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治疗慢性臀中肌损伤21例

朱玉鋆;何永清;王兴;魏平;陈东梅

关键词:针刀治疗, 臀中肌损伤, 现报告如下, 诊断, 神经疼痛, 麻木, 疗效显著, 局部, 久治不愈, 急性损伤, 活动受限, 软伤科, 内出血, 梨状肌, 坐骨, 肿痛, 治愈, 症状, 血肿, 血管
摘要:臀中肌损伤为软伤科疾病,有急、慢性两种.急性损伤者,局部肿痛显著,因内出血、血肿等原因,影响附近之神经、血管,出现臀部麻木、发凉等症状.而慢性者,除局部麻木外,还常常引起坐骨神经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波及梨状肌,使诊断更为困难[1].有明确的诊断者,也较难治愈,大多数患者成为老病号.我们自1998年10月至今对21例久治不愈的慢性臂中肌损伤者,进行小针刀治疗,随访1.5年以上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冷擦综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349例

    我科于1991~1999年采用冷擦综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 34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庞菊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的胸部CT与X线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某些小型啮齿动物携带的一种病毒引起人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死亡率颇高.有出血发热症状.我国、日本、朝鲜等国对其临床、病理方面累有报告,而在放射学杂志上国外首先报告的是Bank等(1978)[1].该文报告了6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断本病是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和临床过程,未应用抗原体反应.该组病例63%有肺充血、肺水肿、胸膜反应、心脏增大等胸部变化,94%有腹水、小肠麻痹、肾肿大等腹部X线变化,肾外形消失,心脏增大伴肺水肿的患者,其尿素氮和肌酐的增高极为显著.

    作者:高春瑞;马槐;张子林;王成州;曾根芽;王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某部85名基层军官健康疗养心电图分析

    2000年5月,军区组织团以下基层军官疗养团到达我院,进行为期20天的疗养,现将其体检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立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苦碟子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9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眼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眼病.我们采用辽宁民间草药苦碟子制成注射液治疗中浆39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宏文;程芳;晁青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超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本病占整个下腰痛的10%~12.5%[1],又由于能够引起腰腿痛的病症有20多种,所以本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B超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31例,取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文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静脉疾病.既往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部分切除等手术疗法,局部药物疗法具有方法简捷,治愈率高、痛苦小,病人无需住院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我院采用此方法治疗患者66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王东辉;丁立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重和肥胖症的临床分析

    肥胖症是由于摄入热能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热能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使体重和体脂超过正常水平,因营养过剩造成的营养不良性疾病[1].本文通过77例超重和肥胖症体检情况综合分析他们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阮奇;吴琦琴;王德凤;朱要武;曹晓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液流变测试196例红细胞刚性异常率分析

    血液流变学指标目前已是老年人健康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它不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还可以观察疗程,指导用药及预后判断.本文从196例血液流变性测试,对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变化统计如下.

    作者:贾宝;任凯芳;赵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左侧腹股沟肿物渐增大1年余,明显增大2月余,于1999年3月18日入我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觉左侧腹股沟瘙痒不适,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物,未介意,遂后肿物逐渐增大,无发热、畏寒、压之不痛,近2个月肿物明显增大,皮肤粗糙、无红肿,触之不痛,夜间偶有盗汗,生活规律,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无传染病史,无特殊嗜好.其母亲于1986年行右侧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

    作者:阮传纪;王进;李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是常见皮肤病之一,至今原因不明.其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3%.尽管其不威胁人的生命,但该病由于其慢性、难治、长期不适及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由于本病反复发作,常需反复治疗,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寻找一种快速、方便、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迟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培酮的临床应用

    现代精神病的治疗已有近50年的时间[1],传统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副作用,严重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70年代研制的氯氮平因其有严重的降粒细胞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局限.80年代利培酮的研制使人们在治疗精神病方面走进新的天地.我国于1997年在临床上开始应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利培酮,在各医院受到精神科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现将有关利培酮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赵利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较大鼻石一例

    临床资料鼻石是鼻腔一种很少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医疗水平和大众卫生意识有较大提高的地区更是罕见.笔者于2000年6月诊治一鼻石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范业忠;孙海军;李洪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

    医学的发展使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明显提高,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却较高,约80%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两年来,我们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双;岳书勇;朱玉鋆;韩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85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1年7月以来共采有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现将资料完整的8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有粮;魏丰秋;谢春秀;刘静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椎牵引对中老年人脑供血改善的脑血流图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牵引对改善中老年人脑供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取样163例,其中健康组44例,疾病组119例,观察颈椎牵引前后脑血流图的改变.结果 牵引前后脑血流图左、右侧的重搏波、波幅、峰谷深度、波幅差、流入时间指数,流入容积速度及流出容积速度等均较牵引前有显著变化.结论 颈椎牵引对改善中老年人的脑供血状态有一定的益处.经常坚持,可以起到脑保健作用.

    作者:傅志义;刘卉明;傅恒娟;谷芳馥;姜雪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鞭索综合征误诊一例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农民.3天前骑车途中不慎跌倒,面部着地跌于路边沟中,昏迷10余分钟,醒后双上肢无力,不能活动,触之有水烫样剧烈疼痛.体格检查双上肢感觉过敏,左侧肱二、肱三头肌反射消失,左侧肌力减退.伤后立即就诊某医院,诊断为颈椎病.CT检查示C3~5椎管可疑狭窄.

    作者:王超;刘晓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推拿治疗颈椎病性眩晕

    眩晕的病因很多,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近几年来,我们对颈椎病性的眩晕进行了推拿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其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进行颅多普对比性检查,结果也表明:推拿对颈椎病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真;周宏明;吴力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针刀治疗慢性臀中肌损伤21例

    臀中肌损伤为软伤科疾病,有急、慢性两种.急性损伤者,局部肿痛显著,因内出血、血肿等原因,影响附近之神经、血管,出现臀部麻木、发凉等症状.而慢性者,除局部麻木外,还常常引起坐骨神经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波及梨状肌,使诊断更为困难[1].有明确的诊断者,也较难治愈,大多数患者成为老病号.我们自1998年10月至今对21例久治不愈的慢性臂中肌损伤者,进行小针刀治疗,随访1.5年以上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玉鋆;何永清;王兴;魏平;陈东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多见的一种类型.颈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均可压迫神经根,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并沿神经根分布放射至前臂和手指,可伴有麻木感,影响工作与生活.临床上一般首选以颈椎牵引为基础治疗,但部分老年人往往因为高龄或合并心脑血管疾患、血压不稳定以及对牵引有恐惧或牵引后有不适等因素不能耐受颈椎牵引.我们用温热磁场、低周波(低频电疗)与体疗训练的综合方法治疗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并与单纯行颈椎间歇牵引治疗的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相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徐小梅;周明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兴城综合疗养因子对飞行人员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兴城综合疗养因子对飞行人员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 健康飞行人员74例,利用梁月华制定的综合指标测定评定其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然后观察疗养前后自主神经平衡指数的改变.结果 飞行人员疗养4周后,自主神经平衡指数由0.217变为-0.543,同时唾液量增加,脉搏间隔时间显著延长,收缩压和舒张压显着下降(P<0.05).结论 兴城综合疗养因子有调整飞行人员自主神经使其由不平衡状态转为平衡状态的作用.

    作者:谢宁;郑建寅;王成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