胰岛素特别是胰岛素泵正日益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强有力的武器,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岛细胞分泌,将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输入速度,基础胰岛素可缓慢持续输入,餐前大剂量时可开动调节器,加快释放,可以在24h内持续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作者:王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致飞行员在空中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从而易导致飞行中发生事故,是飞行安全中的较大隐患.及早发现和正确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提高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手段,充分了解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才能有效地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从而降低因飞行员空中意识丧失带来的飞行安全隐患,提高战斗力.
作者:王忠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肠球菌属细菌为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人体多种组织脏器的严重感染.近年来肠球菌属细菌所致的感染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肠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特别是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肠球菌及耐古霉素菌株的出现和增加,使肠球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成为临床棘手问题之一.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临床分离的110株肠球菌的菌群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卢小娟;周明晓;王林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探讨疗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强化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适应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方法 调查统计我院2005年护理人员编制、年龄、男女护士比例、学历及职称结构等方面的观状.结果 护理人员缺编,病床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0.37;护理人员年龄层次不理想,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男护士不足,中年男护士近乎断层;聘用护士数量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职称结构不合理,临床一线主管护师和护师人员不足.结论 做好人力资源计划,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保障护理队伍的优化、精干和高效.
作者:潘霞;王莹;骆京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军队医院疗养院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军队文职聘用人员尚未进入招聘阶段,从地方招聘护士补充临床护理人员,依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院自2004年开始,择优聘用地方护校的毕业生,充实护理队伍.目前在位聘用护士50名,占全院护士的40%.如何抓好聘用护士的管理,稳定护理队伍,适应疗养院的发展需求,是护理管理者的新课题,通过学习实践,我们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新玲;王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潜艇艇员疗养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旨在评定疗养效果.方法 对67例潜艇艇员以入院的第二天作为疗养前,疗养结束出院前作为疗养后,测定他们血液中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 潜艇艇员疗养后与疗养前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比较,疗养后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r=3.101,P<0.01),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无变化(t=1.164,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疗养后高于疗养前(t=3.668,P<0.001).结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作为潜艇艇员疗养效果评定的客观指标.
作者:贾妙兴;王瑞淦;付国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军队医院一疗养院联勤疗治(以下简称联勤疗治)新模式,是军队干部急重症疾病基本稳定后,随即由治疗医院转入临近的疗养院进行进一步的疗养康复治疗,直至病情基本好转和痊愈.联勤疗治缓解了治疗医院干部病房紧张的矛盾,提高了疗养院淡季床位使用率,发挥了疗养院综合康复治疗技术的优势,弥补了治疗医院康复治疗的不足,更有利于军队干部健康恢复,联勤疗治充分发挥了军队疗养院在和平时期的保障作用,值得在全军推广.
作者:杨伟光;尹宝玉;吴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混合痔.手术疗法是治疗的首选原则.然而由于该病的多发性、特殊性,使病人常出现消极、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以至影响食欲、睡眠,导致伤口出血、水肿等现象.针对病人出现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洪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白血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组疾病,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是威胁病人生命、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基础护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治疗结果.我们对大剂量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采取强化基础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焦瑞雪;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产科抑郁症包括产前抑郁、产后抑郁.产科抑郁症可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这种情感障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令婴儿发生损伤,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据报道,儿童多动症即与婴儿时期的母婴连接不良有关.
作者:邵波;郭军;王庆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脊柱及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直、活动受限、脊柱畸形,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对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48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心血管改变及原因.
作者:雷莹辉;裴志刚;高国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坏死和凋亡坏死和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两种形式,1972年Kerr等人详尽描述了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积极的生理过程,清除不需要的某些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调节细胞的数量.细胞凋亡一方面维持了正常细胞代谢,另一方面却破坏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正常的组织细胞发育或修复等.
作者:高虹;赵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科2005年9月9日收治1例颈2齿状突骨折患者,临床上采取颈前路中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全面综合评价,明确护理诊断,并根据病情的改善,分阶段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目标,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患者于10月14日在头、颈、胸矫形支具保护下,下床行走自如,康复出院.
作者:龚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旨在探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肌训练的新方法及训练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NMT-I型颈肌训练器,对来院疗养的高性能战斗机98名飞行员进行了颈肌训练,并对训练器材及训练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98名飞行员经系统的颈肌训练后,运动成绩较训练前明显提高,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其中颈后拉训练后平均提高2.74次/min,颈前拉提高2.59次/min,颈左右侧拉提高2.51次/min,颈左右侧屈拉提高2.62次/min;训练前不合格者37人经每周3次,共4周训练均迭到了合格标准.结论 该NMT-I型颈肌训练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进行前、后、左、右及左、右侧屈拉共六个方位的颈部肌肉训练,受训员可自行控制.安全可靠.可明显提高颈部肌肉力量及肌肉耐力.
作者:高永喜;熊万喜;余琳;孟宪勇;余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的改变.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00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划分为<65岁、65~74岁和>74岁三个年龄组,观察不同年龄组、高血压不同分级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僵硬度的变化.结果 >74岁高血压Ⅲ级患者内中膜厚度与僵硬度较同级<65岁及65~74岁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级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内中膜厚度与僵硬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与血压及年龄呈正相关.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客观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与血压、年龄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萌;朱胜;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