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睡眠在飞行人员疗养中的作用

黄运菊;吕旭辉

关键词:饮食, 睡眠, 飞行人员, 疗养因子, 综合作用, 主观感觉, 整体效应, 应答反应, 效果评定, 系统器官, 身体素质, 耐受能力, 健康疗养, 疾病矫治, 机体反应, 功能变化, 飞行耐力, 增强, 营养, 训练
摘要:饮食、睡眠的好坏是飞行人员主观感觉,也是疗养效果评定的重要内容.飞行人员通过30天的健康疗养,机体受疗养因子作用的应答反应,通过进行身心训练,疾病矫治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后,可引起体内各系统器官功能变化,增强适应与耐受能力,改善营养与代谢,加强调节与代偿,提高免疫与防卫以及机体反应的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提高飞行耐力.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如何履行疗养护士角色

    护士是一种职业角色,也是社会角色、正式角色、自致性角色.疗养护士角色在其职业活动中具有互动功能、规范功能和自我表现功能,扮演好疗养护士角色,要强化角色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角色工作要求,提高角色能力,在完成疗养任务中自我成就、自我完成.

    作者:潘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手法治疗颈椎病425例临床体会

    本文报告手法点按颈椎治疗急、慢性颈椎病425例,结合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5%,笔者认为对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好,而伴有心脏病疗效差,尚需配合其它治疗.

    作者:柳晓峰;宋燕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20例老干部眩晕病因探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日臻完善,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老年人眩晕及平衡障碍发生率也在不断地增高,现对本人收集的120例老年人及老年前期眩晕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管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疗养飞行员肾结石急性发作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2500 h.2000年12月在大体检中检查腹部B超发现肾脏结石,大小及性质不详,无自觉症状,未做任何处理,此后一直坚持飞行.2002年8月25日在我院保健疗养,在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于凌晨1:00睡眠中突然出现左侧腰部阵发性剧痛,放射至左侧大腿内侧,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肾区叩击痛明显,沿输尿管走行部位有深压痛.B超检查显示于左侧肾脏肾下盏处有2 mm×3 mm大小的一个强光团,后方声影明显.尿液镜检红细胞增多.诊断:肾结石.立即肌注阿托品0.5 mg,山莨菪碱20 mg,症状逐渐缓解,疗养期满归队.飞行结论:飞行暂不合格,送上级医院治疗.

    作者:高国红;邢会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空勤人员参与型护理指导的研究与探讨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文献,发现国外医学机构十分重视护理工作中病人参与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病人参与护理及药物的使用等,其形式是病人、护士就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共同做出决策.为此我们针对飞行人员根据疗养院的特殊性在部分科室现有人员中抓护士对空勤人员从入院到出院各个治疗护理环节的指导管理,从而导入整体护理模式的内涵.

    作者:乔国红;吕旭辉;王军艳;范淑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飞行人员血液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测定分析

    目的本文对飞行员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测定,探讨其刚性指数与高空飞行的相关性特点.对象选择30例健康男性飞行员,机种为歼击机,年龄24~44岁,设同龄地面健康男性30例为对照.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加入EDTA二钾抗凝管中,应用R-80血液流变仪测定.结果飞行人员红细胞刚性指数(平均3.94±0.74)较地面人员(平均为3.32±0.82)明显增加(P<0.05).讨论本结果显示飞行人员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同年龄组地面人员,可能与长期高空飞行使机体供氧能力下降或刚性指数代偿性增高有关.

    作者:王莉;郭莉莉;于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护理管理是疗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的质量好环直接影响空勤人员疗养的效果,本文将我们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作一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便于改进工作.

    作者:刘映平;罗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飞行人员体重指数与脂肪肝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飞行员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03例脂肪肝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24kg/m2,24 kg/m2≤BMI<27kg/m2,BMI>27 kg/m2分为三组.结果982例飞行人员中,脂肪肝103例,患病率10.49%.其中BMI<24 kg/m2497例中脂肪肝5例,占1.01%;24kg/m2≤27kg/m2355例,脂肪肝40例,占11.27%;BMI≥27 kg/m2130例中脂肪肝58例,占44.62%.三组有显著差异(X2=14.46,p<0.001).结论控制体重,对防治飞行人员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蕾;许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复方新诺明致迟发性过敏性皮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1260小时.2000年8月20日来我院保健疗养.入院第三天突然出现发热,全身皮疹,剧痒.T:38.9 C,查体: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及疱疹,有抓痕,口腔、肛周相对集中.

    作者:李海立;李明新;刘玉华;王莉;胡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CT、B超、ERCT或MR证实为胆石症的32例胆道手术病人术中进行胆道镜探查,常规开腹切除胆囊或切开胆管将结石取出后,胆道镜经胆囊管残端或胆管切开处插入胆道依次探查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结果32例病人中发现肝管残留结石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胆总管末端狭窄2例,胆管癌1例.3例残留结石中2例以取石器将结石取出,1例结石嵌顿在乳头开口处,以胆道镜推送至十二指肠内.2例胆总管末端狭窄,给予胆道镜下扩张治疗,减轻了术后因胆总管末端狭窄而导致的不 良后果.1例在探查中发现胆总管下端不光滑,有小结节状隆起,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胆管癌而改变术式,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结论胆道手术时行胆道镜探查,可减少残留结石的发生,并能及时发现其它病理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减少漏误诊的发生.

    作者:孟淑兰;金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中草药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探讨新的不需手术,对机体无损害易接受、简便、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方法对10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或流产型初、经产妇,每天清晨顿服米司酮150 mg,连服3天,并于服药第2天加中草药,每日二次,水煎服,连用1 5天,共计10付,观察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果10例患者,8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80%.结论米非司酮是一种新的良好的杀胚药物,中草药能成功消除血胚块,其治疗方法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于丽达;刘文敏;许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典型小脑出血1例

    本文报导了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疗养期间发生的不典型小脑出血,现就在诊治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伍军姣;孙士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25例盆腔炎病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病人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coccus,NG)感染情况.方法UU、NG进行培养后鉴定;CT检测使用英国立明试剂检测抗原.结果325例送检标本中UU阳性134例,阳性率为41.2%;CT阳性51例,阳性率为15.7%;NG阳性36例,阳性率为11.1%.UU阳性与NG阳性例数之比为3.72∶1.合并感染情况:UU合并CT感染38例,感染率为11.7%;UU合并NG感染30例,感染率为9.2%;CT合并NG感染21例,感染率为6.5%;三者均阳性12例,感染率为3.7%.结论盆腔炎患者中UU感染率高,是NG的数倍,已相当常见,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孙道媛;孙玉萍;付秀艳;宋锦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老年患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科疾患.现将我科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85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铁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体质下降或体弱多病,社会和家庭角色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变,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又由于适应能力减弱,特别是患病期间常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患病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淑华;张丽萍;孟宪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矿泉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基础

    我国矿泉的开发与利用距今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矿泉的研究不断深入,矿泉的温热、压力、浮力等物理作用及其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非常复杂的,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很多方面,包括皮肤、呼吸、循环、神经、血液、消化、泌尿、内分泌、运动、免疫等系统.

    作者:王绍林;李文章;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飞行员健康疗养期间静脉穿刺造成损伤的探讨

    我院查血常规由以前的扎手指血过渡到现在抽静脉血,穿刺部位在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一些大的血管处,部分疗养员经常感到穿刺部位疼痛.其临床观察为:有的疗养员拔针后局部血管疼痛;有的穿刺部位局部肌肉疼痛,皮肤颜色改变;有的皮下有出血点或血肿;有的血管红肿.作者观察735例疗养员,其中不同程度损伤的有80人,占观察人数的10.9%.静脉穿刺后所出现的以上各种疼痛和各种皮肤颜色的改变大多由静脉穿刺时拔针方法不同造成的.

    作者:刘玉华;杨爱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理与药物

    随着医学观念的更新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在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受到普遍重视.应运而生的心理疗法也倍受青睐.虽然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研究论述颇多,但对立足临床实施心理疗法研究尚少,应用则更少.

    作者:张淑萍;朱敬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多普勒能量图在检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24例32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检测,以探讨CDE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勇敏;黎木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指针松解手法治疗下肢水肿30例体会

    目的报道下肢水肿的诊断和指针松解手法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指针松解手法治疗下肢水肿的具体操作过程.结果30例病人中长经过2个疗程治愈,短经过1个疗程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指针松解手法治疗下肢水肿方法简便、安全、治疗效果好,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天军;杨莉丽;周斌;田双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