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征入伍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郑占杰;王克;王铨

关键词:应征入伍青年, 心理健康状况, SCL-90
摘要:目的评定应征入伍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青岛市的313名应征入伍青年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SCL-90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应征入伍青年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的均分显著地低于中国青年组常模.应征女青年的躯体化、抑郁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应征男青年.结论应征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应征女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征入伍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评定应征入伍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青岛市的313名应征入伍青年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SCL-90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应征入伍青年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的均分显著地低于中国青年组常模.应征女青年的躯体化、抑郁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应征男青年.结论应征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应征女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郑占杰;王克;王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SAS、SDS量表及自制需求调查表对50例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照顾者的SAS、SDS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突出,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服务及社会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高晓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培酮致强迫性拔毛1例

    患者温××,男,21岁,未婚,住院号42-164567.因生活疏懒5年,猜疑、外跑3个月于2001年2月23日首次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B超检查均正常,脑电地形图示:轻度异常,Q频域峰略升高.患者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阴性,否认有癫痫等病史.

    作者:吴亚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用四级临床疗效和HAMD观察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副反应.结果二者疗效相当,万拉法辛起效快于阿米替林,且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万拉法辛组显著少于阿米替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万拉法辛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方法运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较低,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躯体疾病、经济收入、医疗保健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周永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氯丙嗪所致胆汁郁积性肝损害1例报告

    患者男性,40岁,干部.因急性精神失常5天,疑心被害、冲动毁物于2001年7月16日入院,诊断:急性妄想发作.既往无肝脏疾病史;饮酒多年,无依赖.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肌注治疗,10-25mg/日共7天,急性症状缓解后,于7月20日起逐渐换用氯丙嗪治疗,从100mg/日加用至250mg/日(7月26日).

    作者:刘宝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对67例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和44例正常人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对其中21例经过6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观察WCST与HAMD评分变化的关系.结果抑郁症患者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同正常人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发现: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年龄、HAMD总分及迟缓、日夜变化两因子分正相关(P<0.01),正确数和分类数与年龄、HAMD的迟缓因子分成负相关(P<0.05);WCST在两组按性别及文化程度再分组比较后发现: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21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WCST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而治疗前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的减分率与HAMD减分率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损,其认知功能缺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抑郁症的迟滞和日夜变化等症状有关,认知功能的降低可能反映病人额叶功能的缺损.

    作者:张清洁;王传生;姚佳志;高金来;刘志凌;刘五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利培酮或氯丙嗪治疗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有效率为71.4%,氯丙嗪组有效率为42.9%,二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优于氯丙嗪,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朱乐信;米国琳;肖杰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培酮与精神病临床

    本文就利培酮的临床治疗范围、药物副反应以及换药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庞月岱;李柱光;胡连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80例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氟西汀组(40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进行治疗研究,采用HAMD、TESS量表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似,氟西汀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微.结论氟西汀较适合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

    作者:张玉海;赵燕;王文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人猝死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因素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近十年20例猝死患者,并与同期住院的非死亡患者(20例)作对照,定量观察猝死前一个月抗精神病药的平均日剂量及不良用药方式、躯体营养状况恶化率、心电图异常率.结果猝死患者的躯体营养状况恶化率及心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抗精神病药平均日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用药方式成为诱发猝死的重要因素.结论正确使用抗精神病药,减少对心肌的不良影响,加强躯体状况的改善,对减少猝死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解昌国;邢向忠;王艳;杨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万拉法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对照实验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抑郁症标准5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32例)和氟西汀组(27例),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和氟西汀疗效及不良反应相近.万拉法新起效更迅速,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量效关系较为明显.部分病例氟西汀静坐不能反应可持续存在至疗程结束.结论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起效迅速,副作用轻微.

    作者:刘华;蒋廷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万拉法新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研究

    目的评价万拉法新和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组各30例,治疗6周.结果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疗效相似,前者的副作用明显少于后者.万拉法新的主要副作用为轻度恶心,血压偏高及性功能减退.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较阿米替林更安全.

    作者:郭平;尤海峰;王春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氟西汀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氟西汀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42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重性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氟西汀和丙咪嗪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氟西汀组显效率85.7%,丙咪嗪组显效率为76.2%,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氟西汀组副作用较丙咪嗪组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少而轻.

    作者:邹来英;陈光金;潘玉凤;侯爱芝;廉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REM睡眠行为障碍

    本文对REM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多导睡眠图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等作一综述.

    作者:袁勇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惊恐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治疗

    本文重点介绍有关惊恐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药物治疗的进展.

    作者:郑永梅;吕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森田疗法对疑病症治疗康复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森田疗法对疑病症的治疗康复作用.方法对符合CCMD-2-R疑病症诊断标准的50例病人,应用分阶段作业治疗的生活体验疗法,疗程为12-14周,治疗前、后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H)测验及疗效评定,治疗后半年进行病例随访.结果治疗前疑病症患者的MMH平均以Hs、D、Hy、Pt高,呈1-2-3-7型测图,另有Pd、Pa、Sc量表也明显高于常模;治疗后上述量表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大的仍是1、2、3、7量表.临床评定的显效率为78%,半年后的复发率为13.95%.结论森田疗法对疑病症治疗康复作用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英智;张勤锋;田明萍;刘素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观察139例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结果首次被探视后有60例(43.17%)出现病情反复,针对性地护理能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对住院精神病人首次被探视后的观察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吸烟与氟西汀疗效和副作用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对氟西汀治疗剂量、疗效和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对98例符合CCMD-2-R和DSM-Ⅲ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用HAMD和HAMA减分率评价临床有效性,用TESS分值评价安全性.对每日吸10支以上烟、每日吸10支以下烟和不吸烟组进行氟西汀治疗剂量、疗效和副作用的比较.结果在氟西汀平均日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吸10支以上烟组疗效极显著差于吸10支以下烟和不吸烟组(P<0.01),副作用极显著轻于吸10支以下烟和不吸烟组(P<0.01).每日吸10支以下烟组疗效显著差于不吸烟组(P<0.05),副作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氟西汀治疗期间不吸烟可以减少氟西汀治疗剂量和提高疗效.临床医生在评价氟西汀疗效和副作用时,应注意到吸烟这一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明廉;袁国桢;姚建军;毕派;周德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伴球麻痹的匹克氏病1例报告

    患者林某、男、64岁、退休教师.1999年6月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少语、喜捡路上的烟头、垃圾.半年来记性差,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有一次独自外出,迷路不能回家.吃饭慢,常流口水,2001年6月首次住院.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李均林;刘开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