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疗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实践

徐枫;马国庆;陈凤英

关键词:军队疗养院, 医疗成本核算, 实践, 军队医院, 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需求, 深化改革, 核算制度, 管理办法, 服务对象, 成本项目, 试运行, 疗养员, 计算机, 质量, 职工, 效率, 细则, 通知, 思路
摘要:1995年,总后勤部印发<军队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而后许多军队医院逐步开始执行医疗成本核算.由于疗养院与医院存在着工作性质、服务对象、成本项目等的不同,开展成本核算有一定难度.经多方酝酿、调研及试运行,1997年始,我院按照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的思路,开始实施成本核算,并根据军队疗养院实际,制订了成本核算细则,请专人设计了一套适合我院实际的计算机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经过3年多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完善,我们认为,军队疗养院实行医疗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疗养院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有利于满足广大疗养员的医疗需求.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女乳腺病普查1500例分析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乳腺癌则是成年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日渐增高的趋势,已跃居妇女癌症的首位,严重危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同时对乳腺的良性病变作出明确的诊断,为临床医生的尽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我院于1997~2000年对福州市部分单位1500名妇女作了乳腺疾病的普查,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正畸治疗与疼痛

    正畸治疗时,大多数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疼痛,尤其在分牙,放置首根弓丝或复诊弓丝调整后几天内为甚,严重影响进食及情绪,甚至有些病人难以忍受而终止治疗.因此寻找正畸疼痛的发生及变化规律,如何有效地减轻或防止正畸疼痛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包绍熙;赵骏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威害灵致急性喉头水肿一例

    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因呼吸困难,咳嗽2小时就诊,诊断:急性喉头水肿.查体:面色潮红,流泪,流涎,干咳无痰,气急,气促,轻度紫绀,满肺哮鸣音.两年前有类似症状出现,经当地市医院诊断为威害灵过敏致喉头急性水肿.此次发病,患儿两次接触,气急气促,呼吸困难.给予吸氧、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mg,肌注地塞米松5 mg,异丙嗪25 mg,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g,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mg,1小时后症状消失.

    作者:王峰;刘升友;戴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病人168例胆囊B超检查结果分析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引起全身许多器官并发症,对眼、心、脑、血管、神经等病变研究较多而对其胆囊病变不被重视.我们用B型超声观察近3年来我院疗养的168例糖尿病患者的胆囊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性猝死40分钟抢救成功二例分析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30分钟后,经积极抢救而未复苏成功者则认为治疗无效而终止复苏.近我院有两例心脏性猝死达40分钟以上,经综合抢救措施的积极实施而获成功复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应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疗养患者51例加用氧气透射疗法效果观察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发病急骤,恢复缓慢,常留有肢残等功能障碍,给患者和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多数病人在急性期过后及早到疗养院行康复疗养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我科于2000年8月开展了氧疗与常规三疗(体疗、水疗、理疗)结合,我们从102例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51例行康复氧疗治疗,收到显著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世清;程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对乙型肝炎患者手术的配合及处理

    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因合并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给参与手术人员和手术室消毒隔离带来了新问题,本着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问题,我院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消毒隔离措施.

    作者:焦岩;刘丽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产科266例腹部手术后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的观察及护理

    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腹部手术病员266例,其中剖宫产手术180例,附件肿瘤、子宫肌瘤86例.我们均对其采取了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鼓励自行排尿,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兴城矿泉浴治疗老年性瘙痒病21例

    老年性瘙痒病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损害,而仅有皮肤瘙痒自觉症状的一种疾病.一般多采用抗过敏和镇静类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显著.近十年来,我们观察兴城矿泉浴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班东林;田有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重度蜂毒过敏一例的护理体会

    蜂毒是一种异体蛋白,近年来常用蜂毒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收到较好疗效.临床上严重过敏反应较少见,多以局部充血、肿胀、发热、瘙痒为主,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我院收治1例急性重度蜂毒过敏的患者,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梅;孙海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反应的预防意识

    低血糖反应是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表现,老年糖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而低血糖反应发生在老年人具有一定特殊性,易造成误诊,引出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对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对延年益寿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我院老年糖尿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TPN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

    TPN即全胃肠外营养,系指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不从胃肠道供给,而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供给.它可提供机体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防止或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重建和恢复机体的元脂细胞群,促进康复.同时还可使机体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氮正平衡,伤口愈合和体重增加[1].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对大手术后(如食管癌根治术后,全胃切除术后,肠瘘等)36例患者行TPN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相西俊;杨玉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Ⅱ型糖尿病伴酒精性肝硬化腹水个例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朱某,男,52岁,于2000年6月8日入院,病案号1673.主诉:①Ⅱ型糖尿病10年,伴多饮,多尿,多食,口服降糖药物及普通胰岛素疗效不佳,近日予以诺和灵22u,早晚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②患酒精性肝硬化腹水6年,日感乏力,腹胀,气短,口服氨苯喋啶100mg,3次/日,虫草精胶囊3粒,3次/日,施而康1粒,1次/日,症状略有减轻.

    作者:孙艳梅;苑建英;张秋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理社会因素在功能性烧心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功能性烧心是一较常见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其心理社会学特征目前尚缺乏了解,为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功能性烧心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功能性烧心的心理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建寅;谢宁;秦建明;王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短暂性脑缺血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检查对比分析

    对88例临床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同时作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以比较两者在TIA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Eswl治疗孤立肾结石12例

    我院1993~2000年应用Eswl治疗孤立肾结石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魁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椎炎的病理与康复

    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脊柱和髋关节软骨组织及韧带的疾病.我国大约有500万名患者,其中以男性青壮年较多(男女之比为14:1).70%以上的患者年龄在15~30岁之间.

    作者:张志浩;刘林英;李艳君;段建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疗养院实行护理科研基金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与医学科研相比,护理科研起步晚,水平较低,护理事业要想有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全体护理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和探索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先进的护理技术,走科技兴业之路.在科研活动中科研经费是活动的物质保证,正确地使用和管理经费,合理有效地利用经费,不但是保证科研课题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马丽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现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尤以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脑出血患者多数是春秋两季发病.一般在活动中,由于用力过大或情绪激动发病.

    作者:唐炜;张伟江;冯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飞行员猝死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某飞行学院一初教机飞行教员,男,30岁,已飞行1000h,平素身体健康,每年大小体检心电图及各项指标均正常,患者发病1周前疗养时各项体检结果未见异常.由于劳累,休息不好,曾对家人自诉有时胸闷不适,未加注意.于1996年11月某日晨6:30时许,家人突听叫喊一声,随即发现此病人四肢抽搐、面色苍白、张口呼吸、意识不清,迅速将其送往医院,约15分钟至医院时,患者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心电图呈直线,立即经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注射肾上腺素等一系列心肺复苏抢救1小时,心跳、呼吸仍无恢复,此时其已面色发青,口张很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医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作者:王尧;刘艳红;孙士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