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思通致意识障碍2例报告

刘云波;张红梅

关键词:维思通, 意识障碍, 精神分裂症, 肌张力增高, 行为紊乱, 目的性, 治疗, 诊断, 药量, 手颤, 人物, 男性, 患者, 环境, 服药, 定向, 病人
摘要:例1:患者男性,18岁,因自语、自笑、疑人议论半年,加重2个月而就诊,诊断精神分裂症,给维思通1mg,2次/日治疗.病人在家服药1周内药量加至10mg/日,因出现兴奋、躁闹而入院.入院时表现意识障碍、躁闹不安、言语零乱、行为紊乱缺乏目的性、环境及人物定向错误并伴有手颤,肌张力增高.
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42例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研究初产妇产前、产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342例初产妇在产前3天及产后一周内用SCL-90各自评一次.结果342例产前SCL-90测试结果与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产后SCL-90测试结果躯体化、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显著高于产前;产男婴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产女婴组;难产者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顺产者.结论孕产妇产前、产后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作者:王刚平;颉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万拉法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对照实验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抑郁症标准5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32例)和氟西汀组(27例),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和氟西汀疗效及不良反应相近.万拉法新起效更迅速,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量效关系较为明显.部分病例氟西汀静坐不能反应可持续存在至疗程结束.结论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起效迅速,副作用轻微.

    作者:刘华;蒋廷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03例精神病人服用维思通前后血钾值变化分析

    血钾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电解质之一.它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物质代谢,维持细胞内外液之间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引起低血钾的原因除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在体内外分布异常等外,还受某些药物的影响.维思通是一种新的临床抗精神病药物,为了解其对血钾的影响情况,对103例单纯服用维思通的精神病人采用自身对照,定时测血钾的方法,对用药前后血钾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杰芳;马庆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精神科新护士上岗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精神科新护士上岗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SCL-90各因子分较国内常模均显著增高,且男护士比女护士心理问题多,非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比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心理问题多.结论对精神科新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尽快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作者:杜绍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培酮致强迫性拔毛1例

    患者温××,男,21岁,未婚,住院号42-164567.因生活疏懒5年,猜疑、外跑3个月于2001年2月23日首次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B超检查均正常,脑电地形图示:轻度异常,Q频域峰略升高.患者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阴性,否认有癫痫等病史.

    作者:吴亚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锥体外系反应与红细胞压积

    静坐不能式不宁腿综合症(RLS)是抗精神病药使用中常见的副反应.RLS也常见于贫血、恶性肿瘤、尿毒症等疾病[1].1953年Narlander首先使用铁剂治疗贫血病中RLS获效后,相继有较多的研究报告证实RLS与红细胞压积有关.本文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加以探讨.

    作者:季锦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因素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近十年20例猝死患者,并与同期住院的非死亡患者(20例)作对照,定量观察猝死前一个月抗精神病药的平均日剂量及不良用药方式、躯体营养状况恶化率、心电图异常率.结果猝死患者的躯体营养状况恶化率及心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抗精神病药平均日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用药方式成为诱发猝死的重要因素.结论正确使用抗精神病药,减少对心肌的不良影响,加强躯体状况的改善,对减少猝死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解昌国;邢向忠;王艳;杨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奎的平致粒细胞减少1例报告

    患者男,25岁,未婚,工人.因睡眠差、行为紊乱、冲动、伤人、疑人害己、父亲不是自己亲生父亲,于2001年7月收住我中心治疗,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李丽梅;张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维思通(利培酮)致水肿1例

    患者,女,63岁,既往体健.因不语、行为紊乱、少眠6个月,第二次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时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给维思通(首剂量1mg/日)治疗,一周渐增加至3mg/日,精神症状初步缓解,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眼睑、四肢出现明显水肿,指压凹陷,复查肝肾功能、B超、心电图等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周光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氯丙嗪所致胆汁郁积性肝损害1例报告

    患者男性,40岁,干部.因急性精神失常5天,疑心被害、冲动毁物于2001年7月16日入院,诊断:急性妄想发作.既往无肝脏疾病史;饮酒多年,无依赖.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肌注治疗,10-25mg/日共7天,急性症状缓解后,于7月20日起逐渐换用氯丙嗪治疗,从100mg/日加用至250mg/日(7月26日).

    作者:刘宝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应征入伍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评定应征入伍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青岛市的313名应征入伍青年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SCL-90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应征入伍青年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的均分显著地低于中国青年组常模.应征女青年的躯体化、抑郁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应征男青年.结论应征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应征女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郑占杰;王克;王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万拉法新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研究

    目的评价万拉法新和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组各30例,治疗6周.结果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疗效相似,前者的副作用明显少于后者.万拉法新的主要副作用为轻度恶心,血压偏高及性功能减退.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较阿米替林更安全.

    作者:郭平;尤海峰;王春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SAS、SDS量表及自制需求调查表对50例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照顾者的SAS、SDS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突出,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服务及社会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高晓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方法运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较低,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躯体疾病、经济收入、医疗保健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周永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谈护士对患者负有的法律义务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地增强,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医院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作者:王爱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吸烟与氟西汀疗效和副作用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对氟西汀治疗剂量、疗效和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对98例符合CCMD-2-R和DSM-Ⅲ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用HAMD和HAMA减分率评价临床有效性,用TESS分值评价安全性.对每日吸10支以上烟、每日吸10支以下烟和不吸烟组进行氟西汀治疗剂量、疗效和副作用的比较.结果在氟西汀平均日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吸10支以上烟组疗效极显著差于吸10支以下烟和不吸烟组(P<0.01),副作用极显著轻于吸10支以下烟和不吸烟组(P<0.01).每日吸10支以下烟组疗效显著差于不吸烟组(P<0.05),副作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氟西汀治疗期间不吸烟可以减少氟西汀治疗剂量和提高疗效.临床医生在评价氟西汀疗效和副作用时,应注意到吸烟这一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明廉;袁国桢;姚建军;毕派;周德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符合CCMD-2-R诊断、病程≤1年、首次住院治疗的分裂症各型男女各30例病人,进行利培酮≤2mg/d 12周治疗,以PANSS、GAS、CGI评定疗效,TESS、ESRS评定副作用.结果脱落率为1.67%,有效率96.61%,显效率62.71%,起始剂量79.66%≤1mg/d,大2mg/d.1周起效率35.59%,治疗量78%≤2mg/d.EPS发生率16.95%,程度轻,大部不需处理.结论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分裂症,有效性好、安全性高、可行性强.

    作者:邱惠敏;赵贵芳;张卫华;展庆淼;余西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观察139例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结果首次被探视后有60例(43.17%)出现病情反复,针对性地护理能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对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观察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用四级临床疗效和HAMD观察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副反应.结果二者疗效相当,万拉法辛起效快于阿米替林,且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万拉法辛组显著少于阿米替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万拉法辛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利培酮或氯丙嗪治疗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有效率为71.4%,氯丙嗪组有效率为42.9%,二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优于氯丙嗪,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朱乐信;米国琳;肖杰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