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劼;李婕;马文;沈卫东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14 d后处死,检测实验各组标本的Ang-1和Ang-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的Ang-1表达均相对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Ang-1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的Ang-2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Ang-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促进降低Ang-2的表达,抑制血管异常增生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目的.
作者:覃肯;罗薇絮;王萍;肖小文;周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七白散软膏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七白散软膏对SD大鼠的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单次、多次给药刺激性实验、眼部刺激性实验及皮肤主动过敏实验,以皮肤的刺激性评价分数为指标,对七白散软膏的体外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单次和多次给予受试药物,水肿和红斑现象在SD大鼠完整皮肤组均未显现;红斑现象在SD大鼠破损皮肤组单次和多次给药时均略有显现,但停用药物后可完全消退.基于皮肤的刺激强度评分标准,单次和多次给药的刺激指数均小于0.5,所以七白散软膏外用对皮肤无刺激性.皮肤主动过敏实验表明,阳性致敏物的致敏率为100%,即称之为极度致敏性;任何红斑和水肿等过敏现象在七白散软膏组和空白软膏组对于致敏接触中和激发接触试验中均未显现,即致敏率为0.结论:通过体外安全性考察,七白散软膏对皮肤无刺激性并不产生过敏现象,作为外用软膏制剂,七白散软膏安全可靠.
作者:张倩;熊亚敏;王荣帅;姜波;张锦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评价麻黄汤中药物的成分分析,阐释中药复方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制备混合对照品溶液和麻黄汤水煎液供试品溶液,以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 ~ 30 min,3%~5%B,30 ~ 35 min,55%~95%B,35 ~40 min,95%B;柱温40℃;流速0.5 mL/min;进样量5μL作为色谱条件进行研究,并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结果:1)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值均小于5%,表明实验方法学重复性良好.2)8种对照品组成的混合对照品所得指纹图谱无干扰峰,基线稳定;所得实际质荷比和计算质荷比误差小.3)麻黄汤水煎液指纹图谱分离出31个化合物.4)麻黄汤水煎液药物成分分析获得的31种化合物中以第28种2,3,7-三-甲基吲哚和第29种乙酸麻黄碱属于麻黄汤水煎液特殊成分,其余29种均可归属于明确药物来源,所有药物的化合物实际质荷比和计算质荷比的误差均在正负100以内,结果为真.结论:麻黄汤水煎液药物成分分析获得的31种化合物中以第28种2,3,7-三甲基吲哚和第29种乙酸麻黄碱属于麻黄汤水煎液特殊成分,其中主要为来源于麻黄的生物碱类成分,来源于桂枝和苦杏仁的有机酸类成分,以及来源于甘草的黄酮类成分.
作者:余新华;周虹;邵永生;韩春生;胡永固;姚连清;王俊;杨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基底节核团的脑功能连接变化特点,为优化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方案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纳入脑梗死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21例,招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核磁扫描,选取7对皮层下核团为种子点,比较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度差异.结果: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患者功能连接下降主要为左侧尾状核与右侧额内侧回、颞叶、小脑后叶和尾状核,左侧额上回、顶叶和颞叶;右侧尾状核与左侧额中回、额叶、扣带回、小脑后叶、丘脑,右侧额中回;左侧壳核与右侧扣带回和丘脑;右侧壳核与左侧扣带回和丘脑;左侧丘脑与右侧额叶、颞叶和扣带回;右侧丘脑与左侧海马旁回、扣带回,右侧顶叶、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主要见于右侧尾状核与右侧顶叶;右侧伏隔核与右侧苍白球;右侧苍白球与右侧顶叶和壳核;左侧苍白球与左侧枕中回.结论:处于恢复期的左侧肢体偏瘫患者双侧大脑皮质功能减弱与增强并存,皮层与基底节之间的功能连接变化呈现双侧大脑半球间减弱而半球内连接增强的规律.
作者:姜思竹;谭中建;陈颖;唐璐;王芳;邹忆怀;崔方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胃食管返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予以中医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食管黏膜病变分级、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烧心、反酸、胸闷不适和反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P<0.05);治疗组食管黏膜病变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x2=6.48,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化裁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雷贝拉唑肠溶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月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脾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脾不和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质量、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率为90.00% (63/7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 (5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EA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而卡氏(Karnofsky,KPS)评分上升,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脾不和证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EA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应杰;邱曙光;梁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调心理气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0例、中药对照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调心理气法治疗,中药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或右归丸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替勃龙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Kupperman评分、血清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调心理气法对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传统中医补肾对照组(P<0.05),且疗效与西医激素对照组相当(P>0.05).3组治疗前后FSH水平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E2水平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中药观察组和中药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观察组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明显高于中药对照组75% (P <0.05).结论:调心理气法对绝经综合征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FSH、E2无明显影响.
作者:岑怡;徐竺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大鼠24h急性酒精中毒的保肝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和健脾活血方组(各10只).予相应饮用水或健脾活血汤1.0 mL/100 gwt,连续3d,2次/d.第3天末次给药后,禁食禁水16 h,再次灌胃饮用水或健脾活血汤1.0 mL/100 gwt.1h后,予等剂量56%乙醇灌胃模型组和健脾活血方组大鼠复制酒精中毒模型.24 h后麻醉,留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活血方组血清ALT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见肝细胞胞质内小空泡状改变减轻,库普弗细胞减少,肝组织GSH活性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TNOS、i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通过提高24 h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肝脏GSH含量,降低iNOS水平,起到抗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
作者:徐琳;冯琴;彭景华;傅琪琳;黄甫;李晓飞;赵瑜;胡义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借鉴国际慢病管理模式和转化医学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和社区人群防治现状,提出了以“患病的人”为管理对象,形成中医药防治慢病社区管理模式框架,包括以生活方式与适时中医药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慢病人群个体化防治方案,结构化的社区医疗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社区SAT培训模式和“政府主导、医院指导、社区服务、居民自管”管理方式,实践结果显示可提高慢病患者依从性和慢病防治达标率,值得推广.
作者:于瑶;高颖;柳红芳;沈蔷;周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通脑、脑为髓之海”,且“脑之为言在也,人精在脑”,故采取“益髓醒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从“醒神为纲、益髓为本、开窍为要”立论贯穿治疗,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提出脑—肾—髓相关学说,为中风后失语提供精准辨治思路,规范了中风后失语针刺治疗,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静玲;黄幸;吕天丽;高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包括脑细胞营养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早晚各温服1次,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缺损程度评分(CNDS评分)和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采用MBI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同时采用智能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仪记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治疗后2组CNDS和NIH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2)治疗后2组Fugl-Meyer和M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3)治疗后随着Vm明显较治疗前增加(P<0.05),PI和RI则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 CNDS与Vm呈正相关,与PI、RI呈负相关.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能有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在脑血流动力学中提升评价血流量Vm,降低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
作者:姜淼;张凤杰;佐炳会;宋微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高颖,女,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中医证治重点研究室主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获国家及部级科技奖励10项.近年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已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50名.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2012年荣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201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风病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中医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优势明显,目前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多以祛邪为主,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学科理论及现代对中风病的临床实验研究,提出中风病急性期补肾护脑的治疗思路,在祛邪的治疗基础上,加入补肾方药,顾护脑髓,以改善预后,降低中风病的复发率与致残率.
作者:唐璐;张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养心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养心氏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氏片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的心电图、心功能分级及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养心氏组较对照组的心电图ST段回升明显(P<0.05),心功能分级提高(P<0.05),睡眠时间延长(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养心氏片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分级,对失眠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姜先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注册登记研究模式能够满足真实世界下中风病的研究需求,提供更为丰富、全面、真实的数据信息.通过对中风病注册登记研究源流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中医药研究自身特点,探讨中医中风病注册登记研究开展的关键环节,并展望中医中风病注册登记研究应用方向.
作者:董兴鲁;高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交流障碍.众多临床试验为传统针刺、靳三针疗法、头针疗法、舌针疗法等多种针刺治疗PSA提供了大量的疗效证据.近年研究者们也致力于探索针刺治疗PSA的疗效机制,其中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对目前针刺治疗PSA的临床与疗效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斌龙;常静玲;高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中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能通过多种机制等发挥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文中总结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的基础研究,为丹参酮ⅡA更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曹慧敏;吴瑾;贾连群;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牡蛎散合生脉饮对气阴两虚型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确诊治疗的气阴两虚型甲亢患者50例,以数字随机表法均分到2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片治疗,治疗组服用牡蛎散合生脉饮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FT3、FT4、TSH水平变化及肝功能指标(ALT、AST、γy-GT、TBIL)变化,并对2组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积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略大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FT3、FT4、ALT、AST、γ-GT、TBIL水平均降低,而TSH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T3、FT4、ALT、AS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28±0.65)分,略低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牡蛎散合生脉饮能够有效治疗气阴两虚型甲亢患者,对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异常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袁婕;李红;崔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与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10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2.7%,对照组愈显率81.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玉芙;刘晓红;郭伟成;赵杰;王浩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对肺癌近期疗效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该治疗方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并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对照组使用单纯化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CR9例(20.00%)、PR33例(73.33%),这3项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分别为77.78%、15.56%和62.22%,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9%、37.78%和1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24.44%、11.11%,P<0.05;观察组的平均中位生存期为(18.2±5.1)个月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0±3.7)个月,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更小;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情况、社会家庭情况、情感、功能和肺癌症状评分分别为(19.3±3.5)、(20.5±3.1)、(17.6±2.8)、(19.0±3.7)和(25.0±4.7)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案,较单一化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并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代忠;田立霞;陶丰娟;姚克青;秦子舒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